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分会公告

2023年4月份CBMI显示:市场暂迎调整 后市预期向好

2023-05-05 来源: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34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0.3%,较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指数在连续两个月上升后出现回落。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销售指数双双回落,且供应指数跌幅更大,库存指数触底回升。从本月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旺季不旺,供需双侧显现转弱迹象,市场运行压力加大。进入5月份以后,随着经济稳步修复,需求侧改善也在逐步显现。特别是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持下,国内生产持续加快恢复,后市经济具备更强的回稳动力和更大的回升空间。从全国范围看,供需基本面有望得到一定改善,预计需求端表现将好于4月份,在各方因素影响下,我们认为5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有望在充分调整后逐步企稳,并具有一定的反弹动能。  

一、 商品供应增速减缓

20234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较上月回落4.1个百分点,至100.5%。从各主要商品情况来看,生产利润仍是左右商品生产和供应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部分行业需求未如预期般恢复,企业生产虽有一定的积极性,但受制于利润、原料、订单等因素影响,部分商品生产企业逐渐下调生产计划,本月商品整体产量有所减少,市场供应增速减缓。其中,钢铁和铁矿石供应量受生产利润和到港下降的影响,出现明显的降幅,煤炭、有色金属、化工和汽车供应量虽有增加,但增速有所减缓,成品油供应量受利润推动以及基数较大的影响,本月供应量继续增加,且增速略有加快。

1、钢价下挫,生产利润收缩,钢铁供应减少

20234月份,钢铁供应指数结束之前的四连升,大幅回落,当月较上月下跌7.7个百分点,跌至近五个月以来的最低,本月整体供应量较上月减少2.3%。从钢铁供应情况来看,进入4月份以来,因需求端释放缓慢,叠加预期落空后黑色系期货领跌,原料价格全线回落,国内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并刷新今年以来新低。临近月末,在减产消息的托举下,价格下行的势头略有放缓。受此影响,在全行业亏损的境况下,钢厂生产热情明显下降,成材产量明显减少,市场供应收缩。4月份,钢铁行业PMI生产指数为47.2%,环比下降4.6个百分点,结束连续5个月环比上升趋势。据中钢协统计,4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日产228.98万吨,环比下降1.38%。生铁日产202.07万吨,环比下降1.07%,钢材日产219.95万吨,环比增长0.93%。综合来看,由于需求端偏弱运行导致企业生产意愿较低,部分钢企进行高炉检修,加上前期钢材生产持续恢复推高了基数,钢厂生产增速有所回落。但当前钢厂生产处于微利或盈亏平衡居多,因此短期减产动力不强,对生产又有一定支撑。据卓钢链了解,当前高炉检修的减产效果有限。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下降降低了企业成本,虽然成材价格也有所回落,但钢企利润依旧维持一定水平,不过这种利润在需求持续下滑的作用下持续性不足。展望5月份,钢厂生产将呈现平稳回落,前期维持当前水平,之后随着利润下滑产量也将有所下降。钢厂对后市信心也有所不足,预计5月份国内钢铁供应量将会继续下降。

2、远期供应和近端供应双双回落,铁矿石供应量明显减少

20234月份,铁矿石供应量较上月减少1.6%,在连续两个月增加后,本月再现下降格局,显示供应端全球发运量降幅明显叠加国内到港量下降,铁矿石供应量出现减少,市场供应压力明显缓解。今年以来,铁矿石供应端整体表现较为强势,从日均角度来看4月份铁矿石供应延续增势,近端供应强于远端供应。4月份铁矿石发运量预计11546万吨。日均发运385万吨,月环比减少1630万吨,处于今年以来次低位值,同比去年同期减少1021.8万吨。由于4月份全球铁矿石发运量受到澳洲突发飓风天气影响,整体日均发运增量低于预期值。今年以来全球铁矿石累计发运量47518.4万吨。根据目前各矿山发运情况折季节性来看,预计下期全球铁矿石发运量将出现明显回升趋势,总量或增加至少700万吨达至今年月度中位值。4月份铁矿石到港量预计9482万吨。日均到港316万吨,月环比减少271万吨,处于今年次低位水平,同比去年同期增加367万吨。2023年截止四月份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量总计38981.2万吨。根据目前澳巴和非主流发运波动折季节性来看,预计下期中国45港铁矿石到港量月环比或将增加290万吨左右,达至9740万吨处于今年月度中等值。进入5月份,供应端进口矿发运按季节性将会有增量,4月份受澳洲飓风影响,5月份到港环比增量将处于往年较高水平;国内矿尤其是北方部分地区安全限产将进一步放松,复产矿山数量将随之增加,国内矿产量将继续冲高。整体来看,预计5月份铁矿石供应量将会有所增加。

