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5 16:45:15 来源:佣金所
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社区便利店……这些市场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共洛阳市委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现代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我市将以转型升级为方向,改造提升工业品、消费品、房地产和农产品市场,鼓励商品市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拓展服务功能,促进市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业态创新,构建“城市商业中心—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网点”的多元、多层市场格局,成为豫西地区具有较强集聚力、辐射力的商品市场中心。
工业品市场:
区域性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集散中心、价格中心
近日,位于偃师市高龙镇的林安(洛阳)国际商贸物流城十分热闹,一辆辆货车从这里开往全国各地。
在该物流城信息交易中心一楼大厅,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着所有在交易中心登记的货源信息。该物流城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提高了物流管理和服务的科技信息化水平,大大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
目前,像林安(洛阳)国际商贸物流城这样的市场在我市并不少见,这些市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意见》提出,我市将加快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转型升级,围绕有色金属等新材料、高端石化产品、光伏等新能源领域,推动资源整合,增强集展示、信息、交易、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形成区域性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集散中心、价格中心。
《意见》指出,围绕“百千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我市将推动生产资料市场与产业集聚区、物流园区融合互动,大力发展工业物流,着力提升国际物流、区域分拨、物流配送三大功能;依托连霍高速、310国道、北环路、飞机场区位交通优势,在城市北出口规划建设钢材、建材、家电等产品市场群。
同时,我市将积极培育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加快轻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轴承及基础件等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较强辐射力的洛阳大宗商品及工业原材料集散基地和采购中心。到2020年,建成1个化工产品物流中心、3个有色金属产品物流中心、4个机械装备产品物流中心、4个建材产品物流中心、6个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
消费品市场:
加快形成城市商业网络体系和农村商业网络体系
消费品市场与日常生活关系最为紧密,小到社区便利店,大到全市商圈的布局,都是消费品市场的组成部分。《意见》指出,我市将调整优化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完善服务功能,提高设施品位,提高商业网点的集聚程度,加快形成以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中心为骨架的城市商业网络体系,以及以县城商业为龙头、乡镇商业为骨干、村级商业为基础的农村商业网络体系。
在城市区范围内,要积极推进市级商业中心建设,重点推进西工区王府井—百货楼—升龙商圈、涧西区万达—丹尼斯—王府井商圈、老城区特色小型手工制品商业区、瀍河区物流特色商业区、洛龙区泉舜—正大—宝龙商圈、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商务中心区等项目建设,同时推动中心城区现代商业网络向县城和农村延伸覆盖。
要支持商贸服务企业建立社区便利店、水果蔬菜店、物流代收代发店、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新型服务网络,力争社区居民步行5分钟范围内有便利店、小超市,步行8分钟范围内有餐饮店、美容美发店、医药店、农贸市场(超市)。
“老字号”是洛阳的招牌,《意见》提出,我市要扶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十三五”期间老字号企业数量达到17家。到2020年,建成2个至3个省级示范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20个区域商业中心,25条特色商业街,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达到12万个,大中型商业网点166处,人均商业设施面积1.2平方米。
农产品市场:
加快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骨干网络
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宜阳服务中心展览大厅,宜阳县土特产品应有尽有。通过线上线下互动,那些曾经“养在深山无人识”的土特产走向大市场。近年,宜阳县着力推动农村电商产业快速发展,目前电商企业已达2216家,从业者1.1万余名。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农产品市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意见》提出,要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合作社联盟等农产品流通主体利用电子结算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产销一体化经营。同时,我市还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农超对接,打造稳定的农产品产销对接体系。
在流通方面,我市将积极推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以建成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安全通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为目标,积极推进优质农产品配送中心和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进一步培育、改造和提升农村农产品市场,提高市场规模化程度和促进规范化管理。到2020年,县乡市场体系覆盖100%的县乡村,“万村千乡”商品统一配送率超过60%,建成2家至3家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和8家至10家新型农贸市场。
来源:佣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