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热点聚焦

打造国家物流信息“最强大脑”

2016-12-09 16:49:38 来源:光明日报

    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

    中国与世界的联通,不仅需要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也需要国家物流信息平台的支撑。这个由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牵头打造的平台,把管理中心设在了杭州。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说:“今后世界不存在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竞争,存在的是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的竞争——这个供应链就是网络的竞争。”

    国家物流信息平台正是瞄准了未来竞争的关键领域。今年年初,平台与全球三大海运承运平台之一的Cargosmant(货讯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与全球90%以上的集装箱船舶动态数据互联。目前,平台正大手笔布局海外,充分发挥已牵头组成的中日韩三国参与的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合作机制,打开与东盟、欧盟等物流信息共享的通道。

    1 战略思维搭平台:

    打破物流信息“孤岛”

    【数据】201611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刚刚闭幕,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国内六大航运软件开发商在这里组建了中国航运软件联盟,并与平台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宁波国际物流副总经理、航运软件联盟理事长徐伟表示,每个航运软件开发商都有自己的一套编码程序和服务器系统,就像是一条高速公路,但是各高速公路间不能直接换线路,即信息传递时“需要先下高速,再上高速”,增加了物流成本。

    “把各条不相干的高速公路互通上,不用下高速就可以直接四通八达。”这就是航运软件联盟的使命。使用国家物流信息平台数据和标准,联盟中的小伙伴不需要再建立接口,就可实现EDI(电子数据)交换。这就意味着,国内5000多家货代公司、约30%的航运企业可实现“无障碍”办公。

    “我们企业以前一直想做这件事。但单靠一家企业的力量根本做不了,联盟成立对行业是一个更好的服务提升。”厦门华夏物流有限公司经理骆桂阳说。

    筑巢引来金凤凰。九来年,国家物流信息平台秉承“连接,改变物流”的理念,强化“标准服务”“交换服务”“数据服务”三大服务,已成为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物流信息根服务器”,成为催生物流业创业创新的“孵化器”。目前平台标准已覆盖国内70%主流运输管理系统,可以使企业系统互联周期从8个月缩短为1周,加快行业信息化、标准化进程35;已在全国部署13套交换服务器,平台日均交换量近3000万条,服务用户40余万;汇聚覆盖全球18万艘船舶的实时位置数据、共享全球90%以上集装箱船舶动态数据,集聚全国30余万辆货车实时位置数据,从业人员、企业等信息库存总量达13.7亿条。

    在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剑彪看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对政府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土地、税收优惠等传统手段,还需要为市场解决企业想做但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谋求新优势、引领新发展,有利于我国物流业弯道超车,抢占全球物流发展制高点。

    2 系统思维降成本:

    改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现实

    【分析】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计算,如果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从目前的18%下降到13%,就可节省物流成本2万亿元人民币;如下降到发达国家8%左右的水平,可节省物流费用4.8万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个沉重的现实:我国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近年来一直在18%左右徘徊,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究其原因,与国民经济结构有关,尤其与供应链管理落后有关。

    供应链管理落后,首先是物流信息化落后,这是行业共识。平台建设之初,一没有经济效益,二缺乏统一标准,对于这种无利可图,但又具有前瞻性、影响国家发展战略大局的事情,需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基础性和公益性服务。

    事实上,任何一项改革创新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个涵盖了海陆空等立体交通的物流大平台,势必要打破现有体制分割的坚冰,在利益博弈中寻找改革的出路。

    物流活动是一个大系统,必须用系统思维考量全局。货要找车、车要找货,可以到铁路网络信息查到铁路信息,也可以到公路运输系统查到车辆的位置信息,但终究无法实现“一网打尽”和“一站式解决”。铁路、民航、公路、海关……如何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各自为政?只有体制机制的互联互通,才能实现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开放数据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从平台来看,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有点像“盲人摸象”。各自为政,摸到的只是一个耳朵或一个鼻子,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集聚起来,才能把大象画完整,让信息更具价值。“这正是国家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的用意。平台建设只有资源共享没有利益之争,只有合作共赢没有门户之见,强强联合远胜单打独斗,要形成合力携手推进。”郭剑彪说。

    互联互通的效率正在显现,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逐步开始利用国家标准和物流信息平台,并从中获得收益。数据显示,通过平台信息共享,企业可以降低物流业务差错率94%,提高物流协作效率80%,缩短物流信息处理时间95%,缩短物流作业周期10%

    浙江新华书店和6家物流企业,以及为这些物流企业服务的其他贸易商、运输商放弃了过去一对一的数据交换和查询通道,借助公共平台,各方只要做一次企业信息系统接口改造,大家都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交换,直接降低了行业物流信息共享成本,提高了物流链各方的协调作业能力。

    以杭州斯必达这些中小物流企业为例,原来光单据录入这块,就需要3个人,接入平台之后,1个人就足够了。按每人5万元人力成本计算,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10万元。目前,平台接入了40万家企业,仅此一项,可为全社会节约成本400亿元。

    3 创新思维补短板:

    为智慧监管提供大数据支撑

    【政策】今年3月,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刷屏”朋友圈,运输环节的监管“断链”作为诱因之一,致使未经严格冷链储存、运输的“问题疫苗”销往全国24个省份。这起药品质量安全事故,也让药品运输环节的监管漏洞受到广泛关注。

    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创新的起点。“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曝光后,老百姓最关注的莫过于‘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过去,我们的排查工作主要靠‘人海战术’,费时又费力。国家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恰恰提供了解决方案。”浙江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说,“根据这一平台上的物流信息记录,能精准掌握药品流向,迅速督促企业下架、召回,将‘问题药品’的危害降到最低。”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供应链的实时监控。药品出了仓库,后面的过程我们就无法及时获取信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浙江珍诚医药副总裁姜雪芳记忆犹新。比如客户要查询药品运到哪儿了,只能给公司打电话;公司也不掌握信息,只能给物流企业打电话;物流企业也不清楚药品运到哪儿了,只能给司机打电话。然后物流企业再通知公司,公司告知客户。查询一条信息,需要打5个电话。“当时我们有15000家客户,如果每个客户查询一次,就得打75000个电话,客服人员哪里忙得过来!”姜雪芳说。

    国家物流信息平台的出现,让这个过程变得非常简单,平台制定统一标准,珍诚医药、物流公司和用户的管理系统按照这一标准做接口改造后,就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通。轻点鼠标,透过平台的实时数据,可以看到大量药品、冷冻品运输车辆的车厢温度。此外,在国家物流信息平台上,还能清楚地看到浙江省内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实时位置和准确信息,这让智慧监管变得触手可及。

    专家认为,随着国家层面促进更多部门和地方更大程度实现数据开放,拓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流信息共享合作,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将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数据的后期开发,将为决策者提供更多依据。

来源:光明日报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