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0 21:46:21 来源:中华网
有专家表示,大宗商品电子市场发展总体上应立足现货,提升现货,服务现货,回归现货。在规范市场方面,首先,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管理办法,明确监管主体;其次,成立行业协会,规范市场交易制度规则;再者,整合同类市场、关停并转并举,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有序回归现货市场。
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起步较晚,但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据生意社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各大交易所的数量在1000家左右。继2011年国务院38号文件出台以后,12年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因此提速。
大宗商品交易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许多的问题。如理论准备不足,一开始就将其当作“准期货”来运营,在运营过程中存在许多欺诈现象,重复投资较多、盲目趋同发展,导致一些市场既不反映市场供求,也不反映市场价值,成为投机的场所和工具。
一方面,在观念中,人们将把大宗商品交易当成“准期货”,而在理论上,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是商品远期交易,属于现货市场的范畴。但是许多人将其当作“准期货”,将其从现货市场分离出来,又与期货市场相对应,显然是不符合流通经济学基本原理的。
期货市场诞生在发达的现货与远期市场上,是市场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同时,现货远期市场又是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一部分现货远期市场采用了期货化的规则,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现货市场的质量。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则是将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技术与期货市场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应用在了传统现货远期市场之上,形成了交易机制的一次升级与进化。这种组织形式在国内的迅速发展,也说明其具有存在的价值,同时弥补了现有期货市场的某些不足。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与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商品衍生品市场体系。
另一方面,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准期货”问题,即由于中远期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制度接近性,很多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开始引进与期货市场相类似的保证金、当日结算等制度、T+0交易,与期货交易极其类似。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从事产权交易、文化艺术品交易和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的交易所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11月,各类交易所已达400家~500家,其中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所超过200家。这些交易所型市场在产生良好效应的同时,由于缺乏法律、法规、标准等体系,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准期货”的T+0的交易方式、投机价格炒作过度、多品种的金融化趋势。2011年以来交易品种不仅再局限于有色、钢铁、农产品和能源、化工等传统行业,药材交易市场、酒类交易市场和文化品交易市场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
亟待规范有序发展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应为“调整结构、转方式”发挥作用。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商品交易市场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交易市场的升级改造,电子交易市场推广应用,积极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发展。建立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实现大宗原材料资源的集中管理,能够促进完善我国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目前,我国现货商品交易市场已达8万多家,2012年我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有5194个,年成交额超过9.3万亿元,约占我国GDP总量的1/5。全国8万多家商品交易市场面临着“结构调整、交易升级、管理创新”三大任务,需要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市场业态。
交易平台模式及功能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的主要模式属于B2B交易模式,电子交易平台主要实现了现货挂牌交易、现货远期交易、竞价拍卖交易、竞价招投标交易、电子超市交易、网上商城交易、在线协商交易、专场交易、RAT逆向拍卖交易9种电子交易模式。也有专家认为应包括7种交易模式,但是从电子商务角度而言,笔者认为,9种交易模式的划分更为科学。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样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交易平台,能够实现交易、交收、结算功能以及交易管理、交易监控、财务管理、行情分析、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功能,能够充分满足钢铁、化工、煤炭、粮食等各行业大宗商品生产商、供应商、采购商、贸易商等各类交易商的交易需求。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物流配送平台实现了交易、物流一体化管理,为电子交易中心和交易商提供电子交易所需的全程物流服务管理功能,包括交易与物流联动管理、交收管理、全面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输配送管理、虚拟仓储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在电子交易仓单注册、挂单、撤单、交易、成交时,系统自动完成所对应货物的冻结、解冻、释放仓单等操作。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及门户入口,为交易商、电子交易中心管理人员、政府监管部门、公众用户等,提供交易信息、交易价格行情分析、物流信息、物流价格、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决策支持等综合信息服务,并为电子交易、物流配送、系统管理、信息浏览等提供门户入口。
总之,当前要摒弃“准期货”的交易模式,探索9种B2B远期货交易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探索在平台基础上的多种供应链模式,以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为链主的供应链,从而以交易控制市场,不单一追求所谓的“定价权”。
(来源: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