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分会公告

2023年10月份CBMI显示:“银十”需求不及预期,市场运行压力加大

2023-11-06 来源: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3年10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2.8%,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指数在连续两个月上升后出现回落。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库存指数双双上升,供应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本月升幅加大,销售指数自一年来的高位回落。从本月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历来9、10月份都是传统消费旺季,而今年在“金九”强势出现后,“银十”跟随的步伐有所放缓,显示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在存量需求释放后新增需求不足,市场需求并未如预期般继续恢复。但从指数变化来看,反映当前市场需求是扩张态势回落,这主要是前几个月持续回升带来的高基数效应,国内需求在各项稳投资促消费政策的贯彻落实下仍有稳定的基础。不过,随着商品价格整体下挫,生产企业利润收缩,但产品产量未见减少,市场供应增速仍在加快,供需两端显露失衡的状况,所以本月市场库存量时隔四个月后开始出现上升态势。本月指数回落,既有基数偏高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但也表明当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特别是需求回升动能仍显不足。进入11月份,行业基本面难有实质性的改善,虽然基建投资持续发力,但房地产行业仍然没有走出颓势,随着气温下降,北方地区施工将会减少,后期需求将会继续收缩,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预计11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运行压力将明显加大,整体商品价格重心仍将下移。不过,如果商品价格整体继续走弱,生产企业利润将会进一步被削弱,届时将会对商品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四季度在市场内生动力稳定释放以及稳经济政策进一步发力的情况下,国内经济回稳向好运行仍具备基础。在宏观政策利多的护航以及商品供应预期下降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大宗商品市场底部支撑较为强烈,价格整体回落的空间有限,而煤炭、成品油及和石油相关的部分产品,受其特殊基本面的情况影响,价格有望延续涨势或出现反弹的情况。

一、供应增速继续加快

2023年10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继续上升,当月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至103.9%,指数三连升至近四个月以来的最高。从目前商品供应端的情况来看,利润、需求和预期是企业生产的主要推手,导致各商品供应状况略有不同。从8月份开始,随着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加之国内经济和制造业的复苏,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商品生产企业对后市预期良好,生产热情高涨,与此同时,物流行业整体平稳运行,也令生产企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有效保障,给生产企业生产提供支撑,商品产量开始回升,本月大部分商品产量继续回升,特别是生产企业对后市预期良好,生产热情高涨,整体商品供应增速持续加快。各主要商品中,铁矿石、煤炭、有色金属和汽车供应量继续增加,且增速加快,钢铁和化工供应量虽有增加,但受企业生产利润收缩的影响,增速有所减缓,本月成品油受主营及地方炼厂开工率整体走低的影响,市场供应量自2022年6月份以来,首次出现下降的格局。

image001

1、利润收缩,钢厂生产热情下降,钢铁供应增加减缓

2023年10月份,钢铁供应量较上月增加1.8%,增速较上月减缓1.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呈现增速下降的格局,显示钢厂生产热情下降,钢铁供应增加减缓。从供应端的情况来看,钢厂生产继续收缩,一是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对企业生产意愿有所抑制;二是停限产相关政策直接影响钢厂开工,如云南钢企控亏减产措施、多地出台的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以及在政策的加码下钢厂停产检修等;三是前期大量钢企出现亏损,倒逼钢企进行主动减产,当前高炉开工率82.49%,钢企盈利率仅16.45%。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钢厂生产持续偏弱。10月份,钢铁行业PMI生产指数为43.4%,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据中钢协统计,10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日产粗钢208.30万吨,环比增长0.81%,日产生铁192.50万吨,环比增长1.84%,日产钢材203.04万吨,环比下降8.37%。到中旬时,全国重点企业日产粗钢203.91万吨,环比下降2.11%;日产生铁189.29万吨,环比下降1.67%;日产钢材202.22万吨,环比下降0.40%。结合来看,10月内钢铁生产持续下行。进入11月份,钢厂生产将面临多个因素的压力。一是随着冬季来临,采暖季限产将制约钢企生产;二是当前铁矿石和焦炭价格较高,导致炼钢成本居高不下,钢厂利润空间持续受到压缩;三是需求端虽有释放预期,但是相比正常水平仍有差距;四是高库存的压力也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在多个因素的影响叠加作用下,生产端或将继续下降。

