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行业新闻

国家级新区近年来成为交易场所聚集地 新区交易场所占全国交易场所数量近五分之一

2017-01-04 14:59:33 来源:互联网

    国家级新区前后建立了近二十个,分别为:1992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19943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8月甘肃兰州新区成立、20129月广东南沙新区成立。20141月设立陕西西咸新区和贵州贵安新区成立。2014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20146月大连金普新区成立。201410月四川天府新区成立,20154月湖南湘江新区成立,20157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20159月福州新区成立、云南滇中新区获批成立,201512月哈尔滨新区成立,20162月长春新区成立,20166月江西赣江新区成立。

    国家级新区建立交易场所在近年来成为时尚,成为潮流!交易场所聚集地在天津滨海新区曾经聚集过,青岛西海岸也聚集过,大连金普新区也聚集过,我们可以可以猜测一下后面的湖南湘江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是否也会爆发,也会聚集呢?

    以下为《金融支持哈尔滨新区建设的思考》一文,透露了哈尔滨新区规划了交易场所的项目。

    20151216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哈尔滨新区(国函〔2015217号),哈尔滨新区成为第16个获批成立的国家级新区,是我国唯一的以对俄合作为主题和最北部的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包括哈尔滨市松北区、呼兰区、平房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493平方公里。新区区位条件优越、科技和产业基础比较雄厚、生态环境优良、对俄合作历史悠久、战略地位重要,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俄日韩区域合作枢纽的重大举措和战略支点,对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与经济唇齿相依,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金融支持哈尔滨新区建设,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以打造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为目标,将金融自身的发展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的作用机制和效应,从而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推动二者健康、稳健、高速、持续地发展。

    一、加强金融集聚,完善现代区域金融构成体系。一是创建金融实体要素聚集区。引导金融实体要素集聚,规划选址,创建哈尔滨新区松北金融街,鼓励各金融机构在金融街内设立或迁址在哈分支机构,引进国内外法人金融机构在新区设立总部,为构建区域金融中心创造实体条件。二是积极发展金融衍生行业。推动证券期货机构、信托机构、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金融业态共同发展。引进和发展一批专业性强、信誉度高、服务水平好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多样化需求。三是支持民间资本设立专业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在新区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保理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在新区设立财务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在新区内设立市场交易量大、能带动当地特色经济发展的专业性交易场所。

    二、创新金融业态,促进“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一是加快建设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大力推动银行服务网点互联网化,加强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研发、渠道建设、团队培养和数据信息交互,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和营销模式,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实现传统金融服务经营转型。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推动移动式金融发展,将智能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与居民服务网络连接,构建互联网存放汇、支付结算、理财投资等“一站式”金融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度。三是大力发展中征平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利用人民银行中征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平台信息便利、账款真实、无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优势,积极开展互联网线上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帮助企业有效利用和盘活存量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四是开发互联网小贷微贷授信模式。创新开办互联网小贷微贷授信业务,支持县域“三农”、小微企业、社区、中小创业者、低收入者等群体就业创业。

    三、优化金融环境,打造金融服务样板区。一是打造金融服务样板区。高起点、高标准创新提供并不断优化完善金融服务职能和金融产品,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将新区打造为优质的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服务样板区。二是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推进金融中介机构立法进程,建立针对信誉评价、失信惩戒统一规范的监督体系,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诚信档案,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信用条件。三是稳步推进支付体系建设。做好第二代支付系统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子系统推广工作,加强支付监管和风险防范,维护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新区提供安全便利的支付服务环境。四是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加强金融消费者投诉统计监测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信息管理,拓宽消费者维权渠道,普及金融知识宣传,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维权意识。

    四、加大信贷支持,合理调整新区信贷政策倾斜。一是加强信贷支持力度。按照新区建设规划,充分把握和运用新区区位、产业、资源、政策优势,找准切入点,加强信贷资金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在信贷投放上给予新区倾斜,加大对新区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开放带动、功能提升的支持力度。二是强化信贷支持工具运用。通过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常备借贷便利、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为新区信贷投放提供政策倾斜。三是建立新区信贷监测和评估制度。针对新区信贷政策实施效果,对各金融机构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评价和督查,并将结果纳入金融机构综合评价体系。

    五、拓宽融资渠道,推进社会融资结构不断优化。一是拓展债务融资种类。推进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发展,加快发展直接债务融资,建立间接和直接融资互为补充、结构合理的资本市场融资结构。二是拓宽融资渠道。根据新区融资需求特点,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的原则,依法合规发展表外融资、资产支持计划,量身定做融资方案,满足新区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的融资需求。三是加强新兴债务融资工具的推广应用。开展政策工具宣讲、培训、推介和对接活动,加强在财务辅导、材料申报、信用评级、债券承销等环节对企业帮扶,推动绿色债、创投债、并购票据等工具的使用和推广。

   六、助力重点产业,加大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新区重点投资、产业项目金融支持和服务力度。开展银企对接,加强与哈尔滨高新技术开发区、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企业的沟通合作,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二是加大对新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围绕科技创新区域,支持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和科技研发、国际商贸、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围绕健康产业区域,支持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医疗服务、健康养生等产业;围绕现代制造业区域,支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推进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七、支持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驱动金融支持。一是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探索设立专门服务于科技型企业的分支机构,创新科技信贷管理机制,提升科技贷款风险容忍度。二是创新科技企业金融服务产品。创新适合科技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逐步扩大仓单、订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股权质押贷款的规模,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是探索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加强与创业投资、证券、保险、信托的合作,稳妥推进投贷联动、投保联动等交叉性金融业务,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或分担模式。

    八、发展开放金融,完善多元化涉外经济金融配套服务。一是大力发展涉外金融结算业务。推进金融机构加强与境外银行合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结算,完善人民币与卢布交易便利化机制,丰富对外金融结算产品,加快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二是建立健全跨境投融资机制。畅通投融资供求渠道,为对外贸易投融资活动提供便利。搭建涉外投融资平台,创新开办各类跨境投融资服务。三是搭建跨境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支付机构,打造跨境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加强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合作,拓展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业务。四是加快发展离岸金融业务。争取离岸金融试点,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已开办离岸业务的金融机构设立离岸金融业务部。支持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扩大离岸金融业务规模,提升离岸金融服务功能。

    兰州新区曾经有42家交易场所,2016年被清理了

2017-01-04_150443.jpg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