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 22:56:02 来源: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意安对中国清算市场而言,2017年是一个大年。
近日,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网联”)的股东明细终于面世。
8月2日,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财付通、支付宝、银联商务等在内的45家机构和公司签署的《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被曝光。网联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整,协议各方均以货币出资,出资额分3期缴纳,出资比例分别为50%、30%和20%。
在业务试运营4个月之后,股东方的明确和组织架构的正式落地让网联成为线上清算中心的设想真正成为了一个定局。和此前版本不同的是,支付宝、财付通两大市场巨头在此间并非占据主导地位,包括央行清算总中心、上海清算所、黄金交易所等在内的央行下属7家单位共同出资7.6亿占股比例达到37%,央行系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股东,备受业内关注的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持股9.61%。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一位接近央行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评价称“意料之中”。央行的终极目的是将整个支付体系纳入监管下。某种程度而言,央行的目的已经达到,至于落实的进程,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30日,《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服务指南》也正式出台,这意味着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之后,外卡清算组织的人民币清算牌照发放也已经提上了日程。美国运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健伟告诉经济观察报:“运通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在过去的两年里,一直在积极沟通并配合监管要求展开申请的工作。现在最后一份内容也已经提交上去了,现在就等人民银行的审批了。”
清算市场终将由银联一家独大的格局转变为多头竞争的局面。而随着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的发展也会更趋于健康。一家上海第三方支付副总裁认为,随着网联筹建工作的快速推进,直联模式的萎缩甚至消失或将成为一个注定的趋势,而眼下“妾身未明”却如火如荼的银行系清算中心模式也消失。
网联试运行
事实上,从3月31日起至今,网联试运行时间已超过4个月。有媒体称,网联计划到年底完成接入银行数量接近200家,接入支付机构接近40家,预计明年下半年网联将完成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的对接。“网联眼下的目标是今年双十一切一半支付宝的数据到网联。这对系统建设的要求还是挺高的。”一位接近网联人士透露,“支付宝和财付通的数据切了一部分交易进来,现在还不多。银行现在也在一家家地接入,前两天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开会时还提到,要求各家银行配合网联的工作,加快接入进度。”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建立的国家级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2015年成立至今,其主要职责就是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支付行业无疑是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一环。“银联是有卡和无卡的清算都可以做,网联现在聚焦的就只是无卡交易。可以清楚看到的是,央行在银联和网联关系上做了很好的隔离,在这份最新出炉的股东名单中,银联持股的支付机构,无论是银联商务还是中金支付都没有出现。”一位接近支付清算协会的人士分析称。
此前支付宝和财付通曾试图主导网联的架构,并一度成功地施加影响使得支付清算协会的方案设计者们制定了南北两大中心的方案,但这一方案遭到了其他第三方机构强烈反弹,最终未被采纳。反对的理由一方面是各家第三方支付机构顾忌巨头垄断,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自身的信息保护等。而该方案亦与央行主导“建设金融基础设施,让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得以在互联互通基础上平等竞争”的主旨相悖,因而最终作罢。
“现在这个结果对央行而言,应该是最好的结果。一方面借力互联网巨头的技术实力,另一方面线上支付的监管主动权也完全地掌握到了央行的手中。”该人士补充表示,随着网联的建立,线上支付体系的监管也更完整,“网联成立之前,央行对线上交易的监管是通过要求支付机构报送数据的形式来实现的,比如异常交易、夜间交易。但支付机构即使完成报送,央行也无从核查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而网联的体系搭建好以后,所有线上的交易都会直接连接到反洗钱系统,所有数据实时报送,对监管而言,是更有利的。”
不同于银联筹建之初所经历的探路过程,网联的后发优势十分明显。由于集成了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的股东背景,除了作为网联股东发起人的各家支付机构拿出真金白银入股,在将近200人的网联团队中,近四分之三是从各家支付机构借调来的,每家轮流借调技术人员10到20人支持网联,分别来自上海、杭州、深圳、南京、成都等,平均年龄不到30岁。
在2016年11月通过技术方案评审后,12家支付机构贡献了20多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技术组件。与某些机构分享的是开源软件不同,财付通还分享了来自其股东方腾讯的核心技术。
目前,网联采用三地(北京、上海、深圳)六中心的分布式架构,即每个地方有两个中心机房,六个中心之间实现多点多活、冗余容错、智能导流。网联试运行期起步的容量是每秒钟处理交易1200笔,网联的目标容量是每秒处理12万笔的平稳运行能力,峰值期的目标是达到每秒18万笔。由于采取的是分布式技术,网联未来的容量还具备水平扩展能力,以解决不断增长的在线支付吞吐量。
截至6月30日,已有中行、建行、工行、交行、招商、平安、中信、光大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华夏银行等12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接入网联。上述接入银行所覆盖的个人银行账户数量,市场份额占比超过70%。而经过三个月的试运行,自6月30日,网联平台开始转接清算一般用户实际交易场景的网络支付业务。
银联的危机感和银行系清算中心的命运
毫无疑问,无论是外卡清算组织的虎视眈眈,还是网联的横空出世,对于曾经清算市场的唯一的参与者银联而言,都是值得警惕的对手。“银联的通道现在在重建。”一位银联内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在无卡团队筹建之后,银联就开始动议重塑通道体系,总裁时文朝给出的时间表是9月底之前新的通道体系必须打造完毕,“以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抱怨银联的通道价格贵,但这是银联的通道成本价格决定的。银联和各个银行的合作模式是总对总,但银联和银行总行进行价格谈判并没有优势,尤其是面对一些比较强势的大行。微信支付宝的做法则灵活很多,他们通过与各个银行的分支机构单点突破,拿到有竞争力的通道价格。”
可以清晰看到的是,无论是面向C端还是B端,银联这两年的姿态变化巨大。产品端开始努力打造“62”的品牌认知,大力补贴用户,提高市场占有率;面向第三方支付,开始从“管理者”的姿态向“合作者”的身份切换,与第三方支付抱团服务商户;面向银行,开始调整策略以获取更有竞争力的通道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支付宝被指为“线上小银联”的时候,一些银行系清算中心也在“妾身未明”的状态下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这些清算中心事实上承担着清算职责,扮演着传统收单业务中银联的角色,提供本外币、境内外、线上线下的支付清算综合服务。一方面为各个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银行接口,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之间不能直连,也只能通过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获得其他银行的接口。
在该模式中,交易上送链条变为“商户-第三方支付A-银行系清算中心-第三方支付B—银行”,清结算顺序也变为“银行-第三方支付B-银行系清算中心-第三方支付A-商户”。这些银行系清算中心并不是持牌的清算机构,二清机构对其而言可以看作是银行客户,一切的清结算流程可以视作银行收单业务的“大商户”处理。
而正常的交易中,用户向商户发起交易,商户将交易上送至收单机构,收单机构通过银联,将交易送至发卡行,发卡行扣款之后通过银联将资金清算至收单机构,收单机构根据比例进行分润并将资金分配至商户。
“严格来讲,这样的做法是违规行为,之前央行并没有就这种模式发表看法,但未来无论线上线下,整个支付都会被规整到持牌的清算机构中,被纳入监管体系,如果还有银行越俎代庖,也都会逐渐被规范整肃。”上述接近清算协会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
(来源: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