2、到港量增加,铁矿石供应增速加快

2023年10月份,铁矿石供应量较上月增加4.7%,增速较上月加快3.0个百分点,显示10月份铁矿石供应端整体表现相对强势。从供应端的情况来看,10月份全球进口铁矿石发运量小幅回落,但发运水平仍处于年内平均水平,而到港量方面环比上月小幅增加,月内日均到港量达到了年内高位,整体来看进口矿供应端节奏依旧偏强。由于9月底台风因素扰动,影响部分船舶靠港导致10月初到港货量降至相对低位,随着天气影响消除,10月份到港逐步恢复,预计10月份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量为10823万吨,月环比增加617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加146万吨;日均到港349.1万吨,月环比增加8.9万吨。1-10月份,我国45港铁矿石预计到港总量9.96亿吨,同比增加3112万吨,增幅3.2%。从发运量的情况来看,10月份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环比小幅增加,月初发运量经历季末冲量有所下降,中下旬平稳攀升,整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预计10月份全球铁矿石发运量为13519万吨,月环比增加95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加505万吨,处于今年月度中等位置;日均发运436.1万吨,月环比减少11万吨。1-10月份,全球铁矿石发运量累计达到12.88亿吨,年同比增加3530万吨,增幅为2.8%。进入11月份,根据往年季节性趋势,11月份发运环比有所下降,但目前四大矿山发运进度、新增产能及年度发运目标来看,澳巴发运尚未有大幅冲量迹象,且目前巴西降雨天气对铁矿发运影响较去年有所减弱,预计11月份全球铁矿石发运量环比或将小幅下降,降幅较去年有所收窄。根据前期发运量推算,11月份到港总量较10月份有所下降。整体来看,预计铁矿石到港量环比或将出现小幅下降,综合海漂库存及到港比例来看,巴西未来一个月平均到港量有所回升,澳洲及非主流出现小幅回落,11月份到港量预计表现为环比下降,市场供应增加有望减缓,但整体供应量仍将保持在高位。

3、产能持续释放,煤炭供应大幅增加

2023年10月份,煤炭供应量较上月增加7.1%,增速较上月加快2.3个百分点,煤炭供应量连续九个月增加,增速连续两个月操持较快的节奏,显示2023年我国继续推进煤炭保供稳价工作,全国原煤产量不断增长,煤炭供应方面明显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9月,生产原煤3.9亿吨,同比增长0.4%,增速比8月份放缓1.6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310万吨。1-9月份,生产原煤34.4亿吨,同比增长3.0%。据Mysteel煤矿开工数据显示,截止10月27日,全国426家煤矿开工率为95.1%,周环比增2.9%,月末,主产地少部分完成生产任务的煤矿主动停产,但因停产时间较短,影响较小。前期因安全检查停产的煤矿陆续恢复正常生产,开工率略有上升。为保障西南西北用煤用煤,新疆区域开工率提升较为明显,近期下游主要保持刚需采购,观望情绪浓厚,部分煤矿降价后销售稍有好转,但库存压力仍然较大。10月份以来主产区仍保持高节奏生产,全国原煤产量呈增长态势,各大煤企长协煤发运稳定,货源持续高效供应,预计11月份煤炭供应仍将保持高位格局。

