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7 来源:
“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期货公司经营情况不太理想,但场外衍生品市场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在8月27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机构大宗商品衍生品论坛上,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王颖称。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8年期货公司的净利润一直在下降,2019年上半年期货公司的交易额和交易量,分别增长33%和22%,但公司净利润却出现了18%的下降。但在2018年之前期货公司的净利润每年都呈现一个很好的增长的态势。
王颖表示,其原因是在单一通道服务业务的背景下,期货公司主要有手续费的收入,但是今年因为受到了一些相关政策的影响,由于在手续费返还方面相比往年出现下滑,造成了净利润下滑。
与行业整体表现不同的是,场外衍生品市场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王颖认为最有前景的是场外衍生品的业务,因为这项业务不仅是得到了实体企业的认可,也越来越得到了银行的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场外衍生品市场是相对于场内衍生品市场而言的市场,产品非标准化,以其合约制定及交易灵活性受到投资者和投资机构的欢迎,是衍生品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按工具类型主要分为远期、互换以及期权,按标的类型,包括利率、外汇、信用、股票相关和商品等。
王颖表示,场外衍生品的业务是未来一个最有潜力的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今年5月份的数据来看,5月份的场外的衍生品的日均成交是601笔,日均成交名义金额是149亿元,持仓金额是1227亿元,持仓笔数5870笔。是增长最快的业务,也是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一个体现。
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报告,我国场内衍生品市场发展程度高于场外市场,其中与银行间衍生品市场较大的规模体量相比,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开展的场外衍生品业务规模要小的多。
截至2018年底券商场外衍生品业务未平仓名义本金3467亿元,当年累计新增初始名义本金8772亿元,其中场外期权和收益互换占比分别为77%、23%。期货子公司场外衍生品规模要更小一些,2018年期货风险子公司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存量为571亿元,其中期权占到96%,远期和互换占比较低。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峰认为,虽然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虽然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券商和期货子公司开展业务规模总体还很小,在权益类和商品类场外衍生品类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另外,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还面临着诸如企业参与成本高,交易透明度低等问题,监管经验和行业自律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王颖介绍,期货公司风险管理的业务,产业客户与金融客户持仓占比保持平衡,其中产业客户持仓名义金额为394亿元,占总金额的40%,金融类占持仓的近60%,包括银行、私募客户和一些券商。在风险管理子公司的维度来看,前三的持仓达到58.62%,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个集中度会越来越向头部汇集。从交易对手来看即产业客户来看,前三的持仓度达到54.25%,这个比例偏高,因为场内和场外的价格不相影响。
从交易对手方的联动来看,场外交易的客户中有一半在期货市场也都是有交易的。
从风险管理子公司彼此之间的联动来看,绝大部分的子公司都保持着一个风险管理的中性,都进到了场内进行风险对冲。在场外交易相对比较大的品种在场内交易也是相对比较大的,子公司可以进场内对冲,也可以跟其他的子公司进行对冲,也可以跟场外的客户进行对冲。
在子公司之间的交易,2018年子公司之间的日均成交规模占到了场外成交总规模的12-15%,比例并不高。
王颖希望在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后,能开发更多的挂钩大宗商品价格或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结构化的理财产品,给风险子公司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