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来源: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3年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2.8%,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本月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销售指数止跌反弹,库存指数有所回落。从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本月指数继续上升,且供需双侧联动上扬,特别是需求端回升力度强于供应端,令市场库存压力持续缓解,显示在宏观预期改善的刺激下,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恢复,市场人气有所积聚,采购、生产等经营活动积极,6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呈现 “供需双旺、稳中向好”的特征。对于即将到来7月份,我们仍持谨慎态度,具体表现在:在宏观面,国内经济复苏较为温和,民间投资、外贸出口和房地产等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偏弱,预计后期政策仍有加码空间,将对市场信心带来提振;在需求端,高温和多雨季节来临,全国性的需求淡季特征趋于明显,预计7月份需求将会出现回落;在供给端,虽然今年以来大多数的时间生产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但企业减产动力不足,商品供应整体仍处于高位状态,预计后期供应端总量即使出现回落,但供应端仍将强于需求端,市场供过于求的状态将会持续。综合来看,7月份大宗商品市场将会呈现供强需弱的格局,但政策托举的预期客观存在,在二者的博弈下,大宗商品价格将维持区间波动,整体小幅走低。
一、商品供应持续增加
2023年6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两连升至107.0%,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显示随着国内经济温和复苏,加之需求恢复以及生产利润有所修复,生产企业对后市预期良好,生产热情高涨,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供应压力不断加大。从各主要商品来看,本月煤炭供应指数升至2020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各类商品供应量较上月均有所增加,其中钢铁供应量时隔两个月后再现增长态势,且除成品油供应量增速略有减缓外,其余品种均呈现增速加快的格局。
1、利润修复叠加需求释放,钢厂生产积极性提升,钢市供应有所增加
2023年6月份,钢铁供应指数继续上升,当月供应量较上月增加3.2%,时隔两个月后再现增长态,显示随着本月钢价抬升,加之需求阶段性释放,前期高炉检修基本结束,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连续两旬回升,钢市供应量有所增加。6月份以来,由于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再次加码的预期较强,从而带动了国内钢材市场的震荡反弹,钢企盈利获得一定修复,钢铁企业生产释放力度呈现较强的韧性。据兰格钢铁网调研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百家中小钢企高炉开工率的均值为79.6%,与5月份基本持平。从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旬产数据来看,由于钢材品种利润的明显改善,从而推动了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的产能呈现加快释放的态势。6月份,钢铁行业PMI生产指数为49.9%,环比上升22.4个百分点。据中钢协统计,6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223.11万吨,环比增长6.48%,生铁日产200.36万吨,环比增长3.56%,钢材日产206.35万吨,环比下降4.23%。到6月中旬时,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226.27万吨,环比增长1.42%,生铁日产201.81万吨,环比增长0.73%。钢材日产216.75万吨,环比增长5.04%。数据显示本月钢铁生产整体较上月有所增加。从钢市供应端的情况来看,6月份以来,钢厂减产动力不足,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连续两旬回升。不过,考虑到不同钢材品种的价差,6月份流入建筑钢的铁水比例较小,加上电炉钢开工率偏低,导致当月建筑钢材供应量没有大幅提升。进入7月份以后,生产端或将随着需求承压而有所下降,生产端可能呈现先扬后抑态势,月初由于需求仍有一定支撑,加上利润水平波动不大,企业仍有一定生产意愿,但后半月随着需求逐渐收缩,供需矛盾再度突出,企业利润下降,生产端可能相应下降。综合分析,预计7月份市场供应压力将会有所缓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月热卷板、中厚板的出货压力将会加大,如果钢厂没有大范围的检修,国内建筑钢产量环比会有增加。
2、发运量叠加到港量增加,铁矿石远端供应及近端供应表现较为强势
