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中物财经

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市场表现,以及本次会议前瞻

2017-07-19 12:52:45 来源:

 导读

数据上看,历次金融工作会议后,A股市场上涨概率较大,金融板块往往获得超额收益。本次会议有望提升风险偏好、改善流动性,进一步推动龙马行情扩散切换。

 

摘要

 

第5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或于近日召开。该会议是中国金融界最高规格的会议,一般5年召开一次,主要分析当前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同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金融工作做出部署。往年会议通常安排于年初(除了第一届),并由于逢2、逢7,与中央换届同年。按此惯例,本次金融工作会议至今已延后半年。这种时间上的变化,或许透露出本次会议对未来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意义。

历次金融工作会议主要围绕银行业风险防范、监管机构独立性与顶层设计,展开细化并推动落实。前3次金融工作会议主要集中化解国有银行、农信社风险;同时推动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改革,从混业走向分业监管模式,形成“一行三会”监管框架。从第4次会议开始,工作重心从银行业拓展到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工作会议内容的变化,折射出近些年来中国金融业的广泛发展和深度变化。

从数据上看,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A股市场上涨概率较大。金融板块与市场整体相比,往往存在超额收益。风险偏好提升,或是会后A股市场反应较为积极的重要驱动。会议前,投资者对会议内容的预期和影响存在分歧,风险偏好受到抑制。会后,金融领域改革和重大部署“尘埃落定”。A股交易者对改革目标和举措,监管部门组织架构、形式和力度,有了更确定的预期,市场分歧走向收敛,风险偏好或进一步改善,进而带动市场行情。

对本次会议,市场在监管协调、风险防范两方面有所期待。首先是监管协调。这种协调可通过多种模式实现,最终取决于顶层制度安排。但目的都是要强调监管有效性,从而避免市场参与者滥用监管套利,不断积累金融风险;同时,也将促进监管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与沟通,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去杠杆,尽量减轻给资本市场和经济运行带来的压力。其次是风险防范。今年以来,金融领域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但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担忧与质疑,资本市场短期内存在一定的压力。本次会议后,金融去杠杆的路径、力度和节奏预计将更为清晰,不确定性会下降,将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本次会议有望提升风险偏好、改善流动性,进一步推动龙马行情扩散切换。会议后,对监管风险、政策风险的预期将从分歧走向一致,风险偏好或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的边际改善预计将得以延续。以“漂亮50”为代表的龙马行情将向二线蓝筹、中盘蓝筹、创蓝筹进一步扩散,基于行业景气度改善的切换逻辑也会有所表现。

 

正文

 

日前,财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第5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或于近期召开。该会议是中国金融界最高规格的会议,一般5年召开一次,主要分析当前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同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金融工作做出部署。此前,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分别于1997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举行过四次,每次均涉及金融体系的重大改革和部署,对我国金融业发展影响重大。往年会议通常安排于年初(除了第一届),并由于逢2、逢7,与中央换届同年。按此惯例,本次金融工作会议至今已延后半年。这种时间上的变化,或许透露出本次会议对未来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意义。

本文全面回顾了前4次金融工作会议召开背景、主要内容与后续影响,展示了历次会议前后A股市场表现。在此基础上,对本次金融工作会议及其影响作以展望。

1.温故Ⅰ: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1.1.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997年11月17日至19日

1.1.1.会议背景

国内金融风险迅速积累。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在金融领域伴生了诸多风险,尤其是大量不良贷款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整体安全。1996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24.75%。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政企不分,地方政府对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干预,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

海外风险如疾风骤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东南亚、东亚国家以及俄罗斯等东欧转型经济体,普遍面临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双重压力,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均受到极大冲击。人民币能否“扛”得住贬值压力,在当时成为全球投资者与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中国银行体系,因存在巨额不良资产,已被市场认为陷入技术性破产。

 1.1.2.会议内容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会议议定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四大国有银行资本金。中央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针对性地对四大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取消贷款规模,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加强金融监管的专业化分工和独立性。会议决定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成立证监会、保监会,分别负责证券业和保险业监管,人民银行专司对银行业、信托业的监管。调整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分布,将原有省分行撤销,改设大区行,加强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1.1.3.会议影响

