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2 15:17:49 来源:金融界
11月21日讯:未来市场在16年12月和17年1月迎来限售股解禁高峰,这两个月有超过8000亿的解禁市值。
11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对6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其中上海任行投资的主要业务是收购“大小非”减持项目,通过大宗交易购买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减持的股票,证监会这一处罚无疑将改变目前市场大宗交易接盘方的运营方式。
大宗交易是深交所率先推出的,旨在减轻对二级市场的压力,缓解对集中竞价交易系统价格形成机制的冲击,稳定投资者对存量股份减持的心理预期。因为媒体大量的报道,当时机构发现,“大宗交易”已经成为机构吸引投资者眼球的一项工具。现在,大宗交易太多了,如果不是数额特别巨大,或者价格特别离谱,估计大家也不怎么去关注了。
之后,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各种大小非减持少不了大宗交易这一工具。也由此诞生了由减持方、掮客、券商、接盘方等组成的产业链。用通俗的话说,上海任行投资这样的接盘方,是从大小非那里批发到股票,然后到二级市场零售。怎么才能批发到股票?批发价多少?掮客和券商就干这个活儿。
按照之前媒体对大宗交易的报道,接盘方“如果能谈到9.7折,通常可以赚到0.5到1个百分点。但是不管股票是涨是跌,第二天都要全部出手,不把风险留到第三天。”实际上,能在一天之内卖出去的只是一种理想,接盘方想越快回笼资金,就免不了——采取连续交易、反向交易等方式交易,这样就很容易触碰证监会关于操纵市场的定义。
所以,证监会对任良成罚没3亿的处罚,无疑将导致大宗交易的接盘方拉长派发的时间。比如说,接盘公司会建议上市公司将有减持意愿的股东达成《一致行动人协议》,对股份进行“捆绑式”减持。签订协议的股东们选定授权代表,承诺按照平均价格来减持。再由授权代表与接盘方签订大宗交易协议,按照之前的规划,分批分次连续减持。所有股东减持完毕后,按照平均接盘价格对每个股东进行多退少补。
还有的将大宗交易和二级市场结合起来,以做庄模式获取收益。据介绍,目前更“隐晦”的模式是在利好发布前将股权转给私募,然后再推高股价。“股价启动前一个月或三个月,上市公司股东将股权按约定价格转到私募账户。随后私募也会拿出一笔资金在二级市场买入,吸引其他机构资金。等股价冲高后,再将股权抛出。”
不管怎么说,金融市场的投机者都是聪明人,他们总会找到应对监管政策的办法。我们吃瓜群众唯一能做的,只是观察盘口变化。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