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 姜旭
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近年,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更加密切地融合,这既为开放型经济创造了良好环境,也为我国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派生需求,对于企业可以提高服务水平、对于消费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对于经济可以扩大规模并改善产业结构、对于国家可以提高国家竞争力、对于社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市场环境的持续变化,现代综合物流的新型服务模式也快速兴起。因此,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成为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质量、转变产业结构、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经济环境和结构的不断变化,传统物流正在向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集成系统进行转变。传统物流,只考虑运输、仓储等单个独立的物流活动的“部分功能的优化”。现代物流要求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商品的销售等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各个物流环节和功能的合理化,即“单个企业的整体功能优化”为目标。供应链管理是以商品的整个流动过程中,通过集成一体化管理,实现“各个相关企业物流活动的优化”为目标。供应链集成管理是货物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国家或地区之间供应链管理的优化”为目标。也就是说,传统物流是实现各项功能的优化、现代物流是实现企业整体物流活动的优化、供应链管理是实现相关企业现代物流的优化、而供应链集成是多数国家或地区之间供应链整体的优化。
我国物流业的转变
2011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8.4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8%,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相比,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仍然较高。一方面,这既说明我国物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这也说明我国物流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物流成本占GDP比率衡量国家物流发展水平,认为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越低,说明物流就效率越高、该国物流竞争力越强。但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高低,不仅包括物流管理的水平,也受到产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要考虑到不同国家产业经济等因素的差异,直接用物流成本占GDP比率来衡量国家间物流发展水平,不够准确、缺乏说明力,很难全面反映国家间真正物流水平的高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货物流通量不断增加。为了应对急剧增长的货物流通量,运输、仓储管理等独立的物流活动以及各地区单独的物流节点已经不能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因此,在社会、产业和企业的需求下,新的物流系统及物流网络相应产生了,从而推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现代物流的本质作用,就是提高货物的附加价值。即,如何把有价值的货物,通过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数量、合适的品质配送给末端客户,从而实现货物真实的价值。为此,在物流的各个流程中,更加体现了“发挥物流功能准确性”作用的重要。因此,政府和企业都把降低物流费用作为第三利润源泉,作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效益的重大措施,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社会更加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物流业要随着环境或需求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转变,通过这些转变,构建合理的物流系统,可以降低各种成本和风险,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从单一的现代物流向“商流与物流”一体化的转变
近年,随着消费市场日渐成熟,顾客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要求商品的基本特性,购买是否方便、商品的及时配送服务也成为了销售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销售商品时不仅要实现商品本身的价值,而且获得顾客满意还可以增加商品的附加价值。最近,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介进行购物的现象越来越多。为了方便客户,把购买的商品快速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是需要通过现代物流来推动商品的销售。因此,同顾客对商品的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的要求一样,商品配送服务也非常重要。按照客户规定的时间、地点,及时、合理的提供货物配送服务,已经成为现代物流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所以,通过现代物流,可以推动商流的发展。同样,在商流提供服务的同时,随着市场结构的转变,从买方的角度出发,如何解决买方便利性问题,通过现代物流,准确、快速、敏捷地把货物送到客户手中,最终高效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世界经济和市场的巨大变化,与过去相比,对商流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依靠市场战略进行商流的活动,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要通过“物流、商流”的统一,在重视现代物流的基础上,推进“现代物流、商流”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原动力。