4、主营及地方炼厂开工率整体走低,成品油资源供应收缩

2023年10月份,成品油供应量较上月减少3.1%,自2022年6月份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格局,显示随着主营及地方炼厂开工率整体走低,成品油资源供应明显收缩。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全国炼厂开工率74.99%,环比下滑0.95%。由于炼油利润持续压缩,炼厂开始降负以减少汽柴油供应,除此之外,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尚未缓解,且第四批原油进口配额远不及市场预期,多家地炼基本消耗完毕;以上均是令开工率高位回落的重要原因。进入11月份,检修炼厂复工较少,湛江石化、青岛石化以及广州石化部分装置全月继续检修,四川石化月底复工对加工量提升有限,此外,需求转弱以及出口不畅,正常运行的炼厂存在降量预期,或令11月主营炼厂整体开工率走低。地方炼厂方面,虽然四季度山东地炼常规检修较少,但炼油利润欠佳以及原料端不确定性对开工率仍有较大抑制,预计11月山东地炼开工率将有所回落。整体来看,11月份国内炼厂负荷整体下降,国内成品油产量供应将收缩。

二、销售增速开始减缓

2023年10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结束之前的两连升,出现回调,当月较上月回落2.6个百分点,至102.8%,显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在“金九”表现良好之后,“银十”有所走弱,本月市场销售增速出现减缓。这主要是:首先,虽然国内经济仍在温和复苏,但房地产行业的拉动作用在减弱,需求未能呈现爆发性增长,基建项目推进也有所放缓,特别是房地产消费市场陷入冰点,市场信心略显不足;其次,市场价格高位下行,也抑制了投机需求的释放,终端需求企业也以消耗库存为主,备货需求不高;最后,随着三季度以来,市场销售量持续增加,基数较高,本月增速减缓也属正常回归。各主要商品中,除煤炭销售量有所减少外,其余品种仍呈现增加态势,但除钢铁外,其他品种销售增速均有所放缓。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269亿元,同比下降9.1%。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156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1-9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72123万平方米,下降23.4%。1-9月份,房屋竣工面积48705万平方米,增长19.8%。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98067亿元,同比下降13.5%。

进入11月份,在各地拼经济的背景下,需求还是有一定的韧性,尽管局部区域需求季节性回落,但部分地区是难得的施工季节,在货币政策持续发力,财政政策也开始发力的背景下,部分领域的需求还是会有进一步改善,一方面,随着北方气温逐渐降低以及临近年末,工地将面临赶工期的压力,或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大宗商品市场需求释放;另一方面,前期推出的稳经济促增长政策继续发力,房地产调整政策利好继续兑现,加上新增的1万亿特别国债将为基建注入较强动力,拉动大宗商品需求释放,因此后市大宗商品需求将有一定的释放空间。但是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室外施工逐渐停滞,也会使得大宗商品需求趋于下滑。加上在国债政策出台后金融市场流动性虽将持续保持宽松,但如何有效将资金向下传导并形成实物工作量依然是急需解决的难题,综合来看后市大宗商品需求上升幅度或有限。

image002

1、旺季消费提振,钢铁销售增速加快

2023年10月份,钢铁销售指数三连升至近五个月以来的最高,当月销售量较上月增加6.3%,增速较上月加快2.2个百分点,显示钢市需求仍在改善。从需求端的情况来看,主要用钢方需求存在一定的分化,一是房地产行业方面,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经过多次风险事件之后,政策面已经趋于相对宽松,多地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整政策,虽然对市场情绪有所提振,但从10月各地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来看,调整政策效果尚不明显,购房者心态不佳,下游需求的疲软态势难改,因此能够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的提振微乎其微。二是基建方面,北方地区在气温趋于下降的情况下开始有一定的抢工期行为,加上项目资金情况到位有所改善,对钢材需求有一定支撑。在各用钢方的共同作用下,10月上半月整体需求释放有限,后半月市场需求缓慢释放。根据监测的沪市终端线螺采购数据来看,10月份上海终端采购小幅增长21.9%,成交稍有起色,但仍处于偏低水平。另据钢小二平台采样数据显示,10月份螺纹钢月度表观消费量环比小幅增加。预计11月份,北方降温逐步影响施工,广大南方仍处施工旺季,各地基建项目加快实施,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给。钢材市场需求短期内或有一定的释放空间,但上升幅度有限。