银行系统得以稳定。1998年8月18日,财政部发行期限30年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拨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提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及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1999年4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先后批准设立信达、华融、长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处理从四大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

监管独立性加强。1998年11月18日,人民银行第一家跨区域分行--上海分行宣告成立,强化央行地方分支机构独立性的尝试正式启动。人民银行将全国共划分为9大区域,并分别设立大区行。

1.2.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2002年2月5日至7日

1.2.1.会议背景

中国开始进入世界经济舞台。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经济开始加速全球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国转移,全球需求开始影响中国企业。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在亚洲经济危机以及互联网泡沫破灭下,全球发达国家与新型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但是,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开始走出了通缩阴影。

1.2.2.会议内容

推动银行改革上市。在股份制改革和上市问题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得到了一系列关键政策支持。会议决定组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主导中国银行业重组上市。

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的专业化分工。会议撤消中央金融工委,成立银监会,设立国有银行改革领导小组,以统筹、部署国有银行改革方案。

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会议决定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并确立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指导方针。

1.2.3.会议影响

国有大银行纷纷完成股改上市。2005年 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挂牌上市。2006年6 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挂牌上市。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和上海两地同时踏进资本市场。

农信社改革提速。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2004年8月底,将试点地区进一步扩大到了21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8月,随着最后一家省级合作社的正式挂牌,我国新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1.3.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2007年1月19日至20日

1.3.1.会议背景

金融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国有商业银行重组上市逐步完成,证券市场股权结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保险投资领域大幅放开,利率市场化、外汇体制改革亦取得了长足进步。

1.3.2.会议内容

继续推进国有银行改革。深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转变经营机制,深化分支机构和基层改革。

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按照分类指导、“一行一策”原则,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推动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实行商业化运作,主要从事中长期业务;对政策性业务实行公开透明招标制。

成立政府投资公司。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

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强调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强调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同时大力发展公司债券。

监管协调机制。会议提出完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协调配合。

1.3.3.会议影响

主要银行相继完善股权结构。2007年,中国建设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完成A+H股同步发行、上市。国家开发银行2008年12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开启市场化尝试。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7年9月29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成立,主要负责外汇资金投资管理,资金来源于中国外汇储备,初期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

债券市场启动。2007年8月,证监会发布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2008年企业债券由“额度制”改为“核准制”。2009年,上交所修正了公司债券上市规则,推进可交换债和分离债,债券品种进一步丰富。

1.4.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2012年1月6日至7日

1.4.1.会议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构成一定冲击。2007-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产业经济受到冲击,“四万亿”刺激计划刺激了国内需求,中国经济实现V型反转。

中国金融市场化与开放度进一步提高。中国稳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国际地位明显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得到提升。

1.4.2.会议内容

部署提升金融业服务功能等八项重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金融服务,提升金融业服务功能。深化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建设,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金融安全保障水平。加强金融基础建设,改善金融发展环境。

提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五项原则。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坚持自主渐进安全共赢的开放方针。

1.4.3.会议影响

商业银行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进一步深化。2015年6月,交通银行深化改革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同意,方案从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深化内部改革并加强外部监管等方面提出若干改革举措,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2015年12月,邮政储蓄银行成功引入10家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了从单一股东向股权多元化的迈进。国务院批准同意长城资产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改制方案,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H股实现公开发行上市,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工作稳步推进。

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利率管制基本开放,2015年5月存款利率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5倍。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断健全,银行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不断扩大。2015年3月底,央行出台了《存款保险条例》,于5月正式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明显增强,汇率更加趋近合理均衡水平。

金融监管和立法工作取得进展。2015年,28家商业银行完成金融稳定压力测试,首次组织完成大型证券公司年度金融稳定压力测试。《中国人民银行执法证管理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与管理 规定》等重要文件出台。同时,央行与各牵头部门推进《商业银行法》、《证券法》、《期货法》、《电子商务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工作。

人民币国际化加快。2015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便利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通知》,降低跨国企业集团办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的经营时间和营业收入门槛。10月8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成功上线运行。2015年11月,人民币成功加入SDR。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及规则制定。2016 年1月,正式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 (EBRD)。2014年10月24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2014年12月29日,丝路基金成立。

