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专家 > 专家文库

胡俞越: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与大宗商品定价权

2015-12-22 来源:

         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11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于12月3日—12月5日在深圳召开。

  本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与往届相比形式更加丰富多元,以“跨界、跨境、跨越”为主题,邀请了梅拉梅德等全球顶尖的金融衍生品专家、学者及深圳市政府及证监会领导、国内外主要交易所、金融企业、上市公司等领袖精英参会。大会将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风险管理,促进期货与现货、境内与境外、场内与场外、线上与线下的互联互通以及金融混业、跨界融合的发展”等业界关心的重大课题深入研讨。和讯期货参与现场直播。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胡俞越作主题报告,“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与大宗商品定价权”。

  以下为文字实录:

  胡俞越:各位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11届中国国际期货(博客,微博)大会,这也是我本人第10次参加这个论坛,可能在国内学界,我也是唯一一个参加时间最久的。今天我们这一届国际期货大会的主题是六个字,跨境跨界跨越,也就符合我们国际化的主题,所以我们今天郑商所的分论坛主题就是以PTA这个产品为先导,探索国际化的路径,所以我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也讲讲这个题目,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与大宗商品定价权。

  前天的期货日报登了一个整板文章,关于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之路的任重道远文章,我那篇文章也是配合这次国际大会写的文章。我本人恰好是郑商所的战略发展委员会的委员,所以我觉得也有这个义务来结合郑州的郑商所的情况,讲一讲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讲四个,国际化进程的现状,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面临的挑战,期货市场国际化任重道远,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讲讲大宗商品定价权。

  第一,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与现状,期货市场开始从90年代初起步,其实就是从我们郑州开始起步,1990年的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挂牌开业,预示着中国期货市场开始了探索之路,92年正式建立中国的期货市场,其实已经开始了国际化的探索。当时属于期货市场初期的境外交易是一个自由交易的情况,持续到95年清理整顿,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95年之后,93年之后开始清理整顿,到2001年,整个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处在一种停滞阶段。第三阶段,从新世纪以来进入新一轮创新试点阶段,比如31家国有企业开展境外的套期保值交易,6家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这都是走出去的一些具体的举措。这个过程也有一些弯路,比如初期阶段,中介机构参差不齐,代表链冗长,沟通成本相对较高,发生了多起冲突纠纷和风险事件,后来才有了清理整顿。进入到新世纪以来创新试点阶段,我们首先得益于01年12月份假如WTO,预示着期货行业创新试点阶段,到今天各个市场主体国际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比如说第一个方面,境内投资者走出去启动较早,但是实际上并不通畅。31家持证企业从事境外套期保值业务,大量民营企业就没有需求吗,境外国际市场的套保需求就难以满足,所以境外投资者走出去仍然道路不畅通。期货公司走出去起步艰难,还比较快,跟国际化距离还比较大。最初6家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的时候,最初想建立一个窗口,代理香港的投资者从事境外交易,其实这是南辕北辙,这六家香港设立分支机构都是带领国内投资者从事境外交易,充分说明了我们这个需求,国内这个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期货交易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能够满足。这个过程当中,近几年又有突破性的进展,比如说广发期货在境外成立了广发金融交易有限公司,也是期货公司国际化的一次有意尝试。比如南华期货在芝加哥设立分公司等等,这些都是一些有意的尝试。

  我们对外开放除了我们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引进来的工作主要是表现在我们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济机构从事境内特定品种期货交易管理的暂行办法,这是今年几个月前,今年8月份才颁布实施的。这个实际上是为原油期货做铺垫,但原油期货目前为止恐怕今年还是出不来。期货交易所的国际化进程开始迈开步伐,也在积极寻求突破,我们目前欣喜看到就在半个月前,11月18日,我们国内两家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金所,德交所成立了交易所,在欧洲大力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在上海自贸区前年挂牌的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货的推出应当说渐行渐近。原定计划今年肯定要落地,照我判断因为股灾和救市影响,这个规划要相应推迟了。从这些方面来看,期货交易所的国际化正在迈出坚实的步伐,这是20多年来我们的探索和进程。

