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行业新闻

“拼船出海”:粤港澳深度合作“一带一路”

2016-07-25 17:41:15 来源:文化纵横

【“拼船出海”:粤港澳深度合作“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量最大、人文交流最密切的省份,广东省在20156月率先出台了建设“一带一路”实施方案,提出将广东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经贸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

作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量最大、人文交流最密切的省份,广东省在20156月率先出台了建设“一带一路”实施方案,提出将广东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经贸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

此后,“一带一路”和自贸区两大战略紧紧围绕制度创新主线,加快建设国际化、市场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形成新时期广东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也意味着,具有国际视野的“一带一路”建设将广东引入了更国际化、更开放的合作新格局。

湾区经济打造最核心竞争力

与其他省份相比,广东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充分考虑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主要突出了三个方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粤港澳合作以及经贸合作。在此基础之上,大广海湾区、环珠江口湾区以及粤港澳湾区已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经济举足轻重的世界级湾区。

实际上,“湾区”一词对广东并不陌生。早在2009年,广东即启动了《环珠江口湾区宜居区域建设重点行动计划》的起草;在粤港澳共建优质生活圈中,环珠江口湾区也颇受倚重。

今年48日,住建部与广东省政府签订《共同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体制改革试点省建设合作协议》。这一协议对以环珠江口湾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5市所辖的17个区和香港、澳门全境为核心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枢纽提出了宏大构想;双方将共建城乡规划改革先行区,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广东就此也将开展规划大会战。

“环珠江口湾区”的全新概念,展现了广东进一步深化改革、冀望继续领潮争先的雄心壮志。与此前所提的“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相仿,这一新的战略构想,其最大目的仍在于打破地区间的行政壁垒,以一种联席会议的沟通协作机制来试图实现地区间的协同发展、有序竞合,实现较大区域内各种要素的更自由流动、更高效聚合。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承接港澳产业转移起步的珠三角地区,实际上已经探索出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模式”,即走基础设施先行、继而建设产业合作园区的和平共处道路。而在制造业转移至珠三角地区后,港澳的强项已转变为专业服务。“中国模式”推向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有赖于“珠三角制造”与“港澳服务”的联手。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在地理范围上,环珠江口湾区较粤港澳大湾区小,两者表述也略有不同,但其内涵实际是高度融合的,其目的也都是要推进新常态下粤港澳以及泛珠三角区域的深度融合,并在“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下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三个湾区中,位于珠西的大广海湾区具有自然地理资源、区位条件、独特侨力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开发强度最低、发展水平最低,因此超前谋划建设大广海湾,有望实现“珠西崛起”,意义深远。

显而易见的是,借力于海洋经济的开发,广东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陆地发展的新模式。

自贸区成“一带一路”试验田

对广东而言,粤港澳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中之重。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是广东自贸区和“一带一路”两大战略紧密对接的一致目标。

621日,2016年粤澳合作联席会议上,双方签署了12份合作文件,其中包括由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和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签署的《粤澳携手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意向书》。朱小丹表示,粤澳两地今后将从几个方面加强合作:包括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家连通“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共同支持粤澳两地的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发展;深化粤澳国际旅游产业的合作,促进粤澳旅游产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及延伸等。

714日,在“粤港联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钟明则表示,广东和香港可以“拼船出海”,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在金融、航运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共同开发沿线市场。

有专家将自贸区比喻为粤港澳合作的“试验室”:试验室人员分两类,港澳人士和内地人员,两者既可以单独试验,也可以合作试验;试验室的规则是接轨国际,利用国际规则、制度;在试验过程中,注重本土元素的融入,以便吸引港澳和国外人员进入,而试验品就是企业。

如果自贸区的试验可以取得成功,那么就已经为“一带一路”起到了打好基础的作用,让企业了解外面的规则、情况,可以明白新加坡、日本等国的运作流程,起到一种练兵和创新的作用,避免“水土不服”现象。

而在71日正式实施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里,亮点之一就是专设了“粤港澳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一章:为促进粤港澳经济深度合作,条例在促进粤港澳人才流动、支持三地青年创新创业、深化对港澳航运业、金融服务业、保险服务业的开放,创新粤港澳口岸通关便利化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提供的一份立法评估报告认为,“粤港澳合作”结合“一带一路”,将促进广东自贸区条例更好地对接国家战略,凸显广东地位,利于广东自贸区发展和提升。

“广东自贸区条例强化‘一带一路’建设的布局,表明未来将追求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水平和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开放。”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认为,事实上广东也有这样的条件。

广东应成为“一带一路”领头羊

事实上,近两年来的官方数据都能看出,广东企业走出去势头明显增强。

“贸易保护主义是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要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打造国内自贸区升级版。其中,广东有条件在服务贸易方面扮演先行先试的重点角色。”714日,在第五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广东应当率先建立开放经济新体制。“广东自贸区邻近香港,服务贸易方面有需求,也有责任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

以广州为例,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刺激下,企业抱团出海,仅在2014年对外协议投资总额就高达32.50亿美元,同比增长62.34%,占全省对外投资额的半壁江山。

与此同时,广州也在引进来:将南沙新区打造成为广州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桥头堡,并以南沙新区、中新知识城为重要平台,推动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完善平台建设的同时,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落户。

“广州开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步伐已经走在前面,广州走出去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广州市商务委主任肖振宇说,广州企业在走出去时遇到的最大障碍,一是企业把控国际风险能力不足,对当地投资环境了解不够,有时带有一点冒险;二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此准备不充分;三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足,往往是什么赚钱快做什么,而不是可持续理念。

“广州的劳动密集型类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他们对日益上涨的人力资源、原材料、土地成本非常敏感。”肖振宇说,在广州不少中小企业看来,转移到人力成本等更低的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减负”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就是开放的同义词,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和试验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沿海地区,应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领头羊。

 

来源:文化纵横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