2.温故Ⅱ: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后的市场表现

回顾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我们发现该会议主要围绕银行业风险防范、监管机构独立性与顶层设计,逐步展开、细化并推动落实。那么,历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后A股市场表现如何?我们进行了简要梳理,从历史数据上看,存在以下四项基本特征。

第一,金融工作会议之后,A股市场往往出现上涨。通过比较前4次金融工作会议前后A股市场表现,我们发现:不管会议前市场整体表现如何,会议召开后,A股市场通常可以获得正收益(表1)。

第二,市场是否已充分预期,直接影响会议召开后的收益。会议之前,如果A股市场已进行了充分“预期”,意味着会议内容已基本被“Price in”,会议后的市场收益将会显著下降。例如,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前1个月,上证综指上涨32.88%,会议召开后1天继续上涨仅3.59%。相反,如果会议前,市场对会议内容预期不充分,存在一定分歧。那么,会议召开后的市场收益较为显著。例如第二次、第四次金融工作会议。

第三,金融板块与市场整体相比,往往存在超额收益。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金融板块较上证综指取得了更高回报。

同时这种超额收益,随着交易日的增加更趋显著,即会后第30个交易日的超额收益较会后第1个交易日更为明显。这可能反映了:市场解读消化会议对金融业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图1-图3,表2)。

第四,风险偏好提升,或是会后A股市场反应较为积极的重要驱动。会议前,投资者对会议内容的预期和影响存在分歧,风险偏好受到抑制。会后,金融领域改革和重大部署“尘埃落定”。A股交易者对改革目标和举措,监管部门组织架构、形式和力度,有了更确定的预期,市场分歧走向收敛,风险偏好或进一步改善,进而带动市场行情。

3.知新: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展望

3.1会议背景有别于往届

经济环境显著变化。中国需求影响全球需求,使海外因素从外生变量成为了内生变量。例如,2015年中国供给侧改革,削减了上游资源品供给,提振了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因此,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比以往需要更多关注国内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化。

金融体系显著变化。传统意义上,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基础。因此,前4次金融工作会议主要围绕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和监管,进行工作部署。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业务往来规模快速扩大,监管套利成为新的关注点。可以预见,本次会议的金融监管设计,不会局限于银行体系,而是可能将从金融系统整体出发,形成更全面的监管安排。

金融风险内容发生变化。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更多地关注国内银行系统的债务风险,第四次会议更多地关注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近些年来,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积累了诸多跨领域的风险因素。因此,本次会议可能更多关注国内跨领域的金融风险。

监管体系改革的方向选择。以往金融工作会议从分业角度,强调采取专业化分工实施金融监管。例如,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证监会与保监会,第三次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银监会,最终形成了目前“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系。但是,面对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如何加强监管协调,或成为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3.2.市场对会议的期待

市场对监管协调有所期待。这种协调可通过多种模式实现,最终取决于顶层制度安排。但目的都是要强调监管有效性,从而避免市场参与者滥用监管套利,不断积累金融风险;同时,也将促进监管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与沟通,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去杠杆,尽量减轻给资本市场和经济运行带来的压力。

市场对防范金融风险有所预期。今年以来,金融领域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但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担忧与质疑,资本市场短期内存在一定的压力。本次会议后,金融去杠杆的路径、力度和节奏预计将更为清晰,不确定性会下降,将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3.3.会议后市场表现前瞻

根据历次金融工作会议前后的市场表现,以及对本次会议背景和内容的分析,我们预期第5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

首先,风险偏好或进一步提升。市场对监管风险、政策风险的预期从分歧走向一致,不确定性消散和对未来金融监管改革举措的解读和消化,将进一步提升风险偏好。以“漂亮50”为代表的龙马行情将向二线蓝筹、中盘蓝筹、创蓝筹进一步扩散,基于行业景气度改善的切换逻辑也会有所表现。

其次,流动性边际改善有望延续。监管步调协调进一步明确,意味着前期因监管不确定性造成的流动性收缩,在边际上的改善会得以延续。以往流动性受到抑制的股票,如成长性较确定的中盘蓝筹股或因此受益。

基于上述逻辑,推荐标的如下:

 

免责声明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

李少君  首席策略

lishaojun@gtjas.com

王焯  专题研究

wangzhuo018466@gtjas.com

朱琦  专题研究 

zhuqi018631@gtjas.com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