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新闻 > 专家视野

丁俊发:流通业创新驱动发展十对策

2013-08-09 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流通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当前,我国的流通业正处于从传统流通业向现代流通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和流通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任重道远。概括起来,对于流通创新驱动,可以有十个对策:
① 理论创新驱动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的时期,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党政领导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问题。当前,还有不少人认为,只有第一、第二产业才创造财富,而包括流通业在内的服务业并不创造财富。受这种思想影响,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成为一句空话。为此,必须彻底清除计划经济时期给我们遗留下来的“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烙印,真正把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并使这一理论成为各级政府的行动指南。
② 制度创新驱动
《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一些方面实现了突破:一是给流通业一个新的定位、定向和定标;二是确立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的大流通理论;三是提出要用信息化与现代物流来改造和提升传统流通产业,实施创新驱动的新模式;四是运用系统论与运筹学原理,给流通业一个城市、农村、国外三维的顶层设计。但是,在如何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方面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解决。如,流通业的行政管理体制分散,形不成统一的大市场,增加了交易成本,流通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制度造成的等。可以说,流通的体制性约束是流通业创新发展的一大障碍,应该动一动“大手术”,来一个顶层设计。
③ 信息化创新驱动
《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引进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带动传统流通产业升级改造。流通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创新驱动应抓好以下五件事:一是建立强有力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深度分析,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目前这种引导力还十分不足,工业生产部门是靠自己的分析判断在安排生产,农民是靠政府的指导在安排生产,老百姓的消费带有极大的趋同性,还没有完全依靠流通的引导实现理性消费。二是建立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系统,并加以标准化,促进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创新,集中开发系统软件,并推广应用。三是通过信息化改革传统的有形市场销售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购物,线上线下一起发力。四是通过信息化改革传统结算支付方式,特别是移动支付,发展信用消费。五是推动营销网、物流网、信息网的有机融合。此外,还要加大对信息化的投入。
④ 供应链管理创新驱动
流通成本高、效率低,与物流成本高特别是供应链管理落后有极大关系。美国物流咨询公司的研究发现,一个企业如果只是简单地以第三方物流代替自营物流,借助第三方物流的规模效应和营运特点,可以节约成本5%;如果利用第三方物流的网络优势进行资源整合,部分改进原有的物流流程,可节约成本5%至10%;如果通过第三方物流,根据需要对物流流程进行重组,使第三方物流服务延伸至整个供应链,可实现10%至20%的成本节约。流通业的供应链创新驱动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竞争力外包,特别是进行物流外包。二是以自己为“链主”,打造供应链体系,优化供应链流程,彻底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三是着力打造城市、农村、城乡、城际四大配送系统及国内外分拨与中转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通企业高库存问题,解决资金周转慢问题。
⑤ 结构调整创新驱动
流通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主要是指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内外贸结构、流通主体结构、业态结构、政府调控结构、批零结构等。一是调控结构。为保证国家对商品流通的控制力,特别是为确保市场供需平衡与应急物资保障,需要有一定的宏观调控。调控内容包括年度与中长期目标、应急物资运作体系、进出口调节、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率等方面。二是所有制结构。流通行业是一个竞争性行业,在支持大型国有流通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对外资流通企业,要与国内企业一视同仁。三是城乡结构。流通要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农村,城市要搞好商业网点规划,农村要抓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并切实做到城乡一体。四是流通主体结构。流通企业应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形成一个大中小合理的结构。五是业态结构。业态是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而存在和发展的。在业态结构中,要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便民店、商品交易市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对原有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六是批零结构。在商品交易中,目前普遍重零售,轻批发,应重点打造批发体系,特别是农产品批发体系。七是进出口结构。包括进出多少、进出什么、从哪里进出、以什么方式进出等都有一个结构问题。
⑥ 生活与商务服务创新驱动
服务消费不足,服务业不发达、不配套、不完善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一个大问题。为此,要做好以下四件事:一要根据当地实际,鼓励民族商品特色街、美食街、购物街、休闲娱乐街、老字号街的发展。二要大力发展城市特别是社区生活服务业,包括家政、再生资源回收、典当、美容美发、婚庆、维修、健身等。三要发展餐饮特别是大众化餐饮。四要鼓励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资质认证、信用评估、管理咨询、项目规划、市场调查、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等。在今后10年至20年中,发展潜力最大的就是这一领域,安置就业空间最大的也是这一领域,一定要做大文章。
⑦ 就业创新驱动
对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讲,保证就业是重大战略问题,而流通业是最能吸纳就业的产业之一。我们应围绕就业工程来引导流通业的发展,对就业人口在不同流通行业的分布进行评估与统计,研究其发展规律和就业人口增减趋势,从中寻找就业人口安置重点行业,并出台有关政策。同时,流通业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规划设计学历教育、在职教育与岗前培训,研究如何提高这一领域人员的整体素质。
⑧ 消费创新驱动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5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是居民消费新的时期。既然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消费的规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品种、消费的周期、消费的热点、消费的观念等都会对流通形成倒逼机制。比如,我国已成为旅游消费大国,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零售业、快递业、餐饮业、饭店住宿业、摄影业、文化产业等的发展。又如,人口老龄化加速与独生子女政策,使人口年龄的两端成为特殊消费群体。流通业必须适应这些消费需求。
⑨ 市场创新驱动
所谓市场创新,应包括三层内涵:一是商品市场创新。包括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有许多创新的空间。二是要素市场创新。包括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等。技术市场涉及到流通业科技含量的提高,金融市场涉及到流通支付方式的变革,劳动力市场涉及人力资源成本的高低。要素市场的发展与变化,一定会促进流通业的创新。三是服务业市场创新。就社会服务业与家政服务业来讲,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老百姓总感到不方便、不称心、不可信、门类少、服务差、缺规范、欠监管。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既要出台相关的规划措施,更要抓好落实。
⑩ 商业文化创新驱动
商业文化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要抓好以下六件事:一是建设学习型企业。科技日新月异,企业必须从书本上和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流通企业的新动力。二是社会责任应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企业作为社会细胞,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如遵纪守法、社会安定、扶贫救灾等。三是以人为本。企业应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四是诚实守信。诚信是商业的道德准则,要与欺诈、生产或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作斗争。五是创新理念。创新理念是一种文化,不能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把创新作为一种动力。六是职业经理人制度。要在流通企业大力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使职业经理人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