2023年6月份,铁矿石供应指数两连升至2022年9月份以来的最高,当月供应量较上月增加4.8%,增速较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数据显示,6月份铁矿石供应端整体表现相对强势,从日均角度来看,由于季末冲量6月份铁矿石供应依旧保持较强增势,远端供应强于近端供应。铁矿石到港,6月份铁矿石到港量预计9526.3万吨。日均到港317.5万吨,目前处于今年月度中位水平,同比去年同期增加220万吨。2023年截止6月份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量总计5.78亿吨。从远端供应来看,6月份铁矿石发运量预计13475万吨。日均发运450万吨,月环比增加467万吨,处于今年以来绝对高位值,同比去年同期增加358万吨。由于6月份全球铁矿石发运量处于部分矿山财年的季末冲量从而趋于宽松,整体日均发运维持增势。今年以来全球铁矿石累计发运量7.44亿吨。根据目前季末冲量发运影响,7月份上半月到港或出现明显增量,随着冲量表现结束后,或会再次出现回落态势。综合预计7月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量月环比或将增加370万吨左右,达至10200万吨处于今年月度中等偏高值。另外,根据目前各矿山发运情况折季节性来看,预计7月全球铁矿石发运量将出现回落趋势,总量或减少356万吨达至今年月度中位偏高值。展望7月份,预计铁矿石供需面或将呈现供强需弱的局面,供应端在海外矿山季末冲量结束后全球铁矿石发运将有所回落,到港量则将出现冲高趋势,整体供应水平呈现为远弱近强;
3、产地煤矿维持正常生产,煤炭供应增速继续加快
2023年6月份,煤炭供应量较上月增加6.2%,增速较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显示随着产地价格涨势连连,多数煤矿保持正常生产,整体煤炭供应稳中有升。6月份产地煤矿维持正常生产,煤炭供应端较为稳定。现在国有大矿积极保供为主,供应基本维持较宽松状态。贸易商多谨慎观望态度为主,采购节奏有所放缓。产地销售较好煤矿开始涨价,市场有所提振。从各主要产地的情况来看,近期产地价格涨势连连,内蒙区域多数煤矿保持正常生产,整体煤炭供应基本稳定。由于北港价格持续上行,叠加大型煤企站台外购价格再次上调,市场情绪进一步提振,下游客户拉运积极性提升,市场煤销售好转,矿区拉运车辆增多,普遍无库存压力;山西区域国有大矿仍以兑现长协保供煤为主,运输周转基本正常。市场情绪稍有好转,贸易商、煤厂等用户采购积极性提高,部分矿方表示到矿拉运车辆较前期增多,库存压力有所缓解;陕西区域内除个别煤矿因搬家倒面停产以外,多数煤矿保持正常生产。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下游需求有所释放,坑口拉运情况转好,部分煤矿价格上调20-50元/吨。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5月份累计原煤产量181440.9万吨,同比增长10.4%。5月份,生产原煤3.7亿吨,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月放缓0.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187万吨,随着煤炭保供稳价政策深入推进,原煤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5月份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4省原煤产量合计为146685.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0.1%。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原煤产量累计同比分别增长9.3%、15.2%、6.1%和28.5%,全国原煤产量不断增长,动力煤供应方面明显增加。据Mysteel煤矿开工数据显示,截止6月24日,全国491家煤矿开工率为92.8%,周环比上升0.3%,内蒙地区部分煤矿本月煤管票不足,受个别煤矿复产影响,整体开工较上周小幅提升,开工率上升0.9%;陕西地区煤矿生产情况整体正常,大矿仍以长协保供为主,榆阳区6月21日洗选煤厂事故致使全区所有洗选煤厂停产、停建,开始安全整顿、检查,受洗选煤厂停止运营影响,榆阳区煤矿库存累积,开工率下降0.1%。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电煤中长期合同补签换签和履约监督工作的通知》,任务落实到各省,对于符合要求的中长期合同优先配置铁路运力,全面加强合同监管。6月至9月为集中检查期,整体来看国家能源保供效果明显,预计7月份煤炭供应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二、终端需求有所恢复
2023年6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止跌反弹,当月较上月回升3.8个百分点,至103.7%,显示下游行业复苏迹象明显,市场订货积极性高涨,企业订单组织顺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月指数明显回升,是建立在前期基数较低的基础上,实际上需求回升仍较为温和,特别是6月下旬以来,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需求淡季效应显现,市场情绪再度趋于谨慎。从各主要商品的情况来看,本月各商品销售量较上月均有增加,其中,钢铁、铁矿石和煤炭销售量止跌回升,有色金属、化工和汽车销售量继续增加,且增速加快,成品油销售量虽连续七个月增加,但本月受柴油需求下滑以及基数较高的影响,销售增速略有减缓。