  第二,推进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一个是中国特色,就是舒服期货交易的创新发展,中国期货交易所四大都是证监会推动组建成立,应该说政府主导创立,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带有中国特色就是管办不分,证监会管,在我们看来也是证监会办。国际证监会组织大力推荐的中国五位一体的监管模式,我个人认为是有一些它的问题,我个人看来交易所不是个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就是中国证监会,顶多加它的派驻机构,期货业协会是自律组织,所以期货交易所也是一个自律组织,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五位一体监管体系,端口前移,扮演了服务者和监管者的双重角色,这个问题是监管部门的管办不分相对比较突出,可能从国际化进程来看,会成为一个潜在的非常大的制约因素。在目前这种既管又办的体制下,监管层的奶妈心理,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期货交易所的产品创新、制度优化和服务提升,很难与国际通行体制接轨,打造有竞争力的国际期货交易所平台受到了一定制约。从期货公司角度来说,僧多粥少,也亟待突破,我们可以看到期货公司的业务创新,这两年推进速度力度都很大,从这一点来看,现在已经进去的证监会的前助理这两天似乎在推进期货行业证券行业、基金行业创新方面,它的力度也非常大,我也不能因为他进去了,就把这些创新都否定掉,我个人认为由于股灾和救市,创新的方向不应该改变,创新的节奏和步伐应当做适当的调整。从期货公司创新业务来说,境外代理业务的开展和规模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息息相关。期货公司僧多粥少的局面日益凸现,单一的经济业务引发的激烈竞争使得期货公司持续下滑,创新业务还没有带来真正有意义的绩效增长,就严重制约了期货行业的发展壮大。期货行业另外一个现象,马太效应日益明显,期货公司强者很强,弱者很弱,两级分化很突出。我跟光大期货交流,他们成长非常快,但是估值期货采用休克疗法,券商型的期货公司真的是雪上加霜,对其他期货公司也是雪上加霜。昨天我也在这个场合讲了这样的观点,我的观点是期货是现货的出气筒,都不是受气包。我的意思是出气筒是疏解风险的通道,但不是受气包,我主要指估值期货,商品期货也包含在内。这次受气包更冤了,自宫的办法,自废武功,我呼吁估指期货恢复常态,大家千万不要这样认为估值期货歇菜了,商品期货机会来了,不是那么回事。加快推进期货经营机构的创新发展也是刻不容缓。

  我们投资的走出去也遭遇了市场短板,投资者国际化主要体现在机构投资者走出去,参与境外交易,在资金实力投资理念等方面给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中国期货市场长期以来的现象,我过去这样说,品种小,规模小,散户占主导,品种小有所改变,但是机构少,散户占主导的格局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与中国期货市场格局的真实写照。清理整顿下,法规的落后使产业客户进入国内期货市场参与期货交易同样受到了诸多限制,更不要谈参与境外期货交易了。这也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现象。

  第三,期货市场的国际化任重道远,长期以来期货市场国际化意味着我们要跟国际惯例接轨,实际上就是融入欧美主导下的国际市场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包括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国际化,也包括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市场主体的国际化。我们要继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法规建设,期货市场要走出去,请进来,基于期货市场国际化的考虑,管理法规同国际惯例接轨成为必然的选择。就要求我们应当了解和借鉴国际市场通行规则和惯例,立足期货市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要求,使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成为与世界期货监管与运作规则一体化的一部分,适应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潮流,为我国期货市场发展预留空间,推动形成国际期货市场的中国力量。交易所的体制改革也成为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的一个关键,推动我们交易所的体制改革,打造国际化的交易服务平台。我们国内期货交易所体制如果停滞不前,必然遭到危机四伏,要打破我们现在既管又办这样的体制,政府和交易所之间要实现管办分离。这样我们期货交易所在管办分离之下,以产品创新为端口,优化制度设计,降低交易成本,打造服务型国际化交易平台,才能成为现实。借鉴国际主流交易所发展经验,扩大境外会员比例方式,引入境外机构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而且还要加强与国际交易所合作,积极推进比如说结算价的授权,交叉挂牌这种多种模式的合作机制。我们要整合国内品种资源,务实市场创新的空间,做大做强服务型的国际化交易平台,形成对外竞争力,这样才能将产品定价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从我们经营机构,期货公司角度说,内外兼修,打造期货行业的升级版。对内借助产品创新,业务创新,对外拓展境外渠道走出去,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出去才能提升我们中国期货行业的竞争力。在具体业务方面,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业务,发挥资产管理业务和经济业务,渠道创新业务的协同效应,以子公司为端口,发挥风险管理专家的优势,通过场内场外互动服务实体经济。通过配合实体企业走出去,期货公司积极的推进境外代理业务,不再局限于国内现有的业务领域和品种,而是在全球视野下探索自身的业务模式和培育核心竞争力,而且在全球市场上与国际机构进行竞争,中国的期货行业将在这个过程当中实现新一轮的蜕变。

  刚才说经营机构,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投资者国际化循序渐进,引进来协同走出去。把培育机构投资者放在工作的首位,改变我们目前机构少,散户占主导的市场格局,投资者国际化进程当中,注重循序渐进,先引进境外投资者,再引导投资者走向境外。这方面我们恐怕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说我们突出的短板是人才短板,所以我们还要通过引进人才和自主培养结合,打造既懂现货,又懂期货,懂场内和境外,商品和金融,境内和境外,金融投资和风险管理这样复合型的人才队伍。