3、保供叠加进口增加,煤炭供应整体充裕

20234月份,煤炭供应量较上月增加4.6%,增速较上月减缓0.7个百分点,显示受事故等因素影响,煤炭产量略有下滑,供应压力出现一定的缓解,但在高进口量的影响下,当前国内煤炭供应压力依然偏大,特别是供应指数连续三个月处于景气区间,整体供应量持续增加。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原煤产量4.17亿吨,同比增4.3%,折合日均产量达1346万吨,产量增速较前两月小幅回落,可见煤矿事故和两会对煤炭生产虽有一定影响,但被控制在较低水平。不过,近期国家能源局再次强调迎峰度夏期间确保电煤充足供应,后期国内煤炭产量仍有良好保障。进口端,一季度净进口量达到一亿吨,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年预计在3.6亿吨左右。尽管进口煤价格近期相对坚挺,性价比有所下降,但年化进口量仍然偏高,下游工业用户对澳、美、俄煤采购积极性仍较为高涨,相应减少了内贸高卡煤的采购,冲击沿海区域,使得国内高卡煤溢价下降。数据显示,3月我国进口煤及褐煤4116.5万吨,创下2020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比增150.7%1-3月累计进口1.02亿吨,同比增96.1%,增速较前2月份继续扩大。另外,根据高频数据推测,预计4月进口量较3月下滑3%-10%,但较2月高3成左右,5月进口量预计与4月接近。整体来看,预计5月份国内煤炭供应仍将延续高位。

4、生产利润可观,成品油供应增速加快

20234月份,成品油供应量较上月增加2.4%,增速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显示当前虽炼厂检修范围扩大,但因生产利润可观,炼厂开工率仍有保障,成品油产量维持稳中有升的格局,市场供应压力开始加大。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市场回归平稳态势,成品油刚性需求稳步提升。同时,国际原油期价波动收窄,原料成本可控,而成品油价格相对高位,炼油利润明显好转。需求及利润双双向好,提振油企加工积极性。据监测,2023年一季度主营炼厂原油加工量总计1.17亿吨,同比上涨200万吨或2%,环比上季度基本持平。一季度主营炼厂汽油产量总计2778万吨,同比下跌90万吨或3%,环比上季度上涨100万吨或4%;主营炼厂柴油产量总计3160万吨,同比上涨180万吨或6%,环比上季度下跌390万吨或11%。另据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3月国内成品油产量总计3565.1万吨,同比增长11.8%。其中,汽油产量1333.2万吨,同比下降2.8%;柴油产量1853.5万吨,同比增长19.3%;煤油产量378.4万吨,同比增长44%。累积数据来看,1-3月份国内成品油总产量10128.2万吨,同比增长8.4%。其中,汽油累计产量3809.9万吨,同比下降4.6%;柴油累计产量5245.4万吨,同比增长15.8%;煤油累计产量1072.9万吨,同比增长31%3月份国内成品油总产量同比保持增长态势,汽油产量独跌。分析来看:3月份主营方面,中石化检修炼厂增多,致使主营开工率下滑,但中石油炼厂多提高加工负荷,原油加工量同比呈现上涨态势。进入4月份,主营部分炼厂相继进行全厂检修,开工率或继续下滑,地方炼厂亦有新增检修炼厂,但前期停工炼厂有望恢复生产,地炼开工率或先抑后扬。整体而言,4月国内炼厂开工率或维持弱势震荡。考虑到目前内需稳定、出口宽松等因素,主营炼厂加工积极性普遍提高,而地炼受较高利润支撑,4月份炼厂加工积极性亦有提升,部分炼厂仍存提量操作,受此支撑,4月国内成品油产量或存小幅增长可能。进入二季度,进入春季集中检修期,主营炼厂加工量及产量将受到一定限制。但在内需稳定、出口宽松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主营炼厂加工积极性普遍提高,或将支撑加工量及成品油产量略高于一季度。内销、外销选择利润最大化后,主营炼厂炼油效益有望进一步优化。预计5月份成品油供应增速或将继续加快

二、销售增速有所减缓

20234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为100.4%,较上月回落3.8个百分点,为近三个月以来的最低,显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在“金三”表现良好之后,“银四”超预期走弱,本月市场旺季不旺,销售增速出现减缓。这主要是:首先,虽然一季度国民经济温和复苏,但投资和房地产行业拉动作用减弱,需求未能呈现爆发性增长,地方债发行量环比下降导致基建项目推进有所放缓,特别是房地产消费市场陷入冰点,市场信心略显不足;其次,市场价格单边走低,也抑制了投机需求的释放,终端需求企业也已消耗库存为主,备货需求不高;最后,随着近两个月市场销售量持续增加,基数较高,本月增速减缓也属正常回归。从各主要商品的情况来看,钢铁和煤炭销售量均时隔两个月后再现减少格局,铁矿石、成品油、有色金属和化工销售量虽继续增加,但增速分别出现减缓,汽车销售量受政策和基数影响,本月小幅回升。

