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1日播出的《石油观察》节目中,证监会研究中心正局级研究员黄运成对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认为“互联网+”趋势将在大宗商品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我国大宗商品市场走向更加市场化将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黄运成归纳了大宗商品市场的几大特征,分别是体量巨大,这些商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具有极强的战略性作用,同时金融属性明显,定价不完全是供求关系决定,资金的力量也会发挥作用
他还分析了我国目前大宗商品的市场结构。他表示,我国大宗商品体系呈金字塔形,分别由现货市场、场外市场和期货市场构成。现货市场负责物资的生产、流通和贸易。场外市场负责让场外机构投资者进行买卖和交易,期货市场负责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等功能。
对于为何要发展大宗商品市场,黄运成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有助于形成我国的商品价格。二是由于市场是一个平台,可以综合各方面作用,形成产业、平台和金融三方面的融合,为生产企业提供价格的指导,发挥各个环节的价值,节约成本。三是目前金融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还不到位,通过市场的发展,可以使金融和实体结合得更紧密。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的改革方向,黄运成认为,改革已经对大宗商品市场发展提出了方向。
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由竞争来决定价格。国内大宗市场要更加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同时,“互联网+”在大宗商品市场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互联网技术对交易、仓储物流、会员服务等方面都能发挥巨大作用。日前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大宗商品市场也会起到作用。
黄运成还特别强调需要打破大宗商品市场的垄断局面,他表示垄断导致价格不能真正反映供求,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将倒逼中国垄断企业改革。他认为能源供求因素的复杂化、地缘政治冲突的常态化、能源市场运行的金融化和国内政策导向的市场化将使我国大宗商品市场走向市场化。他表示,放开价格,放开准入是市场的趋势,在做好顶层设计和管理规则的情况下,需要允许更多的主体如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进入这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