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8 来源:和讯网
财政楼大楼内,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16日共同接受中央媒体采访。
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将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新形势下“营改增”试点再扩围传递出哪些新信号?如何看待部分企业税负增加?如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两位财税高官围绕改革热点话题一一解答。
从区域试点转向行业
去年“营改增”试点是采取分地区逐步推进方式,而今年却一次性扩大到全国就此做法。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增值税自身特点决定了“营改增”改革最好一次性在全国、全部行业推开,那样税率设置比较简单,抵扣链条更完整。但一下子全推开风险很大,为稳妥起见先选择部分行业在部分地区试点。随着进一步扩大试点的条件成熟,应尽快把改革推向全国。下一步的改革模式应该不再是地区试点,而是分行业在全国推开,成熟一个行业推进一个行业。
对于其中传递出的新信号,国税总局局长王军分析说,主要是四点:一是去年按地区试点,今年按行业推开,标志着改革路径的优化;二是去年为“雁阵排列”,今年“一字推开”,表明改革方法的改变;三是去年仅在“1+6”行业试点,今年增加试点行业,这是打造“营改增”的“1+6升级版”;四是由探索试点向力推、稳健转变,这是改革力度的加强。改革既是积极的,又是稳妥的。
之所以选择8月1日将试点推向全国,主要是给未开展试点的22个省区留出充分的准备时间,这些省区集中在中西部,包括边疆和山区,改革是否会影响地方财政收入以及预算安排,都需要稳妥考虑。此外,没有把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定于8月1日一起推,也是稳妥的体现,以便更充分地论证和完善改革方案。目前,我们正在配合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对方案进行详细论证。
112万户企业减负超550亿
回顾“营改增”试点一年多所取得的成效,王军指出:总体看,试点运行平稳,好于预期,渐行渐好。截至今年2月底,试点企业已达112万户,平均每个试点省市每月大约增加5%的试点企业。说明改革的利好政策有吸引力,更多经营者愿参与到改革中来。
从税负变化看,到今年2月底,试点企业共减负550亿元以上,95%的企业实现减负或税负无变化,只有5%左右的企业税负有所增加。而所有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众多个体户,都实现减税,减税幅度达40%。
从改革成效看,改革解决了重复征税问题,完善了税制,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助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就业和物价稳定。此外,“营改增”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中国政府坚定改革、扩大消费的积极信号,有助于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和地位。“营改增”让我们更坚信,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制度创新是红利的源泉。
全年可减税两三千亿元
与95%企业减负或无变化相比,仍有5%左右试点企业税负增加。就此楼继伟解释,部分企业税负增加,很多与抵扣不足有关,扩大试点行业和地区后,这一问题会逐步解决,长期看企业是可以减负的。测算显示,今年8月1日起“1+6”行业试点扩至全国,预计全年减收规模为1200多亿元,全部推开“营改增”后全年预计可减税约两三千亿元。
王军也表示:尽管少数交通运输企业税负有不同程度增加,但随着试点推进,税负增加情况正呈逐步下降乃至逐月下降态势。
企业增负是阵痛,奠定好的发展基础是关键。改革之所以有好的效果,在于较好贯彻了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始终坚持了“让利益相关方能最大限度共享改革成果”的改革理念,我们对改革进一步扩围、顺利实施和取得成效充满信心。
35项任务确保改革推进
伴随“营改增”双扩围,改革将涉及更多地区和更多纳税人,复杂性更强,税务部门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将从事前、事中和事后梳理出35项任务,层层分解,强化措施,确保把工作做细做周密做完备。王军说到。
此外,各地税务部门还将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最大限度减少“营改增”给相关企业纳税人带来的不必要负担。下一步将主要采取三项措施:
一是先行试点的9省市将对口支援22个即将推开的省区市;二是加大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力度;三是要加强宣传,增强宣传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王军还补充道:“营改增”过程中所有小微企业基本都是减负的。小微企业中大部分是个体户,请广大个体户放心,在地税向国税交接过程中,核定征收的个体户税收一律不变,而且如果今年内规模没有明显增加的,核定征收额也一律不调整。
“营改增”倒逼财税改革
就财税改革深化问题,楼继伟表示:此次“营改增”实际上是继增值税改革逐步完善后,进入收尾阶段的重要改革。增值税改革的逐步完善,先是从生产型的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现在将征税范围扩大到营业税征税行业,随着行业的不断扩大,最终覆盖生产和服务的全部环节,重复征税的税制安排将成为历史,所以说“营改增”是财税改革的重要一步。
将来“营改增”覆盖全部地区全部行业后,必然会倒逼财政体制改革。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全部行业推开;二是要认真研究如何构建地方税体系;三是进一步压缩合并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我们正在做,但会很艰难。
此外,如何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和支出责任,是摆在财税部门面前的大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