4月份大宗商品市场成交和下游需求表现都比较平淡,制造业、基建、房地产投资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由于本月需求已经有一定程度下滑,5月份已无下降空间,后期随着经济逐步回暖,预计5月大宗商品需求有望回升,环比好于4月份。

4月份,制造业市场需求由升转降,新订单指数为48.8%,较上月下降4.8个百分点,在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后降至50%以下。需求环比下降,一是前几月持续回升基数相对较高。1-3月市场需求连续较快回升,透支了部分市场需求,也推高了基数。二是出口有所趋紧。国际上长期高通胀、利率上升,多种不确定性加大,制造业出口趋紧运行。4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6%,较上月下降2.8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明显下降。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为56.9%,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创36个月以来的新高。分行业来看,各行业市场需求均面临压力,但具体变化有一定差异。基础原材料行业市场需求明显收缩,由于房地产行业仍处于调整阶段,地方债发行量环比下降对基建项目推进有所影响,以及传统消费淡季来临,带动钢材、煤等基础原材料需求下滑,基础原材料行业新订单指数低于46%,较上月下降超过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由于产品出口明显下滑,市场需求增速整体有所放缓,装备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超过4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51%的水平,显示国内需求仍相对稳定。与终端消费相关的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市场需求在2、3月份提前释放,推动基数上升,4月份这两大行业需求增速放缓,环比基本持平,新订单指数均保持在略高于50%的水平。

整体来看,4月份,国内需求端表现欠佳,一方面是受到房地产行业衰败的拖累,另一方面也受到基建投资回款不畅的制约。与此同时,市场价格单边走低,抑制了投机需求的释放。总体来看,4月份终端需求与3月份接近,没有明显放大。进入5月份以后,随着部分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加上南方降雨天气增多,工地消耗会受到影响;同时,房地产行业核心指标仍是负增长,多数地区仍在消化存量,新开工工地较少。不过,在经济稳步修复的大趋势下,需求侧改善也在逐步显现。特别是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持下,国内生产持续加快恢复,我们判断,5月份国内大宗商品需求将会环比回升。

1、旺季不旺,终端需求收紧,钢市消费低迷

20234月份,钢铁销售指数较上月回落6.6个百分点,跌至近四个月以来的最低,当月销售量较上月减少1.9%,显示市场需求下降,终端消费较为低迷。4月份,是传统的钢材消费旺季,但今年4月市场需求释放不及预期。由于房地产行业继续调整,地方债发行量环比下降导致基建项目推进有所放缓,乘用车销量环比下降等原因,钢铁行业国内市场需求有所收紧。4月份,钢铁行业PMI新订单指数为39.9%,环比下降10.3个百分点,结束连续4个月环比上升势头,再度落入收缩区间。终端需求方面,据上海卓钢链了解,下游核心地产基建需求释放有限,阶段性供强需弱表现压制市场价格。从监测的沪市终端线螺采购数据来看,4月份上海终端采购小幅减少3.5%,需求恢复持续性不佳。进入5月份以后,随着部分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加上南方降雨天气增多,工地消耗会受到影响;同时,房地产行业核心指标仍是负增长,多数地区仍在消化存量,新开工工地较少。我们判断,由于4月份需求已经有一定程度下滑,5月份下降空间有限,预计5月钢材需求可能会延续4月以来下行势头,环比有小幅下降。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国际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我国钢厂出口有所回升,钢铁行业PMI新订单指数为55.5%。钢材出口增加的原因,一是国外替代产品减少,拉动了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二是我国钢材价格在价格上有较好竞争优势。

24月钢厂利润亏损较大,铁矿石需求减弱

20234月份,铁矿石销售量较上月增加2.1%,增速较上月减缓4.4个百分点,显示随着钢厂生产利润下滑,产品产量下降,钢厂生产放缓导致原材料采购活动也有所下滑,铁矿石的需求开始减弱。4月份,钢铁行业PMI采购量指数为43.6%,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4月份以来钢厂盈利率持续下滑,致使在4月中下旬的时候,经历3个月上升的铁水产量首次出现下降。截止427日,Mysteel统计247家钢厂样本预计4月铁水产量总量环比降低54万吨至7368万吨。日均铁水产量环比增加6.1万吨/天至245.6万吨/天,增幅2.6%。具体到区域来看,本月产量减量主要在华东、东北、华南和西北地区,而华北和华中地区产量增加。展望5月,目前钢厂即期毛利已经跌至今年最低水平,利润仍旧在被压缩,对于钢厂的生产压力来说在不断增加,钢厂钢材高库存压力驱动下钢厂安排检修减产,叠加近期已经出现检修增加情况,因此预计5月日均铁矿石需求较4月会有明显下滑趋势。

