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中物财经

行业动态 | 以期市创新迎接玉米大品种时代

2017-09-28 10:49:03 来源:

玉米期货自2004年9月上市至今,已走过整整十三个年头。其间,玉米产业经历多次改革,期货合约和制度适应着现货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唯一没有改变的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面对执行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退出历史舞台后产业风险管理需求的大幅增长,期货市场提前布局,创新推出集团化交割制度,通过延伸交割库区规则、集团交割制度等,逐步优化玉米期货品种的交割布局。今年9月,在玉米期货诞生十三周年之际,集团实物仓单交割制度开始正式接受市场的“检阅”。

  交割制度优化铺垫 市场化“东风”助燃玉米期货

  玉米期货上市以来,伴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从无到有、从有至无的过程,期货市场的活跃度也经历了起起落落。在临储政策实施前,玉米期货稳步发展。2004年9月至2008年10月期间,玉米期货日均成交量21万手(单边,下同),日均持仓量34万手,月均交割量9万吨。临储政策开始实施后,由于现货市场化程度受到限制,玉米价格波动幅度下降,玉米期货市场规模显著萎缩,经历了长达7年的低迷。据统计,2008年11月至2015年4月临储政策改革传闻出现前,玉米期货日均成交量降至9万手,日均持仓量降至26万手,月均交割量只有5万吨。

  尽管东北三省一区临时收储工作开展后,玉米期货交易规模有所萎缩,但大商所仍从贴合产业实际出发,不断改进和完善交割制度。据了解,在2004至2014年的10年间,玉米期货合约和交割制度主要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调整:一是在2006年放宽水分指标,使玉米期货的可供交割量进一步扩大;二是在2009年修改玉米期货交割质量标准,使之与新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接轨;三是2012年大商所成立农业品事业部,加大了对玉米品种的维护力度,根据市场意见,对交割相关业务规则进行大幅度修改和完善。

  这些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完善埋下了优质的“火种”,当政策的“东风”吹起时,玉米期货市场迅速“火”起来了。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后,玉米价格波动加大,产业链相关主体风险管理需求激增,玉米期货的交易和持仓规模迅速扩大。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玉米期货日均成交量50万手,日均持仓量113万手,分别是临储政策传闻出现前的5.6倍和4.3倍;今年前8个月,玉米期货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日均交易量和日均持仓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2%和37%。

  未雨绸缪 延伸交割迈出集团化交割制度第一步

  临储收购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春,即今年春节过后,各方对玉米未来价格走势产生较大分歧。作为市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重要工具,玉米期货当时的主力合约1705合约交易活跃度快速提升,持仓量大幅上涨,2月8日增至176万手,达历史最高水平。1705合约的巨量持仓曾一度引发市场对交割库容不足的担忧,然而至5月交割结束,期货市场运行平稳,未发生任何交割风险,很好的满足了市场的交割需求。市场人士认为,这主要受益于大商所未雨绸缪,于2015年12月推出并于今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的延伸库区规则。

  在延伸交割库设立之前,大商所的玉米交割库共有8家,分别位于辽宁省大连、营口和锦州三大港口。为进一步增加交割库容、扩大交割区域,提高交割便利性,更充分地满足玉米相关产业的风险管理需求,大商所于2014年开始研究集团化交割制度。作为集团化交割制度迈出的第一步,延伸交割库区的设立在不改变现有交割格局的前提下,把港口主体交割库的库区延伸到产区。目前,大商所已先后在东北产区设立了20家延伸库区,为产区客户参与货物交割提供了更多便利,进一步扩大了可供交割量,降低了交割风险。

  今年4月27日,中粮贸易有限公司在北良港延伸库——曲家中心粮库注册500手仓单用于1705合约交割。经过交割配对,该仓单被分配给海大集团。7月初,海大集团与北良港主体库协商延伸库玉米在主体库出库事宜,并顺利完成出库。

