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当下资金主流流向,由传统的房地产市场转向股票市场,造就新一轮的股票市场牛市行情,从上证2000多点,一路高歌至4400多点,120%的涨幅,令人“望指兴叹”。令很多投资者从期货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转向投资股票。再来看看2014年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表现,普遍觉得交易不活跃,资金池有减无增,日子过得好的交易市场为数不多,大部分处于清淡场景,2014算是过了一个比较萧条的冬天,曾经“日进斗金”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
展望2015,股票市场依旧高歌猛进;电子商务发展势头依旧不减;尤其跨进电商来势凶猛;互联网网贷平台可谓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新景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如何扭转这个种颓废发展气势,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构建新型的大宗商品交易体系。现就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目前发展现状发表一下自己的愚见,然后提出如何构建多层次电子交易市场顶层构架系统设计。
一、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1.交易品种同质化竞争激烈;
比如白银交易,超百家交易市场上了该品种,有的采用撮合交易模式,有的采用做市商模式,无论采用什么交易模式,做白银交易基本上都是投机客户,即使有投资客户参与,也是很少一部分。白银市场客户就那么大,超百家市场同时争抢客户,客户争夺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2.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客户流失严重;
早期有些交易市场主体利用虚假资金参与投资者对赌,会员单位代客刷单,有些市场人为操纵品种的价格等不良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影响大宗商品交易在政府和老百姓(603883,股吧)心目中的形象,导致近年来大量交易投资者纷纷离场,不想被上当受骗。随着近几年来“315”曝光行业的阴暗面后,让很多投资者逐渐认识到行业的不规范,客户流失也就成为一种新趋势。
3.交易模式仍与国家政策相违背;
不管是撮合交易模式,还是做市商交易模式,它的交易原理机制都是与国家政策(国务院2011年38号文件,简称“38号文”)相违背的,38号文明文规定任何交易场所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不得将权益按照标准化交易单位持续挂牌交易,任何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个交易日;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权益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任何单位一律不得以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前,大家还是游走在政策风险边缘,随时都有可能被扣以“非法经营罪”、“非法组织期货交易”等帽子戴上。这把尚方宝剑一直悬挂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头上,随时都有可能会戳伤到自己。
4.大宗商品投资客户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在增强;
现在大宗商品交易投资者,无论是做什么交易品,大部分投资者对自己做的交易行为还是负责的,但有一部分的投资者由于自己的投资策略失误,最后导致投资亏损,就会去政府部门上访,到交易所聚众维权,上法院起诉等等事件频频发生,尤其发生在做市商交易的白银市场。造成这些现象的发生,有一些确实是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失误,但也有一些是交易市场自身或交易市场授权服务机构通过诱导误导投资者,造成投资者资金亏损,本身就有违规违法之嫌,被交易投资者授人以柄。投资者通过QQ维权交流群,散布不良市场恶劣行为的信息,所有与之相似经历的受害者,通过集体维权的方式,上访、起诉,甚至到政府部门聚众维权。
5.期货公司发力布局场外市场,将会争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客户资源;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期货公司逐渐开始布局场外市场(OTC),通过与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国资平台、贸易港口等多方机构合作,建立起各类区域性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或统一清算中心。 2015年3月3日,广发期货携手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广州交易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广州商品清算中心股份有限公司。2104年9月30日,鲁证期货风险管理公司鲁证经贸与日照港(600017,股吧)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的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山东省金融办正式批复,注册资本金1.2亿元。今后类似这种以投资形式或其它收购、或参股等形式参与大宗商品交易体系建设,将成为新常态。
凡此总总,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目前处在最困难的历史阶段。如何突破自我,挖掘新机遇,除了自我革命之外,更应该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变革,去整合、去重构、去借外力等思潮去创造新机会。借互联网的一句名言,今天你不革自己的命,明天你的命就等着被别人革。说明互联网的发展节凑变化太快,你还没跟上时代的节凑就被淘汰了。
二、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方向
1.构建多层次交易市场互融互合顶层设计;
多层次交易市场(即“3+1”市场体系,“3”指的是三层大宗商品现货实体、中远期(现货即期)、期货交易市场,“1”指的是以金融服务为手段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打造“一切皆是交易”的思想理念,比如买卖一个商品、一个合约、一个物流、一个资金、一个信息、一个服务等都是属于交易范畴。这四个市场互融互合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全国建立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数量太多,市场过于盲目跟从发展,定位不清晰,运营方式同质化较为严重,运营人才缺乏。交易市场野蛮各自发展,致使交易数据和信息都成为一个信息孤岛,实现各大市场的“互融”即为互相连通,为将来“互合”即为交易联合体,才能成就“交易大数据”。到那时交易联合体汇集的交易大数据,才能真正称之为中国的“话语权”、“定价权”。 2.实现各同行交易市场主体互融互合;
同行交易市场主体是泛指所有的现货交易市场,比如渤海商品交易所、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天府商品交易所等等,泛指非国家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之外的商品交易所或交易中心。要实现这些主体交易互联互通,实现在其中一家市场交易账户,可以买卖任何一家交易主体市场的商品或合约。他的最大优势N家交易市场要想交易,不用家家开户。一家开户入金,能实现跨市交易,将成为今后交易市场发展目标。
3.实现同一市场主体不同交易模式之间互融互合;
如果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已构建三级交易市场体系(三级特指:现货即期市场、互联网金融市场、现货实体市场)。每级市场系统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平台系统,相互之间数据不能共享(共享特指资金账户和交易数据),即使能把业务跑起来,用户体验也是非常差。实现同一市场主体不同交易模式之间的数据共享,业务互联互通,业务操作简便、高效,是构建大宗商品交易系统顶层设计的重要任务。
4.实现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与国内、国际期货和证券交易市场互融互合;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平台与国内、国企期货系统对接、与国内、国际证券市场对接,通过清算公司或平台二级或多级清算功能,实现平台用户跨市交易。平台用户交易指令通过平台中间结算商再将交易指令送到到期货交易所、证券交易所,最后待交易所指令提交成功之后再返回到我们交易平台,反馈给用户信息为“交易指令成功提交”。
5.重塑大宗商品流通新方式
利用IT信息技术手段,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物流网等平台为实体经济服务。将大宗商品从传统“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流通方式,改变为“产、供、销”横向分离,再纵向精细化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等纵、横一体化发展趋势。致使传统产业链上的流通企业,不要盲目追求做大而全的企业,而应做从小而精,精细化方向发展。产业生态分工越明细、越精深,产业健康度就越高,反之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