5月份,固投及三大领域投资单月同比表现均有所下滑;其中,基建投资及制造业投资仍保持增长态势,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保持增长。房地产方面,受前期“保交楼”、地产销售促进政策及金融支持地产融资等政策方面的带动,地产竣工面积仍呈现增长态势,但销售面积同比再度转负;地产施工及投资指标同比降速仍呈现继续扩大趋势。反映前期政策力度对房地产的改善持续性不足,目前LPR下调,将降低购房成本,利好地产需求释放,但政策效果仍有待观察。6月份,随着市场阶段性企稳反弹,市场备货需求有所释放,带动大宗商品成交较上月略有回升。今年以来,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达1.9万亿元。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前5个月即发行过半。按照测算,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有可能在第三季度突破3.8万亿元的年度总额度,将对于后期基建投资产生积极带动。
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环比继续扩大,显示当前销售复苏较为不明朗,究其原因,居民收入预期转弱、房企违约事件频发限制了居民购房需求,此外,本轮房地产宽松周期节奏偏慢,力度偏弱,均不足以支撑地产销售显著修复。7月份,房市关注点落在宽松措施的出台上面,包括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松绑限购政策以释放一二线城市的改善性需求、国开行增加再贷款以“保交楼”等,尤其在居民收入预期尚未明显改善之前,调降房贷利率有望成为拉动商品销售的核心。预期短期内房地产供给端修复尚不明显。而基建方面,2023年1-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回落至7.5%,依然较为可观,其快于制造业,远好于房地产,专项债发行提速,保障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助力项目尽快落地。2023年基建稳增长的作用仍然较为突出,预期中长期来看讲继续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托底大宗商品需求。
综合而言,7月份,由于北方高温和南方雨季的到来,天气对于项目施工的影响将继续增大,将对钢材、有色金属、化工、柴油等大宗商品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特别是短期建筑市场情绪进一步悲观,其生产经营及采购积极性都进一步走弱,种种迹象反应出7月份大宗商品消费或不容乐观,特别是从今年的建筑业各项指标及房地产和基建表现来看,7月大宗商品消费将会有所下滑。
1、市场备货需求有所释放叠加出口增加,钢市消费状况明显向好
2023年6月份,钢铁销售指数止跌回升,本月销售量时隔两个月后再现增加态势,当月整体销售量较上月增加4.3%,显示随着市场阶段性企稳反弹,市场备货需求有所释放,带动钢铁市场成交较上月有所回升,但6月下旬,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需求淡季效应显现,市场情绪再度趋于谨慎,导致本月销售量增幅有限。6月份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呈现阶段性释放的状态,主要原因一是宏观经济恢复势头经过连续2个月的放缓后,逐步进入平稳阶段,带动钢铁市场趋稳运行;二是基建仍在稳步推进,对钢铁需求有所支撑;三是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预期增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钢材市场回升。6月份,钢铁行业PMI新订单指数为51.5%,环比上升24.1个百分点,重新回归扩张区间。据兰格钢铁网统计的6月份20个重点城市建筑钢材日均成交量为18.44万吨,较上月增加0.19万吨,环比上升1.0%。与此同时,今年以来钢材大规模出口也给市场需求带来明显的拉动效应。今年前5个月,我国钢材出口呈现同比大幅增长态势。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钢材出口方面,2023年5月份,我国出口钢材835.6万吨,同比增长7.7%;1-5月,我国出口钢材3636.9万吨,同比增长40.9%。我国钢材出口已呈现连续13个月保持同比上升态势。不过,当前我国钢材出口价格优势有所减弱,在海外制造业景气度下滑以及钢铁供给偏弱态势逐渐缓解下,我国钢铁企业出口订单指数回落至收缩区间,从而对今后钢材出口形成一定抑制,预计后期钢材出口或面临环比收缩压力。展望7月份,天气因素对施工影响还将继续,特别是高温多雨天气将给市场需求带来一定影响,钢材市场传统消费淡季特征将有所加强。房地产市场近期表现不佳,房地产市场投资动力不强,后续房地产市场保持偏弱运行概率较大,拖累大宗商品需求释放,相关的钢铁市场需求也将长期保持减量态势。6月份需求恢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受政策端预期所致,后续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出台,需求或将难以继续维持当前势头。资金方面,结合当前钢铁产业来看,中上端资金的宽松无法有效向中下端转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需求端的释放。
2、钢厂生产积极性提升对原料需求增加,铁矿石销售量止跌回升
2023年6月份,铁矿石销售指数止跌反弹,当月销售量较上月增加3.9%。从消费端的情况来看,6月份钢厂生产延续增势,日均铁水产量再回年内高位。相较于此前6月铁水预测,本月铁水产量整体并非出现下降趋势,相反延续了5月中旬铁水的增势,此前关于市场将出台压减政策以及钢材库存累库的预期均未出现迹象,并且钢厂在利润条件尚可的驱动下,复产动力整体较高,同时在此期间日均铁水产量再次来到年内高点水平。截止6月30日,Mysteel统计247家钢厂样本6月铁水产量总量环比减少123万吨至7324万吨。日均铁水产量环比增加3.9万吨/天至244.1万吨/天,增幅1.6%。具体到区域来看,本月产量增量主要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而华北地区产量增幅最为明显。对比疏港、现货成交以及钢厂库存等指标,可以发现受生产增势的影响,钢厂不论是在现货采购方面还是提货力度方面较上月是表现出明显的上升,从疏港以及港口现货成交数据能够看出,6月份中国45港铁矿石日均疏港量303万吨,月环比增加10万吨。展望7月份,当前虽然钢厂盈利率面积处于年内高位,但重点地区成材现货端即期毛利已出现收缩迹象,7月份淡季需求如果进一步下滑,那么成材累库周期延续,钢厂利润承压下行和减产的风险仍存,因此7月份铁矿石需求或高位回落。