3、终端日耗持续走弱,煤炭需求明显回落

20234月份,煤炭销售指数两连降至98.9%,煤炭销售量时隔两个月后再现下降局面,显示随着终端日耗持续走弱,煤炭需求明显减少。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目前部分电厂机组设备依旧处于春检当中,火电负荷继续下降,电煤需求走弱,沿海电厂近期询货也有所减少,实际成交寥寥。在长协及进口煤的补充下,库存处于同期偏高水平,终端电厂对市场煤多持观望态度,采购斜率偏缓。降水方面,南方入汛,水库水位得到补充,相关区域水电情况将有好转,届时对火电或有一定压制。目前主产地煤矿正常生产,产量基本维持稳定。产区多数煤矿对外市场煤销售有限,部分终端客户开始刚需询货问价,适当补充厂内库存。当前处于煤炭需求淡季,电厂机组检修尚未结束;叠加长协供应充足,终端整体库存较为充裕,市场缺乏有力支撑,电厂并不急于大量采购现货。天气方面,4月下旬,受强冷空气影响,新疆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等地先后有46级风,阵风79级,平均气温先后下降610℃。同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等地将有一次中到大雨降水过程,届时将对当地水库水位补充起到积极作用。整体来看,当前终端日耗持续走弱,库存水平整体运行在安全范围内。根据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的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显示,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5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7%。自4月以来,民用电需求下降,部分电厂陆续进行机组检修计划,终端日耗持续走弱,预计下周电厂日耗仍有进一步下降空间。在长协煤稳定进厂条件下,终端电厂库存保持在较高水平,整体补库压力较小,市场观望情绪明显。此外,临近五一假期,部分电厂将释放少量刚需补库需求,短期内将对市场价格形成支撑。后期需要重点关注天气变化及终端电厂实际耗存情况。

4、终端需求未见明显上升,成品油销售增速减缓

20234月份,成品油销售量较上月增加2.9%,增速较上月减缓0.2个百分点。从消费端的情况来看,4月份,虽然五一小长假临近,但前期业者多有备货,现以消耗库存为主,汽油成交量不及预期。与此同时,工程基建及物流运输等行业开工率平稳,柴油需求表现平淡。加之临近月末,主营单位多侧重赶量,接连回调汽柴油报价,且实盘成交优惠宽松。业者观望情绪升温,市场交投氛围清淡。具体来看,汽油方面:原油收盘震荡下行,变化率负向区间延伸,消息面利空油市。尽管五一小长假一定程度上提振下游需求,但业者入市操作谨慎,市场缺乏成交支撑。加之临近月末,各主营单位积极追赶销售进度,致使区内汽油报价接连下行。与此同时,山东地炼受节前备货需求支撑,汽油价格窄幅下跌,整体跌幅不及华东主营,因此山东地炼至华东地区汽油套利空间继续收窄。柴油方面:由于当前户外基建工程及物流运输等行业开工水平基本稳定,柴油需求表现平淡。加之月末主营单位侧重赶量,因此周内华东地区柴油价格承压接连回落,且实际成交优惠政策宽松。与此同时,山东地炼供需基本面支撑仍存,地炼柴油价格波动小跌,但跌幅不及华东主营,因此山东地炼至华东地区柴油套利空间收窄。进入5月份,沿海地区相继进入休渔期,且南方地区相继进入雨季,柴油需求或有所萎缩;五一小长假过后,私家车出行减少,汽油需求亦有回落。市场缺乏明显利好支撑,虽然节后下游存一定补货需求,但业者操作心态较为谨慎,市场成交难有改善。

