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7 11:38:45 来源: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层面的平稳和微观层面的向好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反差,经济呈现结构性的盈利回升和投资修复势头。在内外部周期共振的情况下,工业企业盈利的持续是关系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的关键变量。考虑到主营业务收入、财务费用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盈利改善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给侧改革推动价格修复,但是需求的承接力量正在形成,短期盈利改善的势头仍能持续。 2017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1.5%,大幅高于去年8.5%的增速,而且去年四个季度分别同比增长7.0%、4.3%、12.3%、9.3%,去年下半年以来盈利回升的势头已形成,并且到今年有加速的迹象。2013年以来,历年1—2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而2017年1—2月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时主营业务收入也有大幅增加,基数的因素解释性不强。 国家统计局测算,因出厂价格上涨7.3%,主营业务收入增加1.17万亿元,因购进价格上涨9.1%,主营业务成本增加约0.94万亿元,收支相抵利润增加约2302.3亿元,这一规模不到1—2月实现利润总额的1/4。去年11月以来,购进价格的涨幅持续高于产品出厂价格,所以去年下半年工业利润回升初期的主要因素是价格抬升,但是最近3个月价格因素的影响快速下降,包括需求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单位成本下降(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降至84.91元,是2013年2月以来首次降至85元以下)、效率提升(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同比缩短1天,产成品周转天数同比减少1.1天)、利润率上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升至5.92%)等实际的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效率改善的贡献度提升。 1—2月盈利改善集中在国企(增幅1倍),高度集中在上游(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3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1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倍),推行供给侧改革力度较大的上游行业是工业企业利润改善的主力,说明供给侧改革对于传统产能过剩行业供需格局的转变产生实效。同时,制造业整体利润增速也大幅高于近三年的同期水平,达到26.7%,部分中游行业(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景气度也大幅改善。 供给侧改革继续推进,中上游行业的供需格局继续改善,而且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明显改善,配合需求端的缓慢回升,工业企业利润的改善会持续,从而有助于投资动能的修复,但是结构性的行业改善很难推升整体工业增加值的大幅增加,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反差会继续存在,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与实体经济流动性好转也是一个继续存在的反差现象,资金脱虚向实更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