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中物财经

节后资金面呈宽松迹象 降息预期升温?

2019-02-19 来源:

  2月11日节后首个交易日短期资金利率有所回升后,12日银行间资金市场情绪即回归平稳。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全线下跌,其中隔夜Shibor大幅下行24.8个bp至2.017%,回调至年前较低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按照往年季节性规律,春节前后货币市场往往出现大起大落,即节前易出现资金紧张,节后则较为宽松。而今年春节节前传统财政税收高峰与现金投放高峰间隔较近,央行大规模投放维稳资金面,令节后大量资金面临集中到期,增添了节后流动性形势的复杂性。

 

  Wind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有6800亿元央行逆回购和3835亿元MLF到期,加上1000亿元的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到期回笼量共11635亿元。逾万亿元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或将给短期流动性供求带来扰动因素。

 

  但从节后两个工作日资金市场表现看,节后资金面无虞,大概率迎来今年流动性相对宽松时期,多位市场人士也持相同观点。

 

  多因素利好资金面

 

  华南某券商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央行明确1月降准后,一季度到期的MLF将不再续做,前两个交易日逆回购操作暂停。但春节后资金面宽松主要得益于现金流回笼银行体系内。根据主流研报预测,2月现金流回流所带来的流动性规模在8000亿-9000亿,几乎可以抵消流动性工具到期的影响。

 

  前述券商分析师具体指出,央行在节前1个月累计释放约1.5万亿资金,其中绝大部分为中长期限资金,尤其是降准和TMLF操作,投放资金成本较低,将极大改善银行间流动性。但春节前取现扰动因素影响下,央行大额投放效应未能得到充分展现。随着节后现金流重回银行体系,银行超储率将重新回升,流动性将自然回暖,更加利好节后资金面。

 

  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2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879亿美元,较2018年12月末上升152亿美元,为连续第三个月上升。外汇因素对人民币流动性的负面影响有望减弱,也将进一步利好节后资金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Wind数据发现,虽然节后首个工作日Shibor隔夜、七天等短期限利率较节前有所反弹,但一个月、三个月、一年等中长期期限Shibor并未受春节因素扰动,在节后仍保持下行。这说明除市场短暂情绪波动外,对资金的中长期预期仍保持充裕稳定的乐观预期。

 

  华北某城商行资金交易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节后主要的可能扰动资金面的因素还是一贯的央行流动性工具集中到期、政府债券集中发行缴款、财政集中收税等因素,但市场对央行会适时给予流动性支持的预期很明确,所以节后交易整体平稳。

 

  “节后给出的首笔同业资金报价也比较低,主要是中长期,短期的需求不大。3个月同业存单在2.78%,一年期在3.07%,尤其是一年期,相较2018年高点下行了100个bp。今年一定程度存在资产荒,虽然价格下行的比较多,银行的同业存单等产品还是存在较强的市场需求。”华南某城商行资金交易员表示。

 

  降息预期升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银行间资金交易员处获悉,行业内普遍预期春节后货币市场将迎来一段时间的流动性相对宽松期。随着个别时点资金面难免出现临时扰动,但整体平稳格调或将延续整个上半年。

 

  此外,市场对降息的预期也随之升温。

 

  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指出,春节后首个交易日股债双双上涨,市场情绪有所修复,主要受政策宽松预期影响。在多次降准、大量投放流动性后,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自然推及到降息政策,利率下行的背后是市场对降息政策的预期升温,未来货币政策可能将呈现降息+降准的组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经济下行和融资需求收缩的背景下, 2018年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成为了实体企业的一致感受。与此同时,银行负债成本高企也与这一现象相呼应。长期来看,要降低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需要通过降息的方式直接降低融资成本。

 

  具体到降息工具的使用,明明认为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降息的方式概率较大。但除了MLF利率、OMO政策利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下调可能以外,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通过窗口指导等方式引导LPR利率下调,进而形成实质降息的方式也是一种更为温和选项。

 

  明明还指出,目前降准、降息所带来的资金面宽松和利率下行效果仍然局限在金融体系内部,未来仍有通过降息的方式直接降低资金成本的可能,加速传导至实体经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