5、旺季不旺,有色金属销售增速减缓

20234月份,有色金属销售量较上月增加0.5%,增速较上月减缓3.0个百分点,显示有色金属需求旺季不旺,终端消费整体状况偏差。从需求端的情况来看,二季度本该是有色金属的传统旺季,但近期,有色金属期现价格出现普遍下跌的趋势。可见,有色金属旺季下跌与国内需求预期变化有关,目前下游开工表现一般,需求明显恢复或需要更长时间。4月开局延续了需求的强预期,有色金属一度出现触底反弹和冲高预期,沪铜主力最高涨至70630/吨,沪锌最高涨至22555/吨,沪铝在云南限电限产担忧下也最高涨至19275/吨。但随着4月旺季过半,市场出现不一样的声音。一是精炼铜及再生铜制杆、铝材加工和镀锌板等行业样本企业开工率出现接连下降,社会库存虽然持续去化,但速度较3月份明显放缓;二是部分下游加工企业订单难以为继,且产成品库存较往年出现小幅累积,这也就意味着之前的强预期出现弱兑现的情况,或者说3月份的高开工透支了部分旺季的需求,高价格也就难以为继。进入4月中下旬,欧美经济数据陆续公布,海外投资者对加息预期也随之出现摇摆,从经济数据和预测概率来看,欧美难以摆脱衰退预期,但高通胀压力下5月加息恐仍将延续,因此对有色来说,衰退+加息的海外宏观环境并不支持价格高走。同时,国内劳动节即将到来,资金提前从有色市场流出规避不确定性风险,价格出现回调并不意外。具体来看,铜方面,国内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表明经济在复苏进程中。供应方面,3月智利铜精矿出口下降,秘鲁成为中国最大的铜精矿供应国。国内铜精矿供应宽松,TC进一步上行;库存方面,截至424日,上期所仓单大幅下降8187吨至59813吨。LME铜库存增加2000吨至53875吨。因此,综合来看,美联储5月加息临近、全球铜精矿产量增加对铜价不利,但铜价下跌后库存大幅下降表明低位有买盘承托。事实上,终端消费尚需持续修复,但价格回调刺激加工企业逢低补库。国网4月招标量环比下降,线缆消费偏弱。随着价格回调,部分线缆企业点价增加,铜杆企业订单增量明显,成品库存降至正常水平。虽然当前为制冷生产的旺季,但是空调等企业原料库存较高,对铜管需求减弱,导致铜管企业开工率回落。电源以及新能源等行业逢低增加铜板带库存,支撑铜板带开工率维持高位。虽然美元指数反弹,但中国经济开局良好,支撑市场风险情绪。基本面上,价格回调刺激加工企业逢低补库,社会库存回落,依然能够支撑价格,预计铜价整体保持振荡格局。锡方面,2022年全年我国锡矿供应约为14.3万金属吨,其中约44%来自进口锡矿,而进口锡矿中63%来自缅甸,这意味着超过25%的国内原料供给来自缅甸。从趋势变化来看,锡矿的进口对我国锡原料供给的重要性逐年提升,从缅甸本国来看,长期品位以及产量均有下滑趋势。这使得中长期我国原料供应将显著受制于海外出口政策,且存在较为紧俏的情况。据了解,佤邦中央经济计划委员会15日发布的红头文件称,为了保护当地矿产资源,整顿破坏性和浪费性开采,对合同尚未到期还在开采的公司给予三个月进行善后工作,预计于202381日开始,矿山停止一切勘探、开采、加工等作业。这一消息的发布引发了市场对于锡精矿供应紧张的预期,导致锡价走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锡下游需求表现一般,传统消费电子市场仍然平淡。台积电连续第二个季度销售未达预期,表明全球电子产品的需求持续疲软。台积电3月销售同比下降15%,为1454亿元台币,由此可见芯片行业的低迷尚未触底。此外,蓄电池较为平稳,今年光伏产业与汽车电子仍然会维持较高增速,但这两部分占锡消费的比重较小,对锡价的拉动有限。因此,预计锡价短期振荡运行。

三、商品库存降幅收窄

20234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至99.7%。从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本月供需两端均出现增速减缓的格局,但旺季需求仍有一定的支撑,加之商品价格下挫,生产利润收缩,产品产量下降,导致市场库存整体继续减少。从月中的情况来看,上中旬因局部需求低迷,库存去化速度较慢;进入下旬后,随着部分产品压减产量,库存去化有所提速,所以本月库存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各主要商品中,钢铁和铁矿石库存量继续下降,且降幅进一步扩大;汽车库存量在需求整体回升的带动下,本月库存量虽有增加,但增速有所减缓;煤炭、有色金属和化工库存量继续增加,且增速有所加快;成品油库存量则由降转升,库存压力有所加大。

1、供需双降,钢市继续去库存化进程

20234月份,钢市库存量较上月减少0.3%,连续两个月下降。从本月库存的变化情况来看,本月上中旬,局部需求低迷,库存去化速度较慢,进入下旬后,随着部分钢厂压减产量,库存去化有所提速。据西本资讯监测库存数据显示,截至427日,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为1373.95万吨,较3月末下降111.9万吨,降幅7.5%,较去年同期减少211.25万吨,降幅13.3%。其中螺纹、线材、热轧、冷轧、中板库存分别为728.85万吨、165.92万吨、250.59万吨、124.57万吨和104.02万吨。本月国内五大品种库存呈现分化,其中热轧库存由降转升,而其余品种仍保持下降趋势,螺纹降幅最为显著。进入5月份以后,需求端很难放大,而产量还会继续缩减,因此库存将波动变化,不同区域会有差异。

