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3 来源:
2015年,中国在大宗商品领域继续扮演着“超级买家”的角色,进口量继续强劲增长,主要大宗商品的对外依存度也大幅攀升。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3.28亿吨,同比增长6.4%,对外依存度达到60.6%;中国全年进口铁矿石增长2.2%至9.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81%。同年中国累计进口大豆8169万吨,同比增加14.4%,对外依存度超过80%。
与此同时,中国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方面与预期相距甚远。特别是在国际贸易领域,我国企业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贸易商提出的价格。目前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相比国际成熟的大宗商品市场格局,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虽已经发展成为包括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等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但由于现货市场品种繁多、区域条块分割严重,场内与场外市场较为割裂等原因,绝大多数大宗商品仍缺少定价话语权。
中国大宗商品话语权的缺失与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不足和现代化现货市场尚未成型直接相关,实现大宗商品话语权可以从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两方面着手推进。
期货市场价格功能发挥不足
期货市场价格功能发挥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期货品种覆盖面有限,新品种上市机制存在缺陷。
具体来看,虽然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上市品种基本上覆盖了全球主要的大宗商品,但是相比现货市场上万种现货品种而言,还远远不够。
此外,国内新品种上市决策与市场发展脱节,行政化严重,审批花费时间较长;而在采用品种上市注册制的美国、德国等国家,品种上市只需要向监管机构提交材料,证明新产品设计合理,较短时间即可挂牌交易。
第二,期货价格不能全面反映现货状况。
一方面,期货品种不能全面反映多地现货价格。我国区域间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垄断、税收、贸易壁垒等区域政策下的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区域间市场的阻隔,各地现货市场形成相对独立的供求关系。
虽然期货交易所通过设置地区升贴水来解决各交割地之间存在的价差,保证合约价格可以覆盖更多区域的产品。但是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仍然存在一定脱节,如玉米期货,其期货价格主要反映了东北地区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但是不能很好地反映华北等地区的玉米现货价格走势。
另一方面,现货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程度低。我国期货市场结构与国外相比,一个明显的差距就是套期保值比例过低。国外成熟期货市场参与者多以法人机构为主。而我国的市场参与者中90%是散户,10%左右是机构投资者,在这10%的机构中,参与套期保值所占比就更少。
主要原因:一是我国期货合约品种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现货企业需要保值的品种没有相应的期货合约;二是各个交易所实物交割增值税处理方法不统一,影响了企业的保值积极性;三是许多现货企业缺乏专业的期货分析人员及相关知识,不知道如何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
第三,相比国际成熟期货市场,国内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依然不高。
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内交易所对外开放程度低;二是国内期货市场上,国际投资者参与较少;三是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难较大。
缺乏发达有效的现货交易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建立了一批大宗商品的现货批发交易市场,为活跃商品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这种现货批发市场仍然沿用看货议价等传统方式,商品价格形成机制差异性较大,缺乏各方认同的价格形成机制,很难体现出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企业在交易时,一般以远期合约价格作参考,无法参与定价。
我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包括运输渠道不流畅,指定仓库少而密集,交割方式不够灵活,运输上存在不合理的对流运输;受国家调控政策等影响,价格信号不够灵敏等。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行动分散,各自采购,分散经营,恶性竞争,行业集中度低,无法形成统一的行业联盟,这种分散的无组织状态使得我国企业在面对国际寡头垄断企业时,无法形成强势谈判集团,也无法在大宗商品国际定价上发挥重要影响力。
此外,我国有些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政化垄断程度较高,如石油,行政垄断导致市场交易缺乏流动性和自由度,价格缺乏透明度,无法形成现货基础,更难形成定价权的基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国内电子化现货市场发展迅速。这些市场数量庞大,地域分布比较分散,上市品种比较杂乱、同质化严重、特色不足,且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种。而且,这些电子化大宗商品市场还没有形成类似期货市场的统一监管框架和法律体系,仍处于各地政府(包括省、市)各自为政的状态,而多数地方政府仍然处于有力批准设立而无力进行监管的尴尬状态。这些问题都阻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形成统一的、有影响力的全国大市场。
提升期货市场功能
笔者认为,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路径可从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两方面着手。在期货市场方面,主要是深化国内期货市场改革,提升期货市场功能发挥。
首先,加快上市品种制度改革,实施市场化运作。
第一,丰富期货上市品种,特别是加大占据重要地位的大宗商品品种上市,如能源类、稀土类等,通过完善交易机制,吸引更多企业或者投资者参与市场交易,扩大产品的交易规模,增强市场的影响力。同时大力发展其他衍生产品,如期权、掉期,形成对期货市场发展的有益补充,健全我国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体系。
第二,改革现有新品种上市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期货市场新品种上市制度应减少行政审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加快期货交易所自身体制的改革,明确其定位,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参与主体。
其次,大力发展区域性市场,推动价差合约上市,增强期货市场价格功能。
区域性市场是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差合约是区域性合约的一种,可以在期货交易所挂牌,也可以在区域性市场交易。
由于我国部分大宗商品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性价格体系,期货市场对应的单个期货品种无法完全反映各地价格走势,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区域性市场,推动区域性合约的上市,来弥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方面的不足。
对于期货交易所,可参照CME(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ICE做法,上市区域性合约。如在已上市品种中选择具有区域价格代表性的品种,改进品种合约设计,推动价差合约上市,并配套相应的交易机制和风控手段。
再次,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步伐,扩大期货价格国际影响力。
“一带一路”战略为期货市场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货交易所应当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合作,重点推进与新加坡(石油)、澳大利亚(铁矿石、煤炭)、印度(铁矿石、煤炭)、中东地区(如阿联酋石油)等相关领域合作。
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将打通中国和西亚、中亚甚至欧洲的运输通道,而西亚、中东都是农产品(000061,股吧)、工业原材料等的需求国。期货交易所可以考虑设计符合这些国家资源特点的期货品种上市,通过改善交易机制、报价方式、结算方式、交割方式,方便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提升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
同步发展现代化现货市场
在现货市场方面,大力发展大宗商品现代化现货市场,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现货价格,是为争取国际大宗商品话语权的另一个路径。
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不仅有利于打破传统的议价方式,克服传统现货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可以为期货市场培育品种和投资者,助力我国争夺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
一是把大宗商品现代化市场建设作为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纳入国家重点项目规划当中,给予其政策上的支持。对于战略产品和重点产品的设立,在整合地方资源、建设全国的物联网过程中,进行试点和助力。
二是将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纳入统筹规划管理的体系中。建设发展中远期市场成为现代化现货平台。
一方面可以为期货市场培育品种和投资者。发达和成熟的中远期市场是期货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石。对于有较大市场需求,但短时间尚不适宜在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品种,可以在中远期市场上市,逐步过渡到期货交易所,这样可以为期货市场培育品种、市场和投资者。中远期市场与期货市场相同或者相近上市品种之间可以实现期现套利,有利于促进两个市场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中远期市场为部分中小企业量身定做合约,满足企业的保值需求,弥补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不足。
三是加快研究出台我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的法规和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监管体系。鉴于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对于价格发现和降低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故加快出台规范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交易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职能和职责,是规范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活动的深化,也是推动大宗商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实际举措。
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国家整体利益的高度考虑问题,摒弃部门思维和部门利益,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贡献战略智慧。
除以上所述外,国家应通过政策鼓励同行业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积极培育和扶持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形成大宗商品市场龙头的行业联盟,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发挥好集中的价格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