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2 19:12:54 来源:互联网
随着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物流货运总量也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物流园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在规模和业务的层次上还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这个余地有多大?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城市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姜超峰对此进行了深度分析。
姜超峰:物流园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在规模和业务的层次上还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我们的物流园区现在大约应该还有40%的空间需要我们去投资。
经济增速放缓,物流量大幅下降
大家知道我们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都是什么,主要是我们经济的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我认为除了我们国内经济新常态,还有国际的新常态,我们都应该一起来看。首先我们是经济增速放缓,全球低迷,这个大家都很清楚。资源、环境的约束在加大,尤其是我们石油天然气资源不足,煤炭浪费严重,今年煤炭企业更难过。铁矿、铜矿、铝矿、镍矿、木材、纸浆这些大宗商品对外的依存度非常大。劳动年龄人口明确下降,劳动要素成本上升等等的因素,这都是大家知道的常规的,我就不再多说。
但是我有一个数据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我们的物流量大幅下降,2015年货运总量是548亿吨,增长0.7%。公路的货运量是355.5亿吨,增长6.4%,但是平均的运距只有182公里,这个还是不错的,但是比较短。
一到五月份的数据已经出来了,固定资产投资已经退到9.6%。因此投资在减少,增速在放缓,可以想象我们的生产能力也会有进一步的下降。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在增加,去年是12744亿元,不良率是1.67%,前几年的不良率只有0.98%,涨了将近快一倍。
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别人不太讲的问题我来讲讲,就是我们体制改革的新常态。李克强总理上任之后拿了大批的国家各个部委审批的条款,让我们去给他删,最后我们删了大部分,结果到现在还没有删完。就是说我们行政体制改革仍然任重道远,我们需要把握创新与监管的分寸。到目前为止我们掌握不住这个分寸。整个国家经济矛盾还是比较尖锐,我们的市场主导和政府指导的结合度没有找到。
自由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磨合没有到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大家都在往虚拟经济跑,所有的有钱企业都做银行,没钱的企业也做银行。为什么?因为银行的利润是比较高的,大家都在往虚拟经济跑而实体经济是得不到钱的。
最后就是缺乏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办法。我们有一个全国物流园区的发展规划,这个是13个部委一起签的,这意味着一个物流园区要13个部委去管,一个部委不签字这个文件就发不出来。一个互联网金融的文件需要10个部委来签,我们国家的互联网是2013年发展起来的,中间经过很多的高利贷的这种贷款,结果到了去年才出来一个约束文件,两年多过去了,说明我们的体制改革仍然没有到位。
法律法规应紧跟时代发展
李克强总理一直在说法无禁止皆可为,但是我们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是我们的法律要健全,我们的法律应该没有重大的缺陷才行。所以现在我们的新事物不断出现,但是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比较缓慢。最近最高法给我们一个文件要修订,就是《合同法》,里面有一个仓储合同,里面依然规定了仓储企业要对存货人的货物质量负责,这是一个大问题。你仓储企业怎么对货物质量负责呢?不可能的。
转变结构 提升经济质量
第三个新常态我觉得我们是要转变结构,提升质量和全面对外开放这个战略是今后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我们国家实施的。为什么?是因为急需扩大国际市场。我们国家的经济整体是过剩状态,产能产品资本过剩。十五年前我们怕进WTO,现在我们是迫切的希望进WTO。WTO的原则是在所有的国家来进行我们的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人口输出,通行无阻,所以我们现在过剩了。
我们要快速的融入世界经济。关于这点我有一个看法,就是相对于引领国际经济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中国的企业是没有做好准备就被推到领导的位置,我们是靠体量到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去年7月份的股灾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们控制不住了。为什么控制不住?是因为我们对股市的发展规律不掌握。
为何进行供给侧改革
第四个新的形势就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供给过剩和结构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企业家和主导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相同的,我们大家水平差不多,趋同。追求财富的冲动大于追求事业,我们都在追求财富而不是追求事业怎么做的更好。还有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的法律保障不完善。还有我们国家的项目监管和审批制度刺激了大项目。为什么那么多的钢厂、煤炭企业出现?就是因为审批制度,你越审批大家越觉得是热门,就越想要把这个拿下来。还有政府的补贴使落后的企业僵而不死。
但是我们要全面的看待经济形势,要用严谨科学的分析方法整体长期看待经济周期,行业发展动力要素。居安思危,不要得意忘形,很多的企业是得意忘形的,这个是不可取的。一定要谨慎。我们的有利条件是我们现在13亿人口,52万亿老百姓的储蓄,还有我们城市化是有一些空间的。
物流政策存在交叉重复
近十年我们国家大概出台了一百多个国务院级和部委级的文件。这些物流政策与我们有关或者是重要的,一个是办公厅的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文件,发改委的现代物流创新城市,海关的一些文件。还有人民银行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有互联网+行动的意见等等。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文件有重复、交叉、矛盾之处。物流节点城市、物流示范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流通节点城市、流通综合试点等等重复的。因此可以看出来这个部委之间是互相不沟通的。
围绕货物运输、物流节点、资源整合等展开供给侧改革
这是最重要的一些中央消息,就是七问供给侧结构改革权威访谈,1月4日的权威访谈,是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一次。还有5月9日权威人士的权威访谈,都是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表示。把以上文件重点归纳一下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城市或货物运输问题,包括我们的货车进城、快递、最后一公里等等。
第二个是物流节点问题,就是我们物流园区的问题。这个物流园区是我们物流园区体系,一个城市要建多少物流园区,规模有多大,有什么功能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还有标准化问题,物流技术的问题,信息化的问题,以及资源整合的问题。
我们每一个物流企业大家都做的很精,做的成本无可再压,最低成本从事物流业,但是我们的资源整合其实一塌糊涂。我们的企业规模都很小,没有做到大规模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个是金融物流,刚才也讲到仓储金融的问题,我对这个名词不太赞同。但是我认为在金融领域一定要支持我们物流业的发展。还有绿色物流、诚信体系建设,以及我们物流界走出去海外仓的问题。
掌握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技术
第三个问题我想谈一谈个人的一些体会,就是物流企业家的责任。现在到了一个什么阶段?到了一个提升质量的阶段。因此我们过去习惯于向上要政策、支持、资金、土地,但是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政策里面只有土地使用税政策和项目的补贴有些落实,营改增、土地价格都不关照物流行业。我们大概只有两项半的政策落地了,其它的统统不落地,原因主要是金融、税收、财政政策的原因。
我们应该掌握和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技术,物流业发展到这个份上,谁再抱着过去的物流技术不放,谁就马上要落后。因此新的物流技术一定要尽快的吸纳、吸收。年底的时候盛德的一个机械手的推广公司,他说他在2013年的时候只卖出去一台机械手,但是去年一年卖了三百多台机械手,所以重复性的工作是要由机器人来代替的。另外我们要加强队伍建设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我们现在的管理水平很差。
打造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
第四个打造物流网络的体系,最有价值的一些物流网络。第五个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国际物流体系,应该与国际对接等等。所以最后我有一句话就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抬头看路,又埋头拉车,我们要分析环境,苦练内功,抓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