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研究出版 > 出版刊物

常清:探索发展我国多层次的大宗商品市场体系

2013-04-02 来源:

 探索发展我国多层次的大宗商品市场体系

                          ——从农产品市场建设的实践来看

 

常清 王军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部主任)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攻坚时期,如何构建符合客观规律和国际经验的中国特色大宗商品市场体系,对于更好的服务和发展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1978年对小岗村“包产到户”这一民众创新的首肯,开启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新篇章,中国大宗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实践也是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试点开始,逐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发展之路。多层次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背景、进程和客观规律对于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市场建设是体制转换的历史重大课题

农产品市场的建设是我国改革初期进行体制转化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价格改革是体制改革的关键,最早是国家对农产品进行计划价格调整,但实践证明商品的价格是无法通过计算得出的,随后开始探索采用双轨制,并在实践中逐步发现,市场的调节作用比想象的还好,所以价格就放开了,由双轨制过渡到全面的价格放开。由此,农产品市场体制改革取得较大成功,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在改革初期得到显著成绩。

在价格改革进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当时最早的问题就是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猪肉等农副产品更加突出,该问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有效解决。刚开始放开价格时人们很不适应,甚至引起了社会的动荡。如何解决农副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和流通体制中问题是当时设计中国价格改革的人一直苦于思索的问题。

所以人们开始把眼光放在国外,借鉴发达国家解决该问题的成功经验。由于日本和中国一样,小农经济、规模化程度不高,发展生鲜食品批发市场,通过拍卖形成价格,将分散生产的农产品到集中的城市消费,形成产地批发和销地批发,把价格形成机制和流通问题处理的非常好。因此,通过批发市场组织方式发展生鲜食品市场形成当时一致的共识。

而对于粮油这些能够易储藏、标准化程度高的大宗农产品,美国具有成功的期货市场发展经验,因此开始学习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逐步发展中国的期货市场,我们当时建立期货市场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权威价格,既能够利用该市场进行贸易定价,还可以通过远期价格发现功能调解下一个周期的生产和消费。

二、当前期货、现货市场建设的不足

20001229号开中国期货业协会成立大会,宣布期货市场清理整顿结束。从2001年才开始恢复发展,现在虽有一定规模,但这个规模和国际上相比,仍然有相当的距离。回顾中国期货市场的演进历程,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当初的设置和规划不一样,很多期货市场应有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一是服务实体经济的现货贸易定价功能较弱。最早设计这个期货市场,一个想法就是让期货价格成为国内定价基准,至今该功能仍然没有充分发挥。在治理整顿的时候为了防范风险,通过制度限制交割,使得交割月没有仓位,现货贸易定价没办法形成。成熟市场如美国CBOT的主力合约持仓都在近交割月,结合升贴水状况贸易定价方式非常成熟,而我国期货市场的主力合约通常在半年甚至七八个月以后,那时候的价格只是个预期价格,没办法进行贸易定价。

二是衔接近期中期产需的贸易功能缺失。期货市场本身可以作为企业采购和销售的贸易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建立与产需衔接相对应的近期中期合约持仓,而我们的农产品期货成交量大的合约通常都在下一个季节,并且在仓储、物流、交割等环节的滞后使得该市场服务现货企业的功能有限。

三是品种创新仍然不足。许多品种没有在期货市场上市,衔接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许多问题都解决不了,在国外成熟期货市场的许多功能在我国则没能有效发挥出来,主要体现在发现远期价格和一定的企业套期保值功能上。

如果既有本生产周期的中远期价格,还有下个生产周期的预期价格,通过这两个价格信号对生产和消费进行调节,将更有效地合理配置资源。现货价格对生产者的滞后调节在中国表现最突出,因此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越弄越大。

 

三、客观经济规律决定市场的组织形式

 

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和教训,要建设多层次农产品市场来解决生产和流通中的问题。什么样的品种用什么样的价格形成方式和市场组织形式,是有规律的,认真总结研究客观规律。

生鲜食品的生产是分散的农户,流通中的企业都是比较小型的,他们把握信息、把握未来的能力较差,而城市为主体的消费却是集中的。此特点所决定,采用批发市场(以及超市)的形式发挥集散的功能,能够有效的衔接产供销。并且,将各个地域的现货生鲜价格信息进行公益性的收集公开,也能够做到在区域之间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剧烈波动,这是我国农产品市场领域矛盾最为突出的问题。小宗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均非常分散,和生鲜食品一样许多小杂粮等农产品都没办法规模化生产,并且需求较为稳定、周期性特点非常鲜明,供给量在季节间看似不大的变化通常就会导致价格的剧烈波动。所以这种特点决定了发展中远期市场,形成包括下一个季节的价格信号体系,将对该类产品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的资源配置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所以应该发展大宗商品中远期市场,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权威价格,进而解决这种周期性价格暴涨暴跌的问题,不仅有今年的价格,还有下一个生产周期即明年的价格,这对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有调节作用,只有现在的价格,没有远期的价格是不行的。

由此,形成现货批发市场、中远期和期货市场等共同构建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有效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我国大宗商品中远期市场的发展与质疑

 

中远期电子交易牵扯到一个问题,当前面临着严峻的被整顿的形式,有人甚至还称其为“变相期货”。有人认为中远期电子交易不就是搞期货吗?大宗商品中远期市场近些年来的发展,本来要通过选择这种市场组织形式和价格形成方式解决经济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但是由于个别市场的盲目违规发展引致了针对全领域的治理整顿,进而制约了该类型创新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实际上,期货也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专利,期货是在一个随着贸易方式和价格形成方式的演变过程当中,从近期交易到中远期交易,标准化、易转让、每日结算就产生了期货,是自然而然的一个贸易方式的演变。中远期交易中蕴含着期货机制,期货回过头来覆盖中远期交易,不能将期货与现货,期货与中远期,以及现货和中远期完全割裂。

 

总之,各种各样的商品有其自身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特点,及其自身运行的规律性,客观上也要求一定的市场组织方式与之相对应。所以我们要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发展多层次的大宗商品市场体系。既要鼓励发展期货市场的发展,也要肯定和发挥大宗商品中远期市场对服务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形成现货、中远期和期货市场完备的市场发展体系,这既是市场制度方面的创新,也是对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民间探索的首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