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4 来源:
新出版的《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年鉴(2014)》指出,从2013年度到2014年度,中国在大宗商品市场领域正在经历着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最重大的规则性革命,甚至在启动或经历着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大规模的市场变革和市场实践。其核心特征是:一代表政府和主权要素的市场政策的密集改变;二代表市场要素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形态的密集改变。
而在2014年中国市场所表现出来的某些“规则性”努力,似乎也预示着中国大宗商品市场“规则性”市场发展的临近。
该年鉴概括了2014年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十个特征和变化:
1、市场准入。最重要的市场准入变革,是中国工商企业注册登记流程及条款的改变。这一政策降低了商业性市场机构创立及运营成本,增加了企业创立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2、全球化市场特征。中国的产业、商品、技术和资本的全球化发展,成为过去一年中的重要发展特征。中国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政府及金融机构的支持上,正广泛地参与不同类型国际市场的投资和跨境贸易。
3、主权商品市场。中国政府所推动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计划,开启了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新的政策性及国际性的自由贸易区。此外,中国政府也加强与国外政府自贸区的合作。
4、市场交易模式。在过去一年中,大宗商品的交易模式没有发生显著的转型与升级。尽管一些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努力推动商业模式,特别是电子商务业务模式的转型,但仍大都没有根本改变集市化交易的现状。
5、大数据及应用。大数据的概念及业务体系蓬勃发展,但市场上缺乏与大宗商品市场相关的有效数据运营商和商业化数据产品。商品数据的有效研究、编制和应用程度不足,
6、信用规则。大宗商品市场的信用环境的建立已成为政府政策制订的重点。与大宗商品市场的需求相比,目前信用评级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仍然缺乏。
7、金融规则。货币政策以及信贷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宗商品市场的资金使用的规则和成本,也影响了大宗商品交易融资的效率。但由于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的金融规则,系统化金融风险因素依然存在。
8、商品指数。大宗商品领域的指数产品持续推出,但大多数指数产品多为信息化产品,而不能作为商业化指数在大宗商品市场上有效使用。由于有效指数商品的缺乏,大宗商品交易商仍然以企业性的交易模式为主。
9、标准化趋势。不同类型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正在努力推动各种标准化的业务管理模式,包括仓储标准化、信息服务标准化、交易管理标准化。但目前,标准化的努力仍具有明显的企业化特征,大宗商品市场标准化的商业模式及商业环境,似乎还未有示范性的机构出现。
10、反腐革命。中国正在推动着广泛的反腐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大宗商品市场的环境,预计会降低大宗商品交易的成本,提高大宗商品交易的效率,有助于大宗商品科学化及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该年鉴还指出,从2013年度到2014年度,中国大宗商品领域持续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从市场的理念、市场的政策、市场的模式、市场的研究、市场的特征,甚至市场的语言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趋势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