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8 16:33:41 来源:新华网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互联网金融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在业界专家看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究竟具有哪些重要性和必要性?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春晖接受记者专访从十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相比有哪些突出特征?
王春晖: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二者都属于金融,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在服务模式上不同。互联网金融具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平台效应,平台本身不生产金融产品,但可以促成多方供求之间的金融交易;二是互联网金融在货币转移之外产生和沉淀了有价值的交易数据。这些有价值的交易的数据依照相关法律进一步挖掘之后会产生比货币更大的价值;三是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是服务于小微企业和普通消费者。
二、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为什么显得特别重要和必要?
王春晖: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个增量改革空间。现在老百姓的投资需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而传统金融机构不能提供更多的金融投资服务供给,无法让老百姓有更多实现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这是目前老百姓金融投资供给的最大矛盾。而互联网金融恰恰满足了老百姓更多新的金融投资服务的供给,有效解决了资金不对称的问题,拓宽了投资融资渠道。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使得资金需求方可以精准对接资金供给方,让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同时也让广大投资者分享到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红利,获得相对较满意的收益。同时,互联网金融也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动力。
三、支持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有哪些优势?
王春晖:国家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主旨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更多的小微企业。在互联网金融出现初期,互联网金融发挥的最大优势就是,在很多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不能满足小微企业客户时候,他们却通过互联网金融得到了支撑和享受了红利。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原本用于支持实体经济的互联网金融的性质有些偏离。这就我们近几年看到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变成了资本竞相追逐的丛林,出现大量的非法集资和资金跑路,引发了多起影响全国的大案。
四、互联网金融对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具有那些正向相关性?
王春晖:我国企业组织数量呈倒金字塔形态,中小企业占总企业数量的90%以上,吸收和贡献了近50%以上的就业和税收,然而仅能获得金融机构10%的金融支持;而同时占比约10%的大型企业则可享受90%的金融支撑资。这种不对称的金融需求矛盾,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四个特征:期限短、额度小、频率高、用款急,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高效率、低成本、规模化、普惠性等特征,恰恰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上述金融需求。
五、在切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互联网金融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王春晖:“双创”的成功与否取直接决于系列的金融支撑,无论在天使期、种子期,还是A轮、B轮等都需要一系列资金安排并提供系统的金融服务,否则再好的项目也难以成功。“双创”本身具有自组织、自管理、自调控的特征,而互联网金融明显具备这些特征。互联网金融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两大作用:一是具有孵化的作用;二是具有促进的作用。
六、发展普惠金融为什么离不开互联网金融?
王春晖:互联网金融具有平台效应,是助力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互联网金融改变和优化了传统的金融交易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需双方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实现直接交易,而在传统金融模式下资金供需方的资源配置是间接的,资金供需双方不能直接实现交易。而且,传统金融机构为各类业务均设置了较高的门槛,难以全面覆盖小微企业和低收群体。因此,资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配置,违背了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原则。其次,互联网金融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惠性。
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然而,传统金融服务的高昂成本给这个特殊群体设下了一个的天然鸿沟。互联网金融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极大地降低信贷成本,资金使用者的信贷申请、获取以及归还等流程均可在网上瞬时完成,完全不需要传统金融机构的人工成本,营业场所的营运成本以及客户等待的时间成本。再次,互联网金融实现了信息对称,助力普惠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服务,可以对客户的资金交易和资信状况做到实时的记录、追溯和验证,尤其是基于用户交易数据用的征信体平台,是交易双方的信息完全对称,大大地提升了金融风险的防控和救济能力。
七、在精准扶贫方面,互联网金融具有那些核心能力?
王春晖: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普惠性特征,在精准扶贫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第一,互联网金融平台上产生的规模经济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金融服务的个性化金融需求,大幅度提升了资金的配置效率和服务质量。这种平台上的规模经济能力,决定了农村互联网金融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平台,通过类似股权众筹的模式参与到精准扶贫的项目中,诸如生态种养业、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森林草原旅游、休闲农业、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进一步助推精准扶贫的落实。第二,互联网金融的低成本,是精准扶贫的最佳选择。精准扶贫一定要立足盘活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培育特色的产业。因此,互联网金融的低成本优势可以使得在传统金融环境下无法盈利的农业项目得以盈利,从而实现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互联网金融具有便捷性、效率高和和覆盖广的特征,大大地提高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
八、传统金融行业创新转型为什么也需要互联网金融?
王春晖: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从业主体主要是互联网企业,事实上,互联网金融的从业机构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还应当包括传统金融机构。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有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创新,会有更多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出现。未来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就是大规模的金融互联网化,形成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信托以及互联网消费金融等多种互联网金融业态,因此金融机构将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主力军。
九、互联网金融对繁荣分享经济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王春晖:分享经济也称共享经济或协作经济,是一个建立在人与物质资料分享基础上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互联网时代的分享经济,主要是指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将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向需求者提供及时的服务,互联网平台对供需进行资源组织和调度管理,平台收取服务佣金。平台经济是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创新的一种的具体形式,为构建有效的供需市场提供了路径。
互联网金融与共享经济均属于平台模式,有着共同的信息技术基因。前者是构建了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后者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将个人闲置资产的使用权暂时让渡给他人使用,一方取得使用价值,另一方取得收益。因此,互联网金融与分享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相互依存。
分享经济平台上的使用权交易,涉及的主要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互联网方支付。交易双方通过计算机、移动智能终端等设备,依托互联网平台发起交易和支付指令、取得使用权并转移货币资金。目前,互联网支付主要是为电子商务发展和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未来的互联网支付还将为分享经济平台提供便捷、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十、如何评价互联网金融这一新业态?
王春晖: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快速发展,在降低交易成本、激活民间投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了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借贷、网上理财等名义,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大肆进行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涉及人数多、金额大,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互联网金融是创新的产物,既然是创新,就肯定会有失误和风险。对这一新业态出现的失误和风险我们一方面要做好风险预警,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创新、监管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