3、天气温度升高,煤炭需求增加
2023年6月份,煤炭销售指数触底回升,本月销售量较上月增加2.4%,时隔两个月后再现增长态势。6月份开启迎峰度夏阶段,煤炭市场整体运营较为平稳,市场以刚需采购为主。特别是随着高温天气大面积来袭,较常年平均首发日期提早13天,用电需求大幅释放,动力煤市场下旬迎来强势反弹,市场需求明显增加。不过,在6月份“南涝北旱”背景下,市场需求整体增幅有限,华南地区进入高温延后,加之水电强势发力,火电日耗不及预期,沿海地区主力电厂库存可用天数多保持在20天以上,在长协及保供资源保障下,终端采购市场煤积极性不高,同时市场看空情绪浓郁,终端保持刚性压价采购。据Mysteel统计,截止6月24日全国147家电厂样本区域存煤总计2169.5万吨,日耗109.6万吨,可用天数19.8天。进入7月份,我国天气形势更为复杂。专家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增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7月中上旬我国华北、华东等地将有两次明显的高温过程,而南方高温高湿天气也有望加强,居民制冷除湿负荷将对居民用电需求提供支撑。二季度大概率成为经济复苏动能的环比低点,工业整体开工率仍将保持合理适度水平,工业用电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由此来看,整体用电需求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而因来水不均和高温天气,水电大省或出现区域性气象干旱,今夏水电出力大概率受挫,火力发电需求将强于往年。预计7月份,煤炭需求仍将保持稳增长态势。
4、汽柴需求呈现分化趋势,成品油整体销售增速持续减缓
2023年6月份,成品油销售指数三连跌至近七个月以来的最低,本月销售量较上月增加0.9%,增速较上月减缓0.9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呈现增速下滑的局面。从终端需求情况来看,国内天气以高温多雨为主,户外工矿基建项目开工受限,柴油需求逐步转淡;汽油方面,夏季车用空调用油增加,且端午小长假期间,私家车出行半径及频率增加,汽油市场需求较有支撑。汽柴需求呈现分化趋势。特别是进入6月中下旬以来,柴油再无明显需求支撑,6月上旬北方麦收为柴油需求带来小幅支撑,但较为有限,进入中下旬,随着气温升高,全国工矿、基建等户外作业开工率有明显下滑,另外,今年物流状况也不容乐观,据隆众了解,由于今年房地产、基建等行业不景气,钢筋水泥和金属物流行业也受到一定影响,部分物流车队处于停工状态,多重利空下今年柴油需求尤为疲软。然而,柴油需求淡旺季较为明显,金九银十是柴油传统需求旺季,虽然今年柴油整体需求较差,但9-10月是年内需求相对较好的季节,届时柴油需求将有一定好转,且贸易商会提前备货,柴油价格或在8月中旬左右探底回升。进入7月份,夏季车用空调用油增多,且临近暑假,私家车出行频次增多,汽油需求提升。而在近期高温多雨天气明显增多影响下,部分户外用油企业开工受限,柴油需求整体偏淡。由此汽油需求市场仍存支撑,但柴油市场难有明显利好,7月份,国内成品油销售量将维持相对平稳的状态,销售增速或将继续小幅减缓。
5、有色金属消费增速继续加快,但消费淡季逼近,需求面临骤减压力
2023年6月份,有色金属销售指数两连升至近两年以来的最高,显示市场需求明显向好,本月销售量较上月增加4.1%,增速较上月加快2.0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从终端市场的情况来看,2023年5月电线电缆投资增幅延续火热,累计同比达10.80%,增速0.5%,房地产投资增速仍处于收缩区间,5月投资累计同比继续下滑至7.2%。5月夏季高温,国内家电消费均出现修复,空调、冰箱、冷柜、洗衣机累计同比分别改善至14.2%、12.40%、-5.4%、18.9%。5月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当月同比收窄至28.20%,1-5月累计同比较前4月大幅改善5.5个百分点,其中,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0.9%。从终端市场来看,当前电网建设与家电消费是有色金属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不过7-8月份是有色金属的传统消费淡季,预计短期需求较难延续强劲。进入7月份,电力方面,或迎来淡季,电力订单或不及6月情况,同时通过加工端反馈当前铜价对下游加工端带来抑制效应,进而导致加工端开工率维持在低位水平,因此综合来看,高价格将在加工端需求下滑情形下,有所下行;房地产表现相对偏弱,6月销售仍难有较大起色,新房销售持续下行,二手房增速回落,传统地产端表现相对低迷,从而对线缆需求提振作用有限;汽车方面,6月1-25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35.4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下降1%,较上月同期增长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98.6万辆,同比去年增长3%,目前车市促销总体处于高位,目前看此价格水平对客户有较大吸引力。国六B的RDE政策平稳过渡、经销商和客户对价格预期也有所改善,市场需求恢复良好。因此预计下月需求强度或较6月有所减弱,主要是电力订单的减少,总体来看,7月份,有色金属阶段性供强需弱,国内有色金属库存或表现为缓慢增加。