2、行业整体显现供弱需强,铁矿石库存继续减少

20234月份,铁矿石库存量较上月减少3.1%,降幅较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显示铁矿石去库存化进程顺利,库存压力持续明显缓解。从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本月中国45港铁矿石库存月环比呈大幅回落趋势。截止428日,45港铁矿石库存总量12886.99万吨,环比上月底降低574.25万吨,比今年年初库存低243.55万吨,比去年同期库存低1631万吨。本月45港铁矿石库存整体仍在去库趋势中,但是去库速度有所放缓。4月份铁矿石供需基本面整体表现为供弱需强。供应端,本月45港进口矿到港量9482万吨,环比上月减少271万吨,由于澳洲气候因素以及矿山季末冲量结束,本月到港量出现下滑;国内矿产量受需求提振继续增加。需求端,4月份钢厂盈利率持续走低,亏损程度再次恶化,在4月中下旬铁水产量迎来了年初以来的首次回落,目前247日均铁水产量为245.88万吨/天。整体来看,4月份铁矿石供应水平下降,需求维持高位,仍存在供需缺口,最终港口库存继续去库。展望5月份,铁矿石基本面将呈现出边际供强需弱的格局,供应增速加快,需求连续下行,但整体需求水平或继续高于供给,但由于缺口的缩小,最终港口库存去库速度将进一步放缓。

3、供强需弱,煤炭库存增速继续加快

20234月份,煤炭库存量较上月增加4.1%,连续六个月呈现增加格局,增速较上个月加快0.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显示在供强需弱的背景下,煤炭去库存化难度较高,库存压力持续加大。从目前情况来看,不论是产地还是港口、下游,各环节煤炭库存均在高位,市场运行均明显承压。短期来看,电厂调进和消耗水平差不多,库存稳定;受进口煤大量涌入影响,电厂补充及时,环渤海港口压港将持续化;耗煤大户资源补充及时,北上采购积极性偏低,很难将煤价拉起。此外,56日,大秦线恢复正常运输,铁路车流增加,大量煤炭源源不断的运往环渤海港口,使得本来就供略大于求的煤炭市场继续承压,预计5月上中旬的煤炭市场很难改变偏弱格局。需求端乏善可陈,虽然水电依旧一般,但是整体上看电煤消费仍处于淡季,在电企库存偏高且有长协煤的保障下,对市场煤的采购意愿持续偏弱。从电厂存煤数据上分析,下游电厂库存充足,价格偏高,终端采购积极性不足;叠加环渤海港口蒙煤自燃风险加大,贸易商出货积极,价格难涨。尽管沿海八省电厂日耗爬升至181万吨;但在长协保供及进口煤加持下,库存仍保持3100万吨以上的高位。CCTD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样本电厂煤炭库存在9900万吨以上,较去年同期高出1200万吨,增幅13.7%。并未出现明显去库,预计5月上中旬仍会继续消耗库存。随着大秦线检修结束,港口调入量也随之回升,环渤海港口进出平衡,环渤海港口去库短期无望。在高库存压制下,煤价难以形成大幅和持续性上涨动力。

4、消费略有回升,汽车库存增速减缓

20234月份,汽车库存指数小幅回落,当月库存量较上月增加2.8%,增速较上月减缓1.5个百分点,显示随着消费回升,本月汽车库存压力有所缓解。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显示,20234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0.4%,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0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于不景气区间。从当前车市的情况来看,各地补贴政策陆续结束,车企保价政策效果显现。随着4月下旬上海及各地春季车展开启、多款新车密集发布,汽车终端价格趋于稳定,消费者对降价幅度期望值缓解,降价的刺激作用将加速消退。不过多数经销商认为降价促销仍是市场主旋律,58%的经销商认为4月的促销力度加大,33%的认为促销力度与3月持平。由于一季度车市价格战凶猛,透支部分4月汽车消费需求,综合预计4月份乘用车终端销量在170万辆左右,较3月份微增。同时,客流量少是经销商面临的普遍问题,订单及成交率恢复不及预期。部分经销商裸车销售亏损,致使现金流短缺,经销商盈利下滑,人员稳定性较差。国六非RDE车型的销售给半年过渡期的政策尚未明朗,经销商国六BRDE是否要开始清库举棋不定。总体来说,经销商对4月汽车市场的判断依旧不太乐观,近半数经销商认为4月份乘用车终端零售量销量环比3月降有所下降,降幅约5%。进入5月份,随着天气转好,以及五一小长假带来的出行需求,经销商门店客流量将有所攀升,各地大小营销活动继续启动,将进一步吸引消费者对车市的关注度和购车热情,预计车市库存压力有望进一步得到缓解。

