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专家 > 专家文库

商品现货市场对接实体企业的思考建议

2016-03-03 来源:

 

“商品现货市场”即大家通常称谓的“大宗商品市场”,商务部为了更好的区分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将其正式命名为“商品现货市场”,笔者认为这是非常科学的做法。其中释放出更重要的信号是,这是国家政府层面希望引导现在激战正酣的大宗商品市场朝如何更好的服务现货产业方面发展,而不是鼓励商品现货市场去与商品期货市场做“类期货化”的交易竞争。笔者一直致力于探索商品现货市场如何更好服务现货、对接实体企业,其中有些不成熟的思考希望能得到业内诸多专家的批评指正。
一、目前商品现货市场竞争越演越烈,喜忧参半
随着联席会议对地方政府的放权,各地方政府允许建立的商品现货市场是越来越多,其规模和实力也是越来越大。央企、国企、大型集团参与建设的商品现货市场层出不穷,从一个方面来说,这是件好事,既说明了各地方政府和各实体产业方面对现代化交易平台的渴望与需求,也说明了商品现货市场蕴含大量的商机和发展潜力,这无论从我国商品资源优化配置来说,还是传统贸易方式上档升级来说,都是有利的。
然而,表面的繁华背后,却是另外一幅令人扼腕的情景。笔者接触过众多的市场代理商,以前他们总是抱怨担心拿不到很多交易市场的代理权,而现在的抱怨则是每天接到太多新生市场的招商电话,不甚其烦,甚至还戏言,现在国内交易市场的数目比代理商还多。除此之外,“手续费返佣90%以上,日结日返,波动大,便于刷单”等一些市场的宣传口号比国家整顿清理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与之鲜明对比的是,笔者却很少听到有实体企业抱怨说,现在每天找他们的市场太多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太多了。
二、商品现货市场的发展定位很重要
如果把商品现货市场的市场发展简单定义成“现货基础建设”和“快速投机盈利”两大块,通常有这几种选择:先盈利后建设;边盈利边建设;先建设后盈利;只盈利不建设或伪建设。这其中,国内目前只盈利不建设或伪建设的商品现货市场比例相对较高,先盈利后建设和边盈利边建设的市场比例相对较少,先建设后盈利的市场更是凤毛麟角了。虽然“在商言商”,企业追求盈利本是无可厚非之事,但是过多追求短期利益的快速增长,很容易导致市场在现货基础建设方面滞后发展乃至沦为空谈。其实,放眼国内商品现货行业,其中还是有少数几家标杆交易市场(在此笔者为避广告之嫌,不点名),他们很务实,也很低调,很少看到他们发布大量招募代理商的广告,但是他们却是行业内发展最稳定,收益最好,服务现货结合最出色的市场,他们就是先务实做好现货客户基础建设后追求经济效益发展的典范。因此,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商品现货市场管理层,应该更务实和更科学的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没有扎实现货基础而动不动就高喊“打造某某产品定价权”之类的口号无疑是水中望月。
三、竞价模式的思考
竞价模式是国家明确鼓励发展的交易模式,众多交易市场由于种种原因,对竞价模式的建设可能目前更多的是“有名无实”。简单来说,竞价模式可分为竞买和竞卖两种方式。笔者有幸曾参与过两种不同竞拍模式的研究建设。比如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荣昌仔猪集中竞拍交易平台就是一种集中竞卖的模式,该交易平台采取改良荷兰式拍卖法规则,2011年10月运营至今,仔猪日均成交量1400头,累计报单112.7万笔,并同时实现百分之百的交割,累计交割82.5万头,成交金额近4亿元,相比传统贸易模式,农民平均每头仔猪多增收100元左右。而在产品竞买模式平台中,某上市饲料公司利用该平台在原材料采购方面采取电子竞买模式,一年下来节约采购成本1.5%以上,节约采购金额近1000万元,而该企业年销售净利润也只有2000多万元,相当于为企业直接创收。通过以上竞价模式的探讨,总结其运行成功所需满足的条件有: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组织化;可操作执行的产品标准;统一的竞价信息平台;专门负责交易秩序监管的机构;市场各方的参与积极性等。在实际操作中,商品交易市场可根据竞拍产品的特点和竞拍产品市场买卖双方的强弱市场地位来确定产品竞买或产品竞卖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竞拍规则,为实体企业提供统一的竞价信息平台,为实体企业建立专业的交易秩序监管机构,为顺利完成竞拍提供相应的物流,金融等辅助服务等等,通过健全以上的基础建设,商品交易市场的竞拍交易才会吸引和服务到广大实体现货企业,交易市场也会通过合理的商业模式赢得稳定和长远的发展,而不只是一门心思只去开发投机代理商。
四、仓单交易的思考
