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中物财经

宋科等:金融科技与银行行为——基于流动性创造视角

2023-06-21 来源:

 

导读

本文为《IMI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2023年5月)的宏观经济专题,节选自原载于《金融研究》2023年第二期的《金融科技与银行行为——基于流动性创造视角》。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145家商业银行数据,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如何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发展会抑制银行流动性创造,主要表现在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资产端流动性创造和表外流动性创造具有抑制作用,但对银行负债端流动性创造没有显著影响。文章结论对于正确处理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之间的关系,推动科技赋能与创新融合以及实现金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政策启示。

 

作者 | 宋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李振(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博士,助理研究员)、杨家文(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教授)

01

摘要

 

当前,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流动性创造视角,考察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外部竞争效应大于技术溢出效应,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抑制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资产端流动性创造和表外流动性创造的负向影响,但对负债端流动性创造没有显著影响。金融科技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增加均会抑制银行流动性创造,但其数字化程度提高则会促进银行流动性创造。(2)金融科技发展通过经营效率和风险承担等渠道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即金融科技发展通过降低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以及抑制银行总体违约风险承担、资产风险承担和资本短缺风险承担,从而对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负向影响。(3)随着金融科技发展,大型银行或高数字化银行均会增加流动性创造,但高市场化地区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受到更加明显的抑制。本文为在新时期正确把握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关系,进一步稳妥推动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02

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发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当前推动金融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进一步理顺了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也为推动现代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以及金融科技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资源配置当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技术创新激活市场主体,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特别地,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更是进步明确了金融科技发展的任务和路径。提出要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满足数字经济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可见,当前深刻把握金融科技发展及其与传统金融的关系,进一步推动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成为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既有文献表明,金融科技在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提升金融可得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传统金融的产品和服务模式,特别是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Philippon,2015;Claessens et al.,2018:Buchak et al.,2018;Stulz,2019:谢平和邹传伟,2012;吴晓求,2015;黄益平和黄卓,2018;盛天翔和范从来,2020;黄益平和邱晗,2021;宋科等,2022)。根据现代金融中介理论,银行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风险转换和流动性创造两个核心功能(Bhattacharya and Thakor,1993)。目前,部分文献讨论了金融科技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Cheng and Qu,2020;顾海峰和杨立翔,2018;邱晗等,2018;郭品和沈悦,2019;战明华等,2020),但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因素的研究却鲜有涉猎。事实上,银行通过流动性负债为非流动性资产提供资金,从而在资产负债表上创造流动性(Berger and Bouwman,2009)。在此过程中,银行满足了存款人对流动性的需求和企业对长期融资承诺的需求( Catev and Strahan,2006),还通过提供信用承诺等方式,在资产负债表外创造流动性,使企业能够有效地制定长期投资策略(Kashyap et al,2002)。银行通过流动性创造可以改善资本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增长(Berger and Sedunov,2017)。那么,金融科技能否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功能?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和行为逻辑是否会进一步变革?厘清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鉴于此,本文使用2011-2020年中国145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基于流动性创造视角,系统分析金融科技与银行行为之间关系。相较已有研究,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①全面考察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不仅丰富了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行为的研究,同时也对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因素分析进行了有益补充。目前,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风险承担领域,较少关注金融科技与银行流动性创造之间关系。②基于Berger and Bouwman(2009)提出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实际业务情况,编制各家银行流动性创造指标。在此基础上,不仅考察金融科技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总体影响,还进一步分析金融科技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组成部分的影响,以及金融科技子维度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③拓展金融科技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传导渠道研究,考察金融科技发展如何通过银行经营效率和风险承担等渠道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④将样本银行分为大型银行、高数字化银行和高市场化地区银行,并据此深入分析不同银行间金融科技对流动性创造的非对称影响。
本文余下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包括模型设定、变量说明和样本选择;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与分析,报告了金融科技发展影响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基础回归结果以及一系列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的结果,并基于银行经营效率和风险承拍进行了影响渠道分析,以及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异质性分析;第五部分为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