  中粮贸易相关负责人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存货地点延伸至产区,在本次交割中,公司的交割成本大幅降低。一方面实现了就近交割的愿望,大大节约了物流费用;另一方面,由于产区仓储费用仅为港口的一半,仓储成本也大幅减少。

  北良港交割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设立延伸交割库区,把产区众多的中小仓库利用起来,在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增加了交割库容,可以有效防范潜在市场风险。他说,北良港是大商所玉米、大豆等期货品种的交割仓库,也是国内主要的贸易港口,在相关品种交割量较大时,常常承担较大的库容压力。今年春节后1705合约持仓量迅速增长,市场潜在交割需求大幅增加。由于大商所前瞻性地推出了玉米延伸交割规则,在交割月前增设延伸库区18家,有效缓解了玉米1705合约的交割压力,很好的满足了产业客户套期保值和交割需求,对多元化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玉米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盟店”升级“自营店” 集团实物仓单交割制度面世

  今年2月,在延伸交割库区规则的基础上,大商所推出了集团实物仓单交割制度。大商所选择仓储资源丰富、交割风险承受能力强、能够有效管理的大型企业作为集团交割仓库,集团交割仓库授权各地区分库办理交割业务,由此产生的交割风险由集团库承担,从而实现交割风险的分层管理。

  今年9月,集团实物仓单交割制度在玉米1709合约正式实施。如今,玉米1709合约已完美谢幕,集团实物仓单交割制度的“首秀”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赞许。

  据统计,8家集团中有5家集团交割仓库参与了玉米1709合约交割,注册集团仓单量共计7.9万吨,占注册仓单总量的42%,交割区域覆盖了吉林和黑龙江。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集团化交割制度在保护农民利益、防范潜在市场风险、降低交割成本、提高交割效率和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集团交割仓库的设立,期货市场服务产业的地域进一步扩大,使得参与交割的企业从单纯的仓储企业向多元化经营集团扩展,玉米期货的服务对象也由简单的种植、贸易向下游饲料、养殖产业延伸。以雏鹰农牧为例,该集团是全国重点生猪养殖企业,在东北建有生猪养殖场。此次雏鹰农牧集团参股公司郑粮雏鹰在其分库吉林雏鹰注册了约2万吨玉米仓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集团化交割制度推出前,由于交割不便利,企业并未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对冲风险敞口。集团在吉林雏鹰成为玉米交割仓库后,由于交割便利性大幅提升,未来企业能够更充分的进行套期保值,稳定经营,从而可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范围,为地方经济再做贡献。”

  集团化交割制度不仅为企业套期保值和稳健发展带来诸多裨益,在服务“三农”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据黑龙江玉米贸易商反映,2016/2017年度的玉米产量过大,贸易商和下游企业不敢轻易入市,导致黑龙江省北部的玉米潮粮最低价跌至到0.3元/斤以下。开设玉米集团交割仓库后,下游企业和贸易商套保和交割更加便利,积极入市收购,促进了玉米价格的回升,为农民增收做出巨大贡献。

  不断优化交割区域 迎接玉米大品种时代

  玉米临储制度取消后,玉米期货以其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吸引着越来越多产业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目前在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上,其交易和持仓规模仅次于豆粕,已经成为期货市场中不折不扣的明星品种。同时,玉米集团化交割制度实施以来,玉米期货交割库点数量已由8家增至38家。其中,延伸库区和集团交割分库从无到有,分别设立20家和9家,单体库由8家增至9家;分布地点由3个增至18个;总库容由660万吨增至1528万吨,增幅132%,最低保证库容由50万吨增至100万吨,增幅100%。大商所通过高瞻远瞩的创新很好地满足了市场风险管理需求。

  曾有市场人士预言,按照美国玉米期货持仓量占现货产量50%左右类比,我国玉米期货持仓量将有望达到1000万手。大商所也正在按照这个发展远景做着规划和布局,让大连玉米期货市场成为重要的定价中心。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