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09:42:10 来源:
那些无视风险的“坏孩子”们要小心了!两会传出重要信号:“不能让有意无意产生风险的机构占到任何便宜,必须要受到惩罚,受到监管”。 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易纲的原话 3月6日,易纲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从央行的角度看,第一是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第二是防范道德风险。对于防范道德风险,易纲进一步说,不能让有意无意产生风险的机构占到任何便宜,必须要受到惩罚,受到监管,他们的资本金对此也要负责。这将在政策上有所体现。 熟悉中国金融市场的人都明白,由于对金融风险的容忍度较低,长期以来,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花钱买稳定”的倾向,导致道德风险普遍存在。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事实上享受隐性担保,成本外部化,缺乏审慎经营和风险控制的动力。部分金融产品仍存在刚性兑付,投资者缺乏风险意识,客观上助长了高风险活动;另一方面,维护金融稳定过度依赖央行流动性支持,一旦出现问题,央行往往在不了解风险信息的情况下被动提供流动性支持,使得部分金融机构过度投机套利。上述种种,使得国内一些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陷入“事后无限救助—放松风险防控”的恶性循环链条,闯了祸的“坏孩子”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甚至还“因祸得福”。 首先,货币政策上,防范道德风险与制定货币政策是通盘考虑的。 这一政策信号在近期已经释放——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在一篇署名文章中就明确提到了防范道德风险。他表示,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合理引导利率水平,有利于在总量上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抑制道德风险,切断“事后无限救助—放松风险防控”的恶性循环链条。 其次,正在研究中的大资管监管办法或将对此有所体现。毕竟,当前资产管理行业普遍存在刚性兑付问题,导致投资者道德风险严重,扭曲了资金价格,影响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从打破资管产品刚性兑付的角度出发,可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破除道德风险。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那些“坏孩子”们而言,失去了央妈无私的“爱”后,必然会喊疼。特别是在今年金融风险压力较大的背景下,这将更考验“央妈”政策制定的艺术和执行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