2015-12-11 15:16:49 来源: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步入全面改革创新和结构性调整的新常态时期,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经济增速下行,投资风险、信用风险、金融风险加大,实体经济的高投入低回报等严峻挑战。而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大宗商品,在经济新常态下,也亟需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如何以市场为主导,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投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服务实体经济,打造共享生态圈经济的大宗商品行业,是我们必须思考的课题。因此,创新大宗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实行商品银行化将成为新经济形势下大宗商品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生产供应链,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人民币国际化、世界金融中式化将是历史性的发展趋势。因此,实现中国商品银行化、世界金融中式化是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中国商品银行化
金融的本质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我国是个制造大国,大宗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占用了巨额资金,如何盘活这些被占用的巨额资金、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我国金融创新和发展中需要深思的问题。这就需要考虑如何将商品与银行有效地结合,赋予商品具备银行的一些功能属性,即商品银行化。商品银行化是指利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对整个产业链(生产、加工、贸易、仓储、物流、质检、平台、终端客户、金融机构)进行精准高效的资源匹配服务,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高效整合的过程。利用商品的银行化促进商品的流通,增加商品的保值、增值功能,为整个产业链上所有企业提供综合的金融解决方案,是商品银行化未来的首要任务。
商品银行化是市场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而主动做出的“预应性”变革,是对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的结果。在商品银行化出现之前,对实体企业而言,最低成本最安全的融资渠道莫过于通过银行进行,银行在对实体企业的资信情况和经营情况做过考察判断后,才决定是否放贷以及放贷额度。一方面由于银行对实体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所掌握的信息受限,会造成一定的误判,导致放贷后坏账率上升;另一方面,只有具有一定实力的大中型实体企业才能从银行融到资金,对于我国占实体经济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以及小微企业来说,找银行融资举步维艰,这就严重制约了这些企业的发展,迫使这些企业转向融资成本高昂的民间借贷,这对经营维艰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商品银行化的出现,将完全解决企业融资难、银行放贷坏账率高的问题,通过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资源整合功能,在帮助实体企业盘活商品流通中所占用的资金的同时,也帮助银行很好地控制了放贷风险;通过多方对货物流的全方位监管,在提高了仓储物流效率,确保货物安全的前提下,打造一个让产业链所有客户放心、金融机构放心、交易平台放心的闭环运作体系,从而达到了交易背景可控、各方责任可控、货物流可控、资金流可控、企业利润可控、监管方可控的多方共赢的结果。对企业发展而言,尤其是对小微企业的发展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为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而且为企业的产品增添了新的金融属性,赋予了产品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使得银行金融为更多小型企业增添了活力源泉,使普惠金融真正落到实处。
商品银行化,是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必然发展趋势。在金融改革的大时代背景下,金融创新必将成为主流,金融创新将必然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而商品银行化是对目前传统商业模式和传统融资方式的大胆创新,是传统行业与金融行业的一次完美联姻,大大缩短了现货企业从线下交易平移到线上的时间,重构了现货现代化交易模式。相对于已经萌芽的单品种商品银行化个性化运作模式,多品种商品银行化综合运作或许更具发展前景,其所具有的资源共享、风险可控与利益共享模式将会引领中国传统的商业模式走向崭新的更辉煌的里程。
世界金融中式化
中国金融力量的崛起与金融体系的完善正逐渐引领世界金融走向中式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一个国家的强大,光有经济的强大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足够强大的金融体系来支持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在金融界都将“华尔街金融模式”奉为至宝的情况下,中国金融力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最能代表中国金融力量崛起的当属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自2008年12月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稳步发展,我国已与28个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金额,与12个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了清算安排,此外还有30家央行或货币当局把人民币纳入了外汇储备,2010年6月,央行重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15年10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正式上线,目前人民币拟纳入到SDR货币篮子更是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上议事日程。据路透社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人员准备为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扫清全部障碍,并提交11月召开的董事会正式会议讨论。如顺利通过,人民币将成为国际货币基金SDR中继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之后的第五种货币,也是来自新兴经济体国家中的第一种SDR货币,将对整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提振作用,届时全球188个经济体的央行也会自动跟随SDR配置人民币,人民币在全球各国央行的储备量会大大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将带动更多的贸易对象采用人民币结算,降低我国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为我国的外贸取得更多的话语权,更好地争夺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进而带动国内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的金融体系正在加速与世界金融体系接轨。为了促进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实现金融市场的进一步自由化、加快与全球金融市场的接轨,10月24日中国央行表示,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此,利率市场化已完成最后一步。与此同时,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也在加速推进。自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趋势发生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越来越接近动态均衡水平。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是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重要一步,中间价的作用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定价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市场效率明显提高。
如果说人民币国际化、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是我国被动融入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表现,那么,“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战略的提出与建设则是我国在主动入主世界经济与金融体系上做出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作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带,跨越时空、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了丝绸之路沿途各国繁荣的梦想。亚投行是继提出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NDB)、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之后,中国主动入主国际金融体系所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亚投行将弥补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存在的巨大缺口,减少亚洲区内资金外流,助力整个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与繁荣。中国在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崛起是不以损害别国利益为代价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崛起是兼济天下的崛起!
随着中国金融的创新发展,金融实力的日益强大,中国金融将在国际金融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权重,使国际金融越来越多地烙上中式金融烙印,中式金融将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