2、钢厂生产热情下降,铁矿石需求增速减缓

2023年10月份,铁矿石销售指数跌至近五个月来的最低,当月销售量较上月增加2.9%,增速较上月减缓4.0个百分点,显示因利润下降,市场检修高炉数量增多,对铁矿需求形成一定的压制,多数钢厂在港口上提货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下降。从需求端的情况来看,10月份钢厂高炉检修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受亏损原因导致被迫检修的高炉数量比例较上月有所提升,同时全国钢厂盈利率截止到月底创下年内新低。钢厂库存方面自双节补库后继续采取低库存的经营模式,总库存月内维持在低位水平徘徊。截止10月31日,Mysteel统计247家钢厂预计10月铁水产量总量环比增加108万吨至7558万吨,日均铁水产量环比下降4.5万吨/天至243.8万吨/天,降幅1.8%。具体到区域来看,本月产量减量主要在华北地区,增量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10月国内钢厂检修高炉数量显著增加,抛开常规检修因素外,因亏损造成的主动检修数量比重较9月有所提升。此外247全国钢厂盈利率延续下降趋势,截止到10月27日钢厂盈利率为16.45%,达到了今年的最低水平,同比去年下降了11.26个百分点。由于当前原材料成本价格仍旧高位不下,利润亏损短期内难以改善,钢厂生产承压的力度预计会继续加大。从市场行为方面来看,钢厂在历经双节补库后疏港按预期正常回落,同时部分钢厂高炉检修增多致使10月份疏港量有明显的下滑,10月日均疏港环比9月下降近18万吨。伴随疏港的下降,钢厂月内主要以消耗自身的库存为主,对比9月末钢厂总库存环比下降800多万吨。此外10月有部分钢厂在采购方向上做了调整,由此前港口现货市场转向了远期现货市场。主要是由于当前的港口库存偏低,导致其现货价格坚挺,而美金市场上现货价格的性价比相对有了优势。展望11月份,钢厂亏损局面或难以改善,月内检修高炉的数量可能会显著增加,铁水产量下降空间预计较大,铁矿石销售量或将明显下降。

3、终端采购需求有限,煤炭销售整体减少

2023年10月份,煤炭销售量较上月减少0.2%,时隔四个月后再现下降格局,显示终端采购需求下降,特别是沿海电厂采购需求有限,煤炭销售量开始减少。从市场需求的情况来看,十一小长假过后,下游电力企业虽有部分节后补库需求释放,但在各地陆续入秋后负荷将持续走低预期下,采购需求量有限,加之由于成本提升,贸易商投标价水涨船高,进一步降低下游电厂接货意愿。进入下旬后,受内贸市场煤价连续下跌,市场交投氛围冷谈,及下游招标采购频繁流标,外贸煤价亦开始进入下行通道。沿海电厂招标活动开始增加,但实际拿货量相对有限,虽进口煤价格有明显下浮,但终端用户库存高位及日耗走低,采购释放量较为有限。据Mysteel统计,截止10月27日全国252家电厂样本区域存煤总计4625.2万吨,环比增124.0万吨,日耗192.5万吨,环比降3.5万吨,可用天数24.0天,环比增1.1天。淡季之下,终端整体煤耗偏低,部分电厂仍处于机组检修当中,负荷还未拉起;北方部分地区现已进入供暖季,采暖需求释放,电厂近期拉运意愿尚可,但前期整体库存水平偏高,叠加长协煤持续供应,电厂市场采购依然偏弱。随着天气继续转冷,现有库存持续消耗后,电厂采购量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4、双节假期过后,成品油需求有所转淡,市场销售增速减缓

