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轻资产属性,及仓储物流的重资产特征,使得电商在仓储物流环节上,需在“自有的难复制性VS 外租的高风险性”寻找平衡,传统物流企业相对具有优势;
一级贸易商的优势:首先具有天然减少产业链层级的动力;其次对“链主”钢厂和“次终端”的终端贸易商具有一定吸咐力;最后借助钢材的销售半径,可创立具有复制性的“钢厂—区域”模式;
其它参与方,如金融、钢材加工企业,甚至无关第三方,则面临客户粘性,及客户拓展的边际成本较高等难题。
我们认为确定钢铁电商成功的标志,可以定性为“某一可复制模式的成功”
可复制的模式首先平台对买卖双方应具有一定的粘性,即已经在从线上的交易,再次切换至线下交易的意愿较低;其次电商平台本身已经创造出盈利模式;
针对一级贸易商的电商平台我们认为存在七个关键节点:
平台交易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在年度4 亿吨钢材非直供的假设下,1%的市占率即日均1.1 万吨;
钢厂及终端下游、次终端,特别是终端、次终端在平台的交易量达到30%以上的比例。在当前三、四级贸易层级,30%以上意味着减少了产业链层级,平台已创造出产业链价值;
部分终端下游或次终端的线上交易量占其总交易量达到50%以上,同时该区域的终端、次终端呈现总体上升的水平,即针对某区域下游已具有粘性;
某钢厂在平台上除销售零散现货外,还以平台为重要的常规销售渠道,销售量与其一级代理商相当;
“钢厂—区域”模式的基本确立。即一方面钢厂通过平台,在某区域体现出销售优势;另一方面,终端、次终端通过平台,在该区域对某钢厂的钢材销售,也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平台通过大数据运算,帮助钢厂和终端、次终端调整最低安全库存,为交易双方创造更多附加价值;
集成管理的信用卡融资功能的普及,平台不仅可通过创造附加价值,以提高产业链的毛利率,还可通过提高资产周转率和安全水平的资产负债率,总体上提高产业链的ROE 水平。
物流、金融、钢材加工企业等线下企业,虽然我们认为其电商存在成功的可能性,但由于我们研究员自身的行业局限性,我们对其节点暂未有明确的结论。
投资层面。我们看好钢铁电商的长期发展,看好线下向线上的开拓。随着节点的推进,其投资机会逐步递增
行业层面。由于各类盈利模式仍存在不确定性,盈利水平待考,我们主要通过市值来分析;
第一层面,交易量考量。在年度4 亿吨非直供钢材和吨钢5 元交易费用的假设下,钢铁电商行业总营收额为20 亿元左右。即使考虑四级贸易交易层级,行业总营收80 亿元左右;
第二层面,减少交易层级。每减少一交易层级,可节约交易成本20 元以上,仓储物流费用20 元以上,即仍按4 亿吨计算,电商可创营收160 亿元以上;
第三层面,大数据运算帮助降低安全库存,我们以行业总库存水平降低90 天、吨钢3500 元税前价格、8%利率水平计算,电商可创营收280 亿元左右;
第四层面,集成管理的信用卡融资功能,考虑到1 个月的免息,及三级结构(钢厂和终端、次终端)对应的相关资金利率皆可下降1 个点,电商可创营收500 亿元以上;
公司层面。虽然如河北钢铁、宝钢股份等也有电商平台,但由于统计的不完全性,更重要的是其主要卖方为钢厂本身,故暂不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