从以上情况来看,历来34月份都是传统消费旺季,而今年银四并未如预期般出现,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旺季不旺,供需双侧显现转弱迹象,市场运行压力加大。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经济恢复趋势明确,不存在系统性和可持续的通缩压力。一季度经济数据修复较好,需求侧回暖节奏呈抬升趋势。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超预期,今年经济稳复苏预期基本兑现。结构上,3月份,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增速达10.6%,其中接触型服务业恢复更为明显,同比涨幅为9.2%。在经济稳步修复的大趋势下,需求侧改善也在逐步显现。高频数据方面,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已经回升至往年同期新高,乘用车销量也延续抬升,可见今年需求侧改善是渐进式过程,需要更多时间显现。此外,经济基本面和高基数等因素使得近期物价有所回落。一方面,供给能力较强。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持下,国内生产持续加快恢复,物流畅通保障到位。另一方面,需求恢复较慢。疫情伤痕效应尚未消退,消费意愿尤其是大宗消费需求回升需要时间。进入5月份,从全国范围看,供需基本面有望得到一定改善,预计需求端表现将好于4月份。在各方因素影响下,我们认为5月份国内大宗商品市场有望在充分调整后逐步企稳,并具有一定的反弹动能,不过其前提必须是政策落实拉动需求上升,这是决定反弹动能的关键。

1、我国经济持续回升的趋势未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3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各分项指数均有所下降,指数降幅在0.14.8个百分点之间。但总的来看,经过一季度持续回升,经济运行积极变化明显,生产要素成本回落,企业资金状况趋好,人力资源保障和物流效率提升,汇率波动影响明显下降,企业对后市预期相对乐观。当前经济中的积极变化还是比较明显,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整体转好,支持保障条件改善,企业预期相对乐观,随着扩大内需持续发力,如没有出现较大不确定性因素,经济保持稳定恢复可期。一是生产要素成本回落。今年以来原材料成本、物流和劳动力成本普遍回落。4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动我国制造业原材料价格也有所下降,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为46.4%,较上月下降4.5个百分点,在连续7个月运行在50%以上后落入收缩区间。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为43%,较上月下降4.2个百分点,为2021年以来的最低点;反映物流成本高和劳动力成本高的企业比重分别为27.5%30%,较上月下降1.91.1个百分点。二是企业资金状况趋好。企业调查显示,反映资金融资难的企业今年以来持续下降,4月份降至4.8%,为近年来最低值。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连续3个月环比小幅下降。三是人力资源保障和物流效率提升,为持续缓解供给冲击压力夯实了基础。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连续3个月保持在50%以上。调查显示,4月份反映劳动力不足的企业比重降至近年来最低值。四是汇率波动影响明显下降。企业反映汇率波动影响的企业比重下降至20228月份以来最低值。五是企业后市预期相对乐观,预期转弱压力进一步缓解。4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7%,虽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仍处于相对较好水平。尤其是新动能,相关企业对后市预期明显向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分别上升1.42.4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4月份PMI指数较大幅度回落,且已低于荣枯线水平,既有季节性因素影响,更主要的是一种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转入全面回升过程的短期现象,不改变经济持续回升的大趋势。疫情防控政策积极调整后,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从供给到需求、从产业链各个节点到消费、投资各领域,相关经济活动都出现手脚放开后的快速反弹,其性质总体属补偿性、恢复性。这是去年12月份以来PMI指数持续较快回升的主要原因。当达到常态水平后,消费、服务业等领域恢复性、补偿性的增长就会明显减弱。经济进一步回暖,就需要市场需求持续回暖的拉动。要看到,今年以来财政货币政策聚力于扩大内需,围绕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力提效,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正在进一步加强;推动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多项政策效果开始显现。这些都会支持投资增长不断走强。投资对工业制造业生产的带动作用将日益明显,实体经济逐步回暖对就业的支持作用将不断加大。这将为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持续推动消费回暖提供基础性条件。综上,从恢复性回暖到系统性、全局性回暖,需要有一个转换期,但时间不会长。