2023年10月份,成品油销售量较上月增加1.6%,增速较上月减缓5.0个百分点。从市场需求的情况来看,双节假期过后,汽油市场随着气温逐渐转冷,空调用油减少,居民驾车出行半径缩窄,终端消费回归日常通勤,需求减弱。柴油市场刚需回暖,户外工程以及秋收等终端用油提量,但前期油价高位,限制成交,后期受看空气氛指引,下游需求整体跟进有限。进入11月份,成品油需求将会继续转淡,且出口降量,成品油基本面保持宽松:11月份,暂无节假日利好,汽油市场在缺乏节假日等有利因素刺激的情况下,表现可能会持续疲软,且气温转凉后车用空调使用减少,汽油消费将有所下滑。柴油方面,金九银十旺季已过,且经济增速缓慢,北方地区气温或将迎来骤降,户外基建工程及运输行业需求量逐步下滑,柴油市场资源消耗量减少,柴油消费存降量预期。但双十一购物节有望带动物流用油增加,将对柴油需求形成一定支撑。另外,因配额不足,11月出口将大幅降量。整体来看,成品油供应将有一定收窄,但成品油消费转淡,出口明显回落,基本面仍将处于宽松状态。

三、商品库存止降回升

2023年10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止降回升至101.0%,较上月回升1.4个百分点,升至近八个月以来的最高点,整体商品库存量在连续四个月减少的情况下,本月出现增加,显示由于供应端增速持续加快,但终端需求有所减弱,市场供需出现失衡的局面,商品库存开始积压,库存压力有所显现。从各主要商品库存情况来看,钢铁和铁矿石库存量继续减少,其余品种库存量继续增加,且增速加快。

image003

1、供应增速减缓、销售增速加快,钢铁库存降幅加大

2023年10月份,钢铁库存量较上月减少2.5%,降幅较上月扩大1.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据西本新干线监测库存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全国主要样本城市螺纹钢累计库存430.7万吨,月环比下降51.3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9.39万吨;线材累计库存62.5万吨,月环比下降7.66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30.83万吨;五大钢材品种累计库存1030.03万吨,月环比下降54.2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7.41万吨。从钢厂库存来看,据中钢协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 1651.32万吨,比上一旬增加15.21万吨,增长0.93%:比上月同旬增加 75.64万吨,增长 4.80%;比去年底增加 343.88 万吨,增长26.30%;比去年同旬减少120.52 万吨,下降 6.80%,比前年同旬增加 366.67万吨,增长28.54%。进入11月份,钢市将会呈现供需双降的格局,预计需求降幅将会大于供应降幅,综合分析,11月份库存量大概率呈现增幅。

2、供应增速加快,铁矿石库存量降幅收窄

2023年10月份,铁矿石库存量继续下降,但受到港量增加的影响,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本月铁矿石库存量较上月减少0.9%,连续八个月呈现下降态势,但本月降幅较上月收窄1.8个百分点。10月份,国内45港铁矿石库存结束了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的连续去库趋势,出现小幅累库。截止10月27日,45港铁矿石库存总量11137.16万吨,较上月底降低248.26万吨,比今年年初库存低2873.12万吨,比去年同期库存低1775.6万吨。本月45港铁矿石库存变化节奏表现为先去库再转为累库,上旬受台风影响,供应端小幅下降且需求处于高位,库存下降显著,到了中下旬到港恢复叠加铁水明显下滑,45港库存逐步进入累库通道,但整体累库效果不及预期。短期来看,供应端,铁矿石到港量环比或将出现小幅下降,综合海漂库存及到港比例来看,巴西未来一个月平均到港量有所回升,澳洲及非主流出现小幅回落,11月份到港量预计表现为环比下降,同比有所增加;需求端,铁水产量仍有下降空间,原因是钢厂亏损情况没有好转,钢厂检修高炉数量增多,叠加北方多个区域启动重污染天气二级响应,预计铁水产量承压下行。在供需双降的影响下,11月港口库存变化趋势可能并不显著,或将维持当前低位局面。