三、商品库存再度下降
2023年6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为99.0%,指数在上月回升后,再度下跌,且跌至2021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显示由于近期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需两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商品库存持续减少,市场库存压力继续缓解。各主要商品中,钢铁、铁矿石库存量继续下降,有色金属库存量由升转降,化工和汽车库存量虽有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缓,煤炭和成品油受生产企业持续复产的影响,库存量继续增加,且增速继续加快。
1、市场需求有所释放,钢市持续“去库存”
2023年6月份,钢铁库存指数小幅下跌,钢市库存量连续四个月下降,本月较上月减少3.4%,降幅较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显示得益于政策刺激预期,钢市需求有所恢复,6月份钢市去库存情况依然良好。据西本新干线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为1132.7万吨,较5月末下降117.61万吨,降幅9.4%,较去年同期减少378.49万吨,降幅25%。其中螺纹、线材、热轧、冷轧、中板库存分别为543.81万吨、90.88万吨、272.59万吨、118.85万吨和106.57万吨。本月国内五大品种库存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螺纹、线材库存降幅明显,而热轧、冷轧、中板库存降幅收窄。当前随着亏损的缓解,部分企业增加供应量,7月份国内钢铁供给大概率回升,而需求淡季特征明显,供需矛盾或进一步累积。我们预计7月份国内钢市整体库存将会回升。
2、需求提升明显,铁矿石库存压力持续缓解
2023年6月份,铁矿石库存量继续下降,当月较上月减少2.7%,降幅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从铁矿石库存量的变化情况来看,本月中国45港铁矿石库存在维持低位波动下与上月值基本持稳。截止6月30日,45港铁矿石库存总量12742万吨,环比上月底降低51.8万吨,比今年年初库存低388.5万吨,比去年同期库存高116.5万吨。本月45港铁矿石库存整体表现呈先累后去趋势中,但是去库幅度小幅减缓。目前供应端整体表现较为强势,需求端在钢企利润尚可情况下,生产积极性延续增势,叠加本月钢厂提货力度表现可观,疏港维持高位波动,最终港口库存呈现去库趋势。短期来看,供应方面,到港量将出现冲高趋势,需求方面,目前铁水仍维持高位波动,支撑短期内铁矿石需求,但随着成材端去库幅度有所收窄,市场淡季特征显现,钢材或存累库的可能性,因此长远看铁矿石需求上行承压。在供需双重影响下,港口库存或将逐步转向累库的趋势发展。
3、整体供强需弱,煤炭库存增速继续加快
2023年6月份,煤炭库存指数四连升至近五个月以来的最高,本月库存量较上月增加5.3%,增速较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截止6月24日,全国55港动力煤库存共计5683.4万吨,周环比增加137.5万吨,年同比增加340万吨。其中东北港口库存132万吨,周环比下降21.4万吨;环渤海库存2625.9万吨,周环比增加78.5万吨;华东港口库存892.9万吨,周环比增加24.5万吨;江内港口库存907.6万吨,周环比增加20.8万吨;华南港口库存1125万吨,周环比增加35万吨。随着国家保供政策逐渐落地,主要煤运铁路高效满发,港口集港货源相对充足,北方港口库存创年内新高,港口库存连续六周处于垒库状态,充分发挥蓄水池作用,基础能源供应充足,为今夏民生和经济运行提供了良好保障。目前港口受设备检修及煤种多样化致垛位利用率降低等因素影响,库存能力下调,秦唐港口实际场存能力已调整为3290万吨,场存能力已经占用72.4%。整体来看国家能源保供效果明显。目前下游电厂日耗虽逐步升高,但由于水电出力依旧较好,拉运需求不及预期。预计7月份,煤炭库存量将会继续保持高位,库存压力比较明显。
4、市场需求良好,车市库存增速持续放缓
2023年6月份,汽车库存指数三连跌,至2022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本月汽车库存量较上月增加0.1%,增速较上月减缓0.9个百分点。从车市的情况来看,6月份汽车市场温和复苏。在“618”大促与端午节双重效应下,叠加厂家及经销商半年度节点冲量任务指标,终端优惠增加,成交率提升。6月份以来,中央及地方促消费政策不断加码,如商务部组织开展百城联动汽车促消费活动,以及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进一步加速释放汽车消费需求,6月份汽车市场表现好于预期。综合预计,6月乘用车终端销量在185万辆左右,环比小幅上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2023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0%,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于不景气区间。7月份车市进入传统淡季,多个省市的促消费政策在6月底结束,叠加5、6月份超强促销力度,稀释7月至8月的潜在销量。调查显示,由于6月份市场增量效果较突出,多数经销商判断7月份车市将出现小幅下降,降幅在5%以内。由此,我们预计7月份汽车库存量将会继续增加,且增速有所加快。