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8 22:31: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7日讯 随着深港通的启动,香港交易所即将完成二级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在本周提出了新的“小目标”,希望明年第二季度推出前海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深圳市政府和香港交易所正积极探索股权合作及一起推动该平台发展的实施路径。
此次香港交易所在前海设立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力图打造一个和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类似的仓储系统和搭建完善可靠的物流系统,提供现货交割和融资,满足现货使用者进行风险管理、对冲和融资的需求,服务实体经济,帮助内地大宗商品市场“实体化”。 港交所欲在前海复制伦交所 前海深港合作区毗邻香港,是国家战略下粤港两地合作的现代专业服务创新区。9月6日,香港交易所与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前海管理局)签订合作备忘录,探索双方在金融服务、金融创新等领域的合作。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兼内地业务主管毛志荣(前右)与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前左)昨日于深圳签署合作备忘录。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后中)及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后右三)等出席签署仪式。 李小加在仪式上表示:“香港交易所集团发展大宗商品业务的其中一个核心战略,就是在内地建立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可信赖的、有实物交割体系和仓储体系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这次与前海管理局签署合作备忘录,是发挥前海深港合作区的政策优势,双方共同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在前海深港合作区落户和运营的重要基础。” 李小加指出,香港交易所提供的前海平台将能让闲置在内地银行系统内的大量储蓄投资于安全、长期和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上,比如于经济下行周期投资大宗商品。同时,中小企业能通过该平台更好管理仓储,并大幅减低中小企业大宗商品交易的融资成本。假以时日,中国的现货市场可以产生一系列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中国价格”基准,最终实现为大宗商品定价的目标。 建立现货中央交易平台 自2012年斥资18亿英镑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后,港交所近年来在大宗商品领域动作不断。 今年1月,港交所公布了新的三年战略规划,计划在未来三年推行LME的“金融化”以及内地市场“现货化”的战略。 今年6月份,香港交易所市场发展联席主管李刚就曾经透露,港交所计划在深圳前海设立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完成系统建设,上半年开始会有产品交易,首先将推出基本金属相关产品。 李刚表示,由于中国商品市场起步较晚,选择直接发展期货市场,从而呈现“倒三角”的结构,以金融类参与者占大多数,主要以投机与投资为目的,生产商、消费者等实体客户参与度不高,造成现货市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严重脱节。相反,LME的参与者多为生产商、消费者和贸易商,占全球有色金属交易量的75%。 “2013年中国期货交易的规模达到126万亿元,而去年中国的GDP仅为67万亿元,期货交易的规模远远超出实体经济,金融化程度非常高,流动性非常强。”他指出。 李刚指出,目前内地期货市场的日均成交量是持仓量的5-10倍,相比之下,LME的持仓量则为交易量的5倍左右。以实物交割量而言,内地市场的交割量只占持仓量的个位数,占整体交易量近万分之五。 因此,李刚表示,筹建中的前海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主要服务内地实体交易者。“这类企业目前有两大需求,首先是以便利的方式、合适的价格、在指定时间内取得现货满足生产,其次他们需要资金,资金成本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进口国、需求国以及消费国,现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他坦言,港交所希望将LME的成功经验在中国市场复制。 2014年12月,港交所已经推出了首批在香港交易和结算的金属期货合约——伦敦铝期货小型合约、伦敦铜期货小型合约、伦敦锌期货小型合约。同时,港交所于去年10月12日推出第二批伦敦金属期货小型合约,包括伦敦镍期货小型合约、伦敦锡期货小型合约及伦敦铅期货小型合约,并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推出以人民币或美元计价的实物交割黄金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