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 来源: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在6月22日的2020财新夏季峰会上对新基建提出了三点建议,提出要针对新基建特征来有针对性地提供创新性的融资体系,使新基建能得到金融资源更好支持。 首先,他表示,新基建需要对不同的基建类型进行适当的分类,针对性地提供融资解决方案。“比如基础性的可能有政府资金,而更多靠市场资金。” 其次,新基建的特征,要把握新经济,围绕新基建经济的特征来创新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服务体系。 “比如说新经济通常是轻资产的,它通常是没有那么多像银行原来所要求的抵押担保。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不是能够很快盈利的,可能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它快速成长,但是不一定盈利。比如我们看到很多电商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所以,要有针对性地把握新基建的行业特征,来创新性地调整我们的上市也好、融资发债也好、信贷也好的需求。”他认为,中概股回归,很多选择香港,实际上必然性中有偶然性,因为香港上市制度改革也是两年前,两年前针对新经济融资做了重大的调整,比如生物科技、二次上市、差别投票权,而正好中美摩擦制度环境给它提供了新经济的支撑。 第三,新基建融资一开始就要有开放的国际化的视野。“新经济一开始就是国际竞争的,它的商业模式、它能够触达的覆盖到的客户和用户的范围都是开放的。所以,一定要是一个开放式的、可拓展的事业。” 巴曙松还补充说,“我们有条件把香港打造成一个支持新基建的融资中心,理由是它可以支持我们的这些优秀的新基建领域的公司进行国际拓展。” 他表示,现在中美竞争的格局下,国际贸易经济格局出现变化,东南亚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香港融资之后,支撑海外的拓展,把握国外趋势,同时适应国内的需求。“我总结为一句话,新基建即将迎来一个快速的增长,我们要针对新基建的特征来有针对性地提供创新性的融资体系,使新基建能够得到金融资源更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