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6月份,由于稳增长政策预期的增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呈现阶段性震荡反弹的局面,市场形势良好,供需两旺,特别是消费端增速快于供应端,市场供应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不过,“趋利效应”带动下国内大宗商品生产企业的增产意愿较为明显,产能释放的力度也随之加大。展望7月份,国内大部分地区将迎来高温多雨季节,区域需求将进入传统淡季,市场格局或由“供需双旺”逐步向“供强需弱”转化,但国内经济复苏较为温和,民间投资、外贸出口和房地产等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偏弱,预计后期政策仍有加码空间,将对市场信心带来提振。从国内环境来看,当前国内经济处于复苏状态,增强经济恢复动能,政策正从财政与货币政策方面持续加力。下半年基数效应消退后,经济同比增速将趋于回落。但随着政策支持加码,三季度消费将进一步温和复苏、房地产市场可能企稳,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从国外环境来看,地缘政治冲突、通胀压力、银行危机等因素使得全球需求增长动力持续不足,全球经济继续弱复苏态势。从市场预期和通胀压力来看,当前经济运行存在一定的积极因素,如果预期兑现,全球经济存在止跌可能。但美联储继续加息的概率较大,美元指数也将继续居于高位运行,中长线来看仍将利好美元,利空原油等大宗商品。
1、国内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3年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推动经济全面回升的力量进一步增强,经济回升的基础在不断巩固;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3.2%和52.3%,比上月下降1.3和0.6个百分点,但继续位于扩张区间,显示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制造业PMI分项指数变化显示,市场需求下降势头放缓,企业生产稳中有增,市场供需均有改善,原材料和产成品去库存持续推进,市场价格有所趋稳。6月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2个环比上升,比上月增加4个,制造业景气水平总体有所改善。6月份,我国经济恢复势头在经历了4、5月份的连续放缓后,开始进入趋稳运行状态,市场需求下降势头放缓。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为48.6%,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的下降趋势。从行业结构来看,新动能需求加快增长势头较为突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9%和51.7%,较上月上升0.8和0.7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都连续保持在扩张区间。消费品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1.4%,虽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仍保持在51%以上,显示消费品市场需求继续保持上升。6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特别是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均高于临界点,产需持续增长;中型企业PMI为48.9%,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改善;小型企业PMI为46.4%,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来看,6月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9%和51.2%,比上月上升0.5和0.7个百分点,均连续两个月回升,行业扩张力度有所加大;消费品行业PMI为50.7%,行业运行稳定;高耗能行业PMI为46.6%,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6月份,非制造业经济活动增速有所放缓,但保持较快增长,行业积极变化仍在显现。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继续位于扩张区间。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服务业企业信心有所增强。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7%,比上月下降2.5个百分点,但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64.3%和53.9%,比上月上升2.6和2.2个百分点,土木工程建筑业产需扩张加快。6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3%,继续位于扩张区间,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延续扩张态势。作为经济运行先行指标,制造业PMI小幅提升,表明经济恢复态势延续,恢复基础不断巩固。但也要看到,需求收缩的压力仍较突出,企业调查显示,6月份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为61.1%,较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降。