  最后一个问题,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谈谈大宗商品定价权,这个题目是我今年上半年参加郑商所的三次论坛第一次提出的观点,当时的题目就叫“一带一路”与大宗商品定价权。“一带一路”战略从我们愿景来说,就是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也可以叫三同,路通、心通、规则通。我们要抓住“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机遇,争夺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大宗商品定价权定价中心,定价力,这个已经谈了很多年,自从中国期货市场建立以来,这个问题始终在讨论。但是究竟什么是大宗商品定价权,我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我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要掌控大宗商品定价权,就是以人民币作为定价货币,就是大宗商品定价权。通过期货市场的双向开放,引导国际化产品制度投资主体和资本参与期货国际化价格形成过程,这样实现价格可承受,资源可控制,从大宗商品的安全体系来说,我们的石油安全,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就是十个字两句话,资源可控制,价格可承受,就是安全的。“一带一路”的战略通过输出基础设施建设,控制沿线资源,推动期货市场向西开放,重构贸易定价规则和货币体系带来的新机遇。“一带一路”战略也可以打开我们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的想像空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起来44亿,经济总量大概GDP总和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63%和29%。也有人把“一带一路”战略称作中国板的马歇尔计划,“一带一路”战略有现实的需求,一方面中国内需不足,第二庞大的制造业过剩,过剩产能需要通过境外转移。第三,中国基础设施以及部分产业有优势,有些出现了过剩。第四,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欠缺,第五,资本输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第六,用好用活3.5万亿外汇储备,也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个情况不详细展开说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期货市场情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们贸易关系非常密切,从新世纪以来,十几年时间当中,01年到2014年,贸易总额从800多亿美元增长到11200多亿美元。我们对外贸易占比也从16.47%增长到26.0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起来期货交易所有22家,期货和证券综合性的交易所有8家,数量其实相对并不多,整体水平相对偏低,相当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没有期货交易所,我们国家现在上市了50个期货品种,包括郑商所的品种,涵盖面非常广,品种运行成熟稳定,包括PTA在内,成交量也排名在世界前列,2010年开始中国跃居全球经济总量第二位的时候,中国市场期货市场跃居全球第一位,那个时候到今年都没有改变,今年也将是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依然排名全球第一。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什么是大宗商品定价权,就是人民币作为定价货币,价格高低不重要,资源可控制,价格可承受,才是安全体系。我们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大宗商品告别了十年黄金时代,第二,国际格局多级化,第三,我国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第四,中国外贸的力量也逐步增强。

  把“一带一路”战略称作为中国板的马歇尔计划,我想可以实现一箭三雕,二战结束之后,欧洲一片废墟,马歇尔计划是欧洲复兴计划,美国本土没有受到战火的然及。第一,向外转移过剩产能,第二,建立美国的势力范围,汇集的国家几乎后来都成了美国势力范围。第三,建立了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定价规则。我们对外开放喊了30多年,与国际惯例接轨,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大家想想与国际惯例接轨究竟跟谁接轨,就是跟美国接轨,我们已经进入到后布雷顿体系,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的重构,我个人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规则体系重构的意义,我们也是一箭三雕,第一向外转移过剩产能,第二,“一带一路”显现国家几乎都是资源型国家,我们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掌控沿线资源。第三,形成以中国主导的以人民币作为定价货币的这样一个贸易规则体系。

  输出过剩产能,同时也就可以影响定价规则,新世纪以来,大家可以看到大宗商品市场在中国,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出现了十年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就是中国的需求强劲带来的,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叫大规模的造城运动。这个造城运动不仅仅指房地产及随着大规模造城运动的基本结束,中国经济开始下行,相关产能一夜之间全面过剩,“一带一路”战略就是这样的意义,向外输送过剩产能,带动中国的对外投资。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大宗商品黄金时代的结束,大宗商品现在进入了一个喋喋不休的熊市,我们注意到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过程当中,我们无力改变定价规则和定价体系,大家都买,都抢,尤其是肥了上游资源性企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过程当中,大家都抢,卖方市场情况下,我们无力改变定价规则,但是在下跌过程当中,恰好是一个改变定价规则,重构贸易规则体系的绝佳时机。过去我们中国没有这个力量,而现在我们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升,这个背景下,中国就应该挺身而出,建立新的贸易规则体系。大宗商品价格在下跌过程当中,才是建立新的贸易规则体系的绝佳时机,中国应该挺身而出。第二个方面意义,掌控沿线资源,提升大宗商品的定价力,沿线国家是资源性国家,而且还有一个潜台词,图上可以看看,基本上都是非美国势力范围的国家。第三个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主导贸易规则,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定价规则体系。这次美国撇开中国搞了TPP,还有一个TTIP,其实就在重新主导贸易规则体系,可以看到TPP撇开中国,中国一方面不放弃加入TPP的努力,跨太平洋(601099,股吧),没有环起来,中国这里是一个缺口,我们有一天会弥补上。中国不放弃这个努力,我相信中国加入TPP的努力不需要17年,因为我们加入WTO谈了17年。另外一方面,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的多级化,中国恐怕也需要占一级,“一带一路”战略就有这样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前面提到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推动形成区域性的贸易规则体系。“一带一路”战略其实还有一个重要意义,今天不展开讲,八个字,巩固路权,拓展海权,时间关系不多讲。要让人民币走出去,成为定价货币,要让人民币本身成为可交易的货币,这个不展开多讲。

  前两天我们加入SDR,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SDR其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加上中国人民币,有人说人民币权重太小,给10.92,超出我的预期了,挺好。我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是独具慧眼,并不仅仅美国利益考虑,也是全球利益考虑,它也需要中国和人民币这样鲜活的兴奋剂,活力,来增强我们国际货币体系的活力,我想这个意义也是非同寻常。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稳步推进,我相信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已经是离我们越来越近,谢谢大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