2、货币和财政政策将会继续助力经济发展

整体来看,二季度通胀水平预计保持温和,继续在合理区间运行。二季度伴随经济的持续回暖,CPI和核心CPI或将持续改善。一方面受20224月开始的猪周期拉动,去年同期CPI基数较高,对二季度CPI同比读数形成拖累。剔除基数影响,目前生猪供需格局依然偏弱,但气候回暖带动餐饮等消费修复预期回升,对食品类价格上涨形成拉动。另一方面,在二季度消费刺激政策进一步加大的预期下,汽车、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等消费品需求上涨或将带动核心CPI持续改善。此外,二季度在五一假期和季节因素拉动下,交通出行、住宿、旅游等服务消费也有望进一步回暖,进而有利于服务价格修复。PPI方面,在基数效应影响下,同比增速将延续下行走势,但近期OPEC+集体减产,全球油价反弹,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抬升效应,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受输入性通胀风险影响环比或将回升。生活资料价格将在下游需求回暖拉动下得到修复。综合来看,二季度通胀水平预计保持温和,继续在合理区间运行。与此同时,二季度货币政策将侧重结构性工具的使用,财政政策继续加力提效助力经济发展。货币政策方面,一季度降准后,国内经济修复基础进一步巩固,短期内降准、降息的必要性不强。但部分领域修复相对缓慢,尤其表现在房地产、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在此背景下,二季度货币政策将更侧重于结构方面的优化调整,预计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和能源保供的支持,提升普惠金融贷款对小微企业授信规模,同时央行也将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尤其是防范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财政政策方面,将继续加力提效,财政收支结构有望改善。一是随着经济恢复企稳回升,叠加去年4-9月的低基数,财政收入增速有望逐步回升;二是财政支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继续向科技、社保、就业倾斜,财政支出将继续保持较高强度;三是税费优惠政策延续优化,预计二季度将突出对科技创新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四是二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有望维持高位,并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对投资形成持续拉动力。

另外,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25日,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464只,规模达15402.21亿元,从发行进度看,已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占比全年限额(38000亿元)超40.5%。专项债已经成为各地促投资、扩内需、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国家支持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今年专项债发行继续前置,多地都已经提前完成了专项债的发行额度。此外,财政部公布了《20233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从一季度情况来看,20231-3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16694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126亿元、专项债券13568亿元。分省份来看,今年一季度,河北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六省份的地方债发行超千亿,分别为1214亿元、1353亿元、1015亿元、1932亿元、1624亿元、1593亿元。山东省一季度以地方债发行1932亿元位列省份第一。

3、国内需求上升将支撑大宗商品价格

一季度,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呈现结构性复苏态势,其中消费呈恢复性增长态势,投资增长受政策驱动特征依然显著,专项债提前下达,基建投资增速保持稳定,房地产投资增速对经济的拖累效应明显减弱,外贸进出口逐月向好。展望二季度,伴随着各项政策协同效应的持续显现,我国经济有望全面复苏,市场信心将持续增强,叠加去年二季度低基数效应,预计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将回升至7%以上,达到全年高点。

二季度受政策、信心以及基数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有望加快修复。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在二季度将会进一步减弱,受消费场景抑制的餐饮、影院、航空、旅游等消费将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并推动服务消费的回升速度进一步扩大。此外,政策端不断推出促大宗消费的政策,预计大宗消费将在二季度持续好转,其中伴随房地产筑底企稳,与房地产相关的家具、家电等消费增速将持续为正;地方政府补贴力度的加强以及新能源政策的延续预计将带动汽车消费的回暖;石油及制品类消费也将伴随生产端的逐步回升而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同时,消费复苏重心在于消费信心的恢复,今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逐月回升,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环比增加0.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虽然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均有所好转,体现了消费者信心的逐步恢复。由于去年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基数很低,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消费将实现高速反弹,增速有望突破10%

二季度投资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或与一季度相当,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望进一步减弱。今年两会提出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并提高全年财政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度,同时专项债投向领域以及用作资本金的范围都进一步扩大,受此影响二季度基建投资将在一季度增速基础上继续维持高位。制造业投资方面,从先行指标来看,制造业PMI在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上后落入收缩区间,但企业对后市预期相对乐观,预计企业投资预期和意愿将有所改善,同时在产业政策和信贷支持作用下,制造业升级改造、绿色转型以及高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均将保持高位。但受外需回落影响以及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影响,二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速或与一季度增速相当。房地产方面,在供需两端政策持续发力的作用下,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将逐步释放,并带动销售、拿地以及房地产开发等环节的逐步企稳回升,这将有助于提升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意愿,预计二季度房地产投资降幅将延续收窄趋势,对经济的拖累效应将持续减弱。综上,预计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5.5%左右。

二季度我国出口有望总体保持稳定,进口增速降幅或将收窄。当前外部发达经济体的衰退风险依然较高,且自去年11月以来因疫情影响积压的外贸订单已在今年一季度基本完成交付,受此影响二季度我国对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增长或将减弱。但近年来我国对东盟和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往来不断增多,二季度随着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加速回暖,预计将对我国出口形成有力拉动。综合来看,二季度我国出口仍有望总体保持稳定。进口方面,二季度国内经济复苏以及国际原油价格回升带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将从量、价两方面对进口额形成拉动,预计二季度进口增速降幅或将收窄。

综合来看,二季度在低基数及多项政策共同作用下,市场信心将加速回暖,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经济增速或将达到年内高点,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受此拉动,我们认为5月份国内大宗商品需求仍有良好的前景,消费端将会继续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回暖。

执笔人: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李大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