目前,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年底;商务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湖北、北京发放新一轮消费券,黑龙江开展家电换新、消费满减、购车补贴等百余项促消费活动……近期,瞄准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促消费政策陆续落地,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随着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供给结构不断调整,我国经济发展动能将持续增强、结构将持续向优、态势将持续向好。
2、国内政策的有效性增强值得期许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强调,要坚持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处理好当前和长远、政府和市场等关系,有针对性地推动相关领域改革创新举措在雄安新区落地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不断增强雄安新区自身建设发展能力。要聚焦城市治理架构、公共服务制度等,加强雄安新区未来城市建设运营管理体制的前瞻设计,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式。
当下中国经济的一个最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的流动性不足。一方面,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而另一方面,前5月房地产的投资到位资金在去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还是下降6.6%,5月末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天数63.6天,同比还增了6.4天。所以,货币端还是需要进一步加码发力。比如降息、降准,尽管6月20日公布的最新一期LPR显示: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财政方面,尽管截至6月26日,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超过2万亿元大关,达21672亿元,占全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8万亿元)的57%。后续新增专项债发行还要提速,在三季度(1.5万亿)发完。还要从降低成本的角度,发行特别国债置换城投债等。
从产业政策的角度来看,房地产和汽车是两个关联度最大的产业,政策出台要对准这两个产业发力,比如地产的限购部分取消,首付比例的降低、降低贷款利率(许多地方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6 月21 日,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提出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相关政策;6月9日出台了家电促销政策),降低高科技企业的中长期投资融资成本,等等。在国家反复强调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不能在稳增长需要时就让钢厂满产满干甚至超产,而是要让企业在坚持高质量(不亏损)的前提下自主性经营。因此,控减产量,还是要相机决策,当然,越是晚一些出,越有利于保持压力、增强弹性。应该讲,从各方发布的信息来看,无论是投资的,还是消费的,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相关政策都在陆续酝酿、出台中,这些政策,不但能实实在在地修复微观基础,还能改善宏观预期,是值得期许的!在这种背景下,对基本面还不错的钢铁等行业而言,理所当然地应该得到价和利的修复。
3、美元指数高位运行利空大宗商品市场
近期给予大宗商品市场利空影响的因素也依然明确,欧洲央行官员表示短期内加息周期不会结束,且美联储加息言论也鹰派十足,高利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拖累延续,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呈担忧情绪。截至6月23日,联邦基金期货暗示利率将再上升26个基点,于2023年10月达到5.33%。这一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表明,2023-2024年美联储的加息立场愈发鹰派,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同时增加了大宗商品的需求风险。截至6月27日,美联储利率观测器的数据来看,7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升至86.8%,加息的可能性的不断上升,意味着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转向以及通胀方面的预期持怀疑态度。鲍威尔警告称,通胀仍远超美联储目标,并告诫不要过早停止加息。欧洲央行总裁拉加德也确认了该央行将在7月加息的预期。因此预计今年下半年,美联储继续加息的概率较大,美元指数也将继续居于高位运行,中长线来看仍将利好美元,利空原油等大宗商品。整体来看,目前的大宗商品市场仍受宏观经济的抑制,欧美收紧货币政策始终是商品价格上行的最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