3、供强需弱,煤炭库存继续累积

2023年10月份,煤炭库存量继续增加,当月较上月增加4.4%,增速较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显示供强需弱的背景下,煤炭库存持续累积,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大。据Mysteel动力煤港口库存显示,截至2023年10月27日,Mysteel统计55个港口样本动力煤库存6577.10万吨,环比增加209.7万吨; 其中东北区域港口库存293.60万吨,环比增加31.2万吨,环渤海区域港口库存2769.20万吨,环比增加166.5万吨,华东区域港口库存1062.00万吨,环比增加32.8万吨,江内区域港口库存952.30万吨,环比增加4.2万吨,华南区域港口库存1500.00万吨,环比减少25万吨。整体来看,由于市场交投氛围冷清,询货以压价为主,实际出货不畅,库存难有释放。目前暂无利好政策支撑,煤价、库存、需求等现状短期内难有改观,情绪面不断走弱,影响市场煤价一路下滑,全国各港库存均有累库现象。进入11月份,随着北方冷空气频繁来袭,全部气温降逐步下降,进入冬季,北方供暖降全面开始,电厂日耗将整体提升,电厂库存消耗或加速,采购节奏加快,预计煤炭库存压力将会有所缓解。

4、供需失衡,汽车库存量升至近八个月以来的最高

2023年10月份,汽车库存指数升至近八个月以来的最高,当月库存量较上月增加4.2%,增速较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显示随着供应持续增加,而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汽车库存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市场的情况来看,10月上半月,延续“中秋+国庆”双节的旺销局面,十一期间多地车展及促销活动,进店客流显著增加,经销商的订单及成交量快速增长。金九银十接近尾声,厂家和经销商不敢有丝毫松劲,纷纷提前启动 “双十一活动”。有23.6%的经销商表示“双11”购车活动将前置到10月中下旬启动,部分市场需求会延后至11月释放,加上节后车市平淡,下半月销量表现一般。进入第四季度,车企及经销商保持冲刺状态,促销力度不减,购车需求将持续释放。综上,10月汽车市场将延续9月的增长态势,预计乘用车终端零售量为195万左右。目前,经销商经营状况恢复不及预期。部分厂家为年底冲量,对经销商任务量要求增加;为了达成全年任务目标拿到年终返利,经销商降价促销,新车价格不断下探,盈利压力持续。多数经销商开始全力备战年度目标。据调查显示,有47.2%的经销商任务完成度在六到八成,基本符合正常销售节奏,不过也有19.1%的经销商表示才完成全年任务的一半左右,距离全年任务目标差距较大。有些品牌渠道网络过密,尽管厂家销量有增长,但经销商的销量普遍是不增反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2023年10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6%,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进入11月份,厂家和经销商进入全年目标冲刺阶段,市场需求将好于10月。“双11”购车活动、广州国际车展启动、新车上市等因素有利于提振年末的汽车销量,同时地方购车补贴、车企促销活动仍在延续,也将推动第四季度需求持续增长。预计11月份,由于供应端持续居高不下,汽车库存量将会继续增加,但增速将会有所放缓。

综合来看,10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旺季成色不足,供需再度显现失衡格局,供应压力加大,需求未能持续增加,商品库存累积,市场运行压力加大。进入11月份以后,随着天气转冷,需求端将会更加低迷,预计市场将会进一步向下调整。不过,四季度在市场内生动力稳定释放以及稳经济政策进一步发力的情况下,国内经济回稳向好运行仍具备基础。在宏观政策利多的护航以及商品供应预期下降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大宗商品市场底部支撑较为强烈,价格整体回落的空间有限,

1、国内经济仍然具备回稳向好运行的基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3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从分项指数变化来看,制造业市场需求受季节性影响有所波动,但企业生产活动仍持稳运行,装备和消费品制造业生产保持增长,原材料价格增速也高位放缓,企业对后市预期保持乐观。四季度,在市场内生动力稳定释放以及稳经济政策进一步发力的情况下,经济回稳向好运行具备基础。

