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专家视野

程远忠:搭建我国公共采购领域信息高速公路

2014-07-16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公共采购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中国公共采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程远忠接受记者专访

3月2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成立。同日,中国公共采购网“公采通”正式上线开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众多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据了解,中国公共采购网是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按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课题组统一部署,在该课题组22家实证试点单位建设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面向规模庞大的全国公共采购市场建立的,以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为核心、以电子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主要支撑的公共采购电子化服务体系。

在与多省市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基础上,中国公共采购网正式推出面向供应商的服务品牌“公采通”。公采通注册用户能够享受“一网通行”的信息推送、安全认证、征信认证、企业推广、企业融资等服务。记者就此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公共采购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公共采购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程远忠进行了深入采访。

记者:程会长您好!我们知道您在公共管理和公共采购领域有长期深入的研究,您怎么看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把政府错伸出的手拿走,恢复市场之手的活力”?

程远忠(以下简称“程”):很多西方国家到现在不承认我们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就是因为政府对经济领域伸手的地方太多。按照三中全会精神,要把政府错伸出的手拿走,就是要缩小政府参与的范围,扩大市场自我调节的份额,让市场成为决定性因素,用市场自身机制去解决问题。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服务品质;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减少编制和支出,支持市场化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政府没有必要去做自己做不好、还与民争利的事情。实际上,中国公共采购网就是一个由行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真正独立的第三方平台。所谓真正独立指的是,我们是靠服务而不是靠行政来推动事业发展。

记者:您认为各地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建设目前存在哪些发展障碍?

程:我国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进展很快,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制约公共采购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因素还很多,主要包括各地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重复建设、各自为政、信息资源不共享和标准流程的不统一等等。比如,许多地方政府采购中心都有自己单独建设的政府采购网,供应商要注册成为会员才能参与投标活动。如果供应商要参加几个采购中心的投标,就要在网上注册几次,非常不方便。有些集中采购机构网站不收费,但有的网站还对注册手续进行收费,而且每个网站要求注册提供的资料也不相同,有的网站要原件,有的要复印件,有的要税务登记证,有的要法人证书,让供应商无所适从。这些其实都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根本在于采购流程的不一致。供应商要投标,可能要研究各地方政府采购网的运行方式很长时间,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中国公共采购网推出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公采通”,就是要实现在不同电子化平台之间统一认证、数据互通、征信共享,让供应商真正达到跨平台投标、跨区域交易。

记者:调研显示,很多供应商对采购信息有强烈的需求,但对一般网站提供的信息并不满意,认为缺乏针对性。公采通是否能解决这一问题?

程:传统信息网站提供的信息是以量取胜,杂而不精,无法针对用户需求对信息进行量身定制。公采通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分析优势,可以根据客户对时间、地区、标讯类型等需求对信息进行分类定制,并根据供应商对品类、类型、时间等个性化要求精准推送到供应商指定终端。

记者:最近北京有份报告说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仍然比较难,您觉得从政府采购的角度,我们能够给中小企业哪些扶持,公采通能为中小企业解决哪些问题?

程:从平台设计和价值导向上来说,“公采通”平台就是要逐步通过包括信息推送、征信服务、安全认证、融资服务、企业推广、电子商城等各种第三方服务来解决中小企业遭遇的信息不对称、注册认证手续繁琐、投标成本高、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缺乏推广渠道等难题,推动中小企业更方便、更积极地参与政府采购。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湖北企业要投山东的标,那么按传统方式来投标,要提前去山东,注册、认证、投标,等走完一套流程,手续繁琐不说,机票、住宿等差旅费都是很大的成本。大企业可能不在乎,对小企业来说,这会是很大的负担。公采通实现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投标人员不用离开本省,坐在电脑前就能投标,近乎零成本。这就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交易机会。这个方式跟欧盟很相似。欧盟曾推动各国平台间的互通,带动了1500万家小微企业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程远忠等相关领导与欧盟政府采购司官员合影

记者: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最令人担心的可能是信用问题和质量问题。公采通对此是否有应对之策?

程:扶持中小企业,不光要在资金、市场上予以扶持,还要帮助它提升质量和信誉,让市场心甘情愿地选择它、接受它,它才能真正发展壮大。公采通与权威第三方征信机构(如商务部和国资委指定行业征信机构信构公司)合作,对供应商的信用进行审核和背书。经过征信认证的供应商,可以做到“一地认证、全网通行”,可以参加全国的公共采购活动。同时,公采通将为供应商保存每次交易完成后的信用评价,累积的信用等级将成为企业在公共采购领域的绝对竞争力。

而且,公采通能够在不同电子平台之间实现数据互通、信用共享。过去各地电子平台之间数据不能共享,在A省政府采购网上了“黑名单”的供应商,很可能到B省采购中心去投标,而B省采购中心根本不知道该供应商的信用情况,由于这种公司的诚信度很低,出现违约、违规的可能性较大,很容易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公采通提供的征信认证和数据共享服务,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记者:除了公采通,中国公共采购网还推出哪些产品?

程:目前我们正在组织论证中国公共采购网电子商城方案,计划在国庆节前推出上线。为什么我们要推出这么一个产品呢?大家可能也注意到,现在阿里等一些互联网巨头目前也在探索这一领域,但是我们认为,他们可能不一定能够适应公共采购市场。而我们公司和平台从一开始启动的时候就是依据公共采购市场、流程和法规进行设计的,所以我们对公共采购需求、公共采购监管模式等更为了解,而从消费市场出身的第三方平台可能不一定适应公共采购市场。

记者:您对公共采购电子化平台发展有何期望?

程:根据中物联的分析数据,我国公共采购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万亿,其中政府采购已超过1.3万亿,希望有更多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共同来参与其中,一起把第三方服务市场做大。中国市场这么大,我相信未来有三五家来竞争不是一件坏事。

另外,我们希望用五到八年的时间,来实现全国公共采购电子平台的标准化和互联互通。首先做到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的标准化对接和互联互通,随后要与更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军队采购、央企、高校采购电子平台实现标准化对接和互联互通,搭建起我国公共采购领域的信息高速公路。

同时,我们结合目前武汉全球公共采购交易服务中心基地建设,积极配合我国企业走出去,进入世界各国公共采购市场,打造公共采购领域的全球电子化平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未来会有无数企业受益于这个“高速网”,我们希望能够做好这一利国利民的事业。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程远忠受聘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