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2 21:02:3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7月10日,港交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推出首对实物交收的双币黄金期货,分别以离岸人民币及美元结算。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当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此次推出的黄金产品透过人民币及美元两个交易渠道,横跨时区,给予投资者更多投资机会和风险管理工具,并进一步引领离岸市场人民币的汇率及利率的形成。
“由于人民币、美元双币黄金期货到期后均以实物交收,而交收的黄金规格是一模一样的,因此在交收日两张黄金期货合约的内在价值是相等的,这意味着将交收日人民币(香港)黄金期货的结算价和美元黄金期货的结算价相除,可以产生一个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他指出。
“理论上,这个汇率应该与当时的人民币兑美元期货结算价十分相近。一旦两个汇率价格偏离,就会出现套利机会,市场上就会有聪明人和聪明钱通过两边交收的形式获利。对于更加专业的投资者,还可以关注双币黄金形成的汇率和人民币汇率期权产品的价格差,丰富自己的投资策略。因此,通过实物交割形成黄金、美元、人民币的完美三合一应该是此次推出的香港黄金期货的最大看点。”他坦言。
三度试水黄金期货
事实上,这已是香港第三度试水黄金期货产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期货交易所曾推出黄金期货,但最终由于成交欠佳而于上世纪90年代退出市场。港交所于2008年曾推出实物黄金期货,但由于市场反应冷淡而于2015年3月取消。
李小加表示,“伦敦、香港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大部分的交易时段。同时,人民币已成为国际市场有较大吸引力的货币。实物交割的黄金期货不仅可作出对冲和投机,亦可利用这个合约买卖黄金进行风险管理。”
同时,他指出,如果日后各国央行有意买卖黄金,可以通过香港进行,不仅有利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还通过该合约对美元或离岸人民币的汇率形成重要影响。
此次推出的香港交易所黄金期货专为亚洲市场需求而设,以1000克金条(纯度不低于99.99%)为标的。交易分别设日间交易时段及收市后期货交易时段,分别于上午 8 时 30 分至下午 4 时30 分及下午 5 时 15 分至翌日凌晨 1 时收市。整个合约的交易时段长达16个小时,相比之下,此前的黄金期货合约交易时段仅为8个小时。
此外,这是香港首次推出实物交割的黄金期货合约,主要意在吸引亚洲区内大批的黄金加工商、贸易商参与交易。据悉,期货结算公司已委任布林克香港有限公司作为其首家核准交收仓库,负责黄金期货合约的实物交收。除核准交收仓库外,交易所为维护实物交收黄金期货合约的诚信链,已指定一系列交收仓库、精炼厂、运输公司及检测机构。
证监会行政总裁欧达礼在7月10日出席黄金期货合约开市仪式时透露,此次推出的黄金期货合约,分别设有实物交收参与者以及非实物交收参与者,“我们对于后一类参与者将密切关注他们的未平仓位水平来进行风险管理。”
港交所公布的资料显示,非实物交收参与者不得于最后交易日前一个营业日的系统截止时间(即下午 6 时 45 分)后持有任何即月黄金期货合约的未平仓合约,亦不得于最后交易日前一个营业日 T 时段后买卖任何即月黄金期货合约或接受该合约的交易或仓位转移。
争夺黄金定价权
亚洲目前已在全球黄金生产和消费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亚洲消费的黄金珠宝、金条和金币占据全球消费总量的60%左右。但目前亚洲市场实物黄金的供应,尤其是大公斤金条的供应还未形成一个公开透明并具规模的交易市场。
近年来,亚洲区内的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各大金融中心已纷纷加快步伐,力争在亚洲黄金定价权上分得一杯羹。
2014年9月1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率先推出国际板交易, 主要引入国际投资者参与金交所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产品交易,同时利用上海自贸区的一些政策为黄金投资者提供便利的实物黄金转口服务。
汇丰、渣打、高盛、德意志等全球各大黄金精炼企业及其他贵金属投资机构已成为上海金交所首批40家国际会员。目前,国际板共有69个国际会员。去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成交金额1.1万亿元,同比下降4.33%;国际会员成交量占国际板总成交量的40%,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2014年10月,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推出以批发25公斤金条为主体的全球首个实物黄金合约。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的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该合约的交易量约为6725公斤,其中大多数为实物交割,但随后交易量直线下滑,至去年2月已无任何成交。
此外,CME亦于2015年1月在香港推出1公斤黄金期货实地交割合约,与香港99.99%黄金价格直接挂钩。该合约每月日均交易量在2016年2月大幅增长到432手,并曾于去年2月16日创出930手的交易记录。截至7月7日,该合约的未平仓合约为18手,成交量为13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