10月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国内外市场需求均有波动。国内需求方面,一是在十一长假过后,前期较快增长的消费品需求季节性放缓,增速从高位正常回落,消费品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1.8%,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二是进入10月后,化工产品市场需求逐步从旺季向淡季过渡,同时石油消费也偏紧运行,带动整个基础原材料行业市场需求有所收缩,基础原材料行业新订单指数为46.4%,较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但需求结构中也有积极因素,装备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2.2%,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细分行业市场需求均有上升。国外需求方面,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8%,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从历史数据来看,多数年份内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较9月份有所下降,表明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也存在季节性影响。分行业来看,四大行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下降,其中消费品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2%,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显示10月消费品出口有所下滑。其他三大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都是在50%以下继续下降,意味着其出口继续加快收紧。整体来看,10月份,我国制造业市场需求在经历了连续2个月的上升后再次下滑,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5%,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企业调查显示,10月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为59.9%,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但是当前的需求波动主要是受季节性影响,随着冬季的到来,消费品制造业和石油行业将迎来消费旺季,制造业市场需求或将较快改善。

10月份,尽管经济运行短期有所波动,但是经济平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企业对后市预期也保持乐观。一方面,四季度经济具有稳定恢复的内在韧性,装备制造业供需两端有望保持较快增速,日常消费品、电子产品和汽车等都将迎来旺季;另一方面,10月份内各项扩内需稳外贸稳楼市政策均有所加码,对提振企业信心有较好作用。10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运行在55%以上。预计四季度内,经济内生动力将稳步释放,同时随着前期推出的稳经济促增长政策继续发力,接续推出的新政策如增发一万亿特别国债等逐步形成实物工作量,将为经济回升注入更强动力,宏观经济回稳向好运行具备基础。

2、万亿国债发行略超市场预期

2023年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草案,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该笔资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以来受制于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原因,土地出让收入继续大幅下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持续负增长,制约了财政支出的力度。本次特别国债的发行突破了财政赤字率3%的限制,对于稳定经济增长预期具有较为明确的信号意义,但其效果不宜过度夸大。当前我国财政支出乘数大致在0.5-0.7之间,0.8%的财政赤字扩张大致能拉动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左右。总体上看,特别国债的发行有助于扩大总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同时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助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降低地方债务风险,因此对提振国内市场信心具有积极影响。

不过,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主要是用于灾后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等8大方面,都是与基建相关,从而是有利于拉动基建投资可持续增长,有利于对基建商品形成实质性利好。这有利于增强大宗商品市场的信心,这种向好的认知情绪带来的价格反弹态势应该还能持续一些时间。一般来说,特别国债有7个发行步骤,通常在项目开始审批后1个月内完成申报并发行落地,也就是说11月大宗商品市场应该不受特别国债的影响。

3、市场需求短期内或有一定的释放空间,但上升幅度有限

在各地拼经济的背景下,需求还是有一定的韧性,尽管局部区域需求季节性回落,但部分地区是难得的施工季节,在货币政策持续发力,财政政策也开始发力的背景下,部分领域的需求还是会有进一步改善,一方面,随着北方气温逐渐降低以及临近年末,工地将面临赶工期的压力,或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大宗商品市场需求释放;另一方面,前期推出的稳经济促增长政策继续发力,房地产调整政策利好继续兑现,加上新增的1万亿特别国债将为基建注入较强动力,拉动大宗商品需求释放,因此后市大宗商品需求将有一定的释放空间。但是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室外施工逐渐停滞,也会使得大宗商品需求趋于下滑。加上在国债政策出台后金融市场流动性虽将持续保持宽松,但如何有效将资金向下传导并形成实物工作量依然是急需解决的难题,综合来看后市大宗商品需求上升幅度或有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