笔者在之前文章中曾提到,在传统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的中间地带,即我国商品领域场外衍生品市场,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这无论是从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体系还是从务实解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角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期货市场的贸易功能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我国期货市场采取的是国外“拿来主义”,在很多品种的现货交易基础还不甚繁荣的时候,就突出强调其产品在期货市场上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许多期货品种一上市便出现低交割率的“成熟”品种现象。这是不符合期货市场发展规律的。众多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的实体现货企业目前更倾向参与一个价格公允、质量统一的现货保障基地和交易平台,而非只参与期货平台。因此,我国商品现货市场就成为孕育期货品种,解决期货市场贸易功能不足,为实体现货企业保驾护航的最佳舞台。这个发展思路和方向,正是国家政府层面所提倡和鼓励的。
无论是期货市场还是现货市场,如果没有解决实体现货企业的贸易功能而希望一步到位就实现其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是不现实的。如果没有坚实的现货基础,所建的交易平台不但不是企业的风险规避工具,反而会成风险爆发平台。因此,在交易的模式上,笔者更建议国内商品现货市场现在要采取“仓单或提货单交易”而非类似期货市场的“合约交易”。只要是牵涉“合约交易”,就难逃“标准化,集中竞价等”监管红线。而仓单或提货单交易,其与标准化合约交易最大的不同在于是以仓单即货物的最终交割和流转为目的而进行的交易行为,而不是以追求套利博差、对冲平仓了结交易为目的而进行的交易行为。其交易本身的服务性质,是满足实体现货企业的贸易性,而不是一味的满足投资客户的投机性。而且,通过与期货相同或相关品种的对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期货产品仓单升贴水交易平台,由产业客户在这个平台上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换货或升贴水交易,既可以满足产业客户个性化的接、卸货地点需求,又能健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传导机制,务实提高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而要实现顺利的仓单交易,本质是要解决现货贸易中的三个问题:信息、资金、物流。实现现货流转环节中的三个属性:金融属性、贸易属性、流通属性。这其中,金融属性是工具,贸易属性是基础,流通属性是外延。而在仓单交易之中,主要体现在以仓储基地为中心,以物流和质押信贷体系为支点。没有仓储物流体系支撑的产业客户就缺乏有效运用交易市场的能力,就像风浪里无桨的船,即使有明亮的灯塔指引,也难以抵达目的地。在高效物流体系的支持下,市场主体就可以把套利机会稳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润,从而为市场主体突破传统市场边界和生产经营方式,提供了风险可控、收益稳定的激励机制,形成了推动现货产销市场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持续升级的“倒逼”机制。同时,建立市场化的仓储物流体系是提升产业客户期现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关键。正如网络购物的爆发式增长以快递行业的迅速兴起为前提,商品现货市场对产品进行跨期、跨地区资源配置,离不开高效的仓储物流体系做支撑。通过分析国际四大粮商即ADM(ArcherDaniels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Dreyfus)的商业模式时可以发现,它们的经营策略各具特色:ADM以粮食能源研发见长,邦吉以从农场到终端的全程控制闻名,嘉吉特别注重物流环节,路易达孚擅长农产品期权期货交易,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拥有独立而发达的仓储、物流体系,因此,农作物种植并非关键,反而建立坚实而完备的仓储和物流体系才是它们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
因此,第一、商品现货市场要通过仓单交易模式推动和扶持产业客户建立市场化的仓储物流体系。把指定交割仓库作为抓手,按照市场逻辑,引导实体企业建立起众多“准交割仓库”或“延伸交割仓库”。并以仓储基地为中心,完善市场化物流运输体系,促进期、现货高度融合的单一商品市场的形成。
第二、通过仓单交易模式,协助实体企业对接其产品上下游,鼓励和支持实体企业利用如“延期点价”“浮动订单”等模式锁定了原料及采购成本,扩大销售渠道,加速实体企业发展。
第三、通过仓单交易模式,打造“仓单”银行。让信贷机构通过交易市场的质押仓单消除了贷前调查成本和贷后监管成本,有利于改善仓单质押率低和审核周期长的痼疾,可以加速资本流转,有效化解实体企业的融资难题,显著提高期现货市场的融合程度,从而实现三方共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笔者相信,通过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和创新,国内商品现货市场必将迎来百花齐放,四季如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