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8 来源:
2018年开年的债券市场并没有呈现出新年新气象,上周收益率再度逼近前期高点,我们认为: 第一,2018年监管也许才真正的开始。从去年12月份开始,监管形成了周五出文件的习惯。而上周一直到今天,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出台了多个监管文件,打破了只有周五才出文件的习惯,也打破了一天一个的习惯。这里不具体解读每一个文件了,很多人抱怨太多文件看不完。其实看不看都一样,这些文件体现了几点; (1)降低金融杠杆,不管是同业杠杆还是债券杠杆。这本身就会对债券市场产生压力。 (2)虽然5000亿以上银行今年开始把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不能超过总负债的1/3,但是今年实际上也开始对其他的银行按照这个标准进行限制;继续限制同业往来,督促银行回归本源。这将导致中小银行负债压力更大,会不会最终倒逼中小银行主动去杠杆甚至出现流动性风险?值得关注。 (3)去通道,去非标。这一点一方面影响到整体资管行业的业务空间,另外非标的限制可能加剧地方政府融资的难度,相关债务的违约风险陡增。 (4)规范债券投资和交易行为,规范薪酬体制。这一点将导致交易活跃度下降,市场赚快钱的基础也荡然无存。当然,这对行业发展并不一定是坏事。至于奖金超过100万要递延,这不是幸福的烦恼吗?只是,我的困惑是,如果不是债券交易员,例如是销售或者研究员,是不是就不需要递延呢? 即使基于这几点,这些监管文件产生的结果也是不言而喻,债券市场恐怕还有很大的压力。当然,监管可能只是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文件需要发布,例如资管新规和它的配套文件等等,所以我们不能轻言监管的放松,大家也要做好以后每个周末都要加班的准备。更关键的是,这样的监管背景下,似乎什么业务都做不了了,可能最终导致的是金融行业的去产能。周围的朋友都有些人心惶惶,不知道以后能干点啥。好歹我还有一身厨艺,也许是时候开个餐馆了。 监管确实成为当前最影响债券市场的核心因素,我们一直强调: (1)去年监管开始的时候,更多是预期管理,也就是监管表达了对金融乱想的担心,也希望机构主动去调整不合规的业务,并且开始对一些业务进行摸底,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监管意见,所以虽然也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业务的发展,但并没有对超标的业务有明确的限制,所以我们才看到中小银行的存单规模越发越大,相反讲政治的大银行调整同业业务的速度更快一点。 (2)今年开始,更多的监管细则文件开始落地,这些文件更明确指出了业务规范的方向,比例和具体指标等等,那么这些监管文件出台并不是债券市场调整的终结,而是开始,因为这个时候业务才真正的受到监管的负面冲击。 (3)何时业务真正的规范了,债券市场可能也就到底部了,当然这需要时间,而且可能不短,这也就决定了债券熊市可能依然会持续不短的时间。 (4)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一点是,中小银行要特别关注负债的稳定性,也要尽快降低期限错配和杠杆的水平,监管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了,今